大衍一词,主要源自《周易·系辞上》,其中论述古易揲蓍草取卦、
卜筮之法时提到:“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古往先贤们尽管对“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作出了各种不同解答,然而却有个一致命性的缺陷,那就是没有考察清楚“大衍”一词的真正含义。所以说,解开“大衍之数”的谜团,莫过于弄清楚“大衍”一词的确切含义。大衍所指,乃是《易传·系辞上传》所言“易有太极,是生
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
三段式宇宙衍化过程。
词语来源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千古之谜
该段文字对于数字的交代比较清晰,但是并未解释“大衍”一词是什么意思,尤其“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更成为千古谜题、众说纷纭。可以下判断的是,“大衍”与“
大衍之数”对于写下该段文字的人而言,在当时都是
常识性概念。
各种解释
西汉·
京房:五十者, 谓十日,
十二辰,
二十八宿也。凡五十, 其一不用者,
天一不用,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焉。
后汉·
马融:《易》有太极,谓北辰也,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 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节气节。北辰位居不动,其余四十九运而用也。
后汉·
荀爽:卦各有
六爻, 六八四十八, 加乾坤二用, 凡有五十。( 乾 )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
汉·
刘歆:
是故元始有象, 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
大衍之数也。
东汉·
郑玄: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
三国·
姚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有象,六画之数,故减之四十九也。
三国·
王弼: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之以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宗也。
南宋·
朱熹:
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九,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
清·
姚配中:大,大数也;天地之数五十五,减其小数五,以象五行,用其大数五十以演卦。故曰‘ 大演之数五十’,五十者,参天两地,减五亦参天两地,减一,象太枢也。 《
洪范》‘一五行’,五行俱生于一,合之则五,故减五以象五行。 五者,五行之生数,中央数也;五行成数,皆以五合生数,则成数之中,俱各有五。
唐·
崔憬:“八卦之数相加为五十,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
数九; 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
宋·程颐:
大衍之数五十,数始于一,备于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则五十。五十,数之成也。 成则不动,故损一以为用。‘天地之类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鬼神’也。
近人
杭辛斋认为 :“
大衍之数,是一阴一阳各得一半,为二十五。二十五为一、三、五、七、九的数, 两个一、三、五、七、九相对,一阴一阳各得二十四,而中间之一,乃阴阳各半分,相加只有四十九。”
金景芳认为:按以上诸说,或牵附《图》《书》;(朱熹.
姚配中),或杂以《
老庄》(
王弼),或凭臆穿凿,(京房、
马融、
荀爽),皆毫无根椐;较为杰出者,乃在
姚信董遇二人,然谓六画为象。六画,亦无当于
易理也。盖全《易》不言五行,亦犹洪范不言八卦。
高亨认为:“
大衍之数五十”之后脱“有五”二字,故成为五十。
王赣认为:“大衍数”是《
易经》对七爻及七爻以上卦的统称。(详见王赣著《
古易新编》和《
大衍新解》两书)
五行认为:古人认为,世界是由五行发展的,而又有“须弥纳芥子,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这种思想。所以要表达
大道至简,简单的刚好让人能够理解。又因为事物是对立的。所以阴阳各二十五,但是世界没有绝对的静止,没有绝对的平衡。所以只能是阴阳共四十九!
难解疑云
至此,“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究竟作何解,依然没有定论性答案。
相关考证
S6X先生对大衍与大衍之数的考证
自太极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此为
周易理论的内核所在。
大衍分三步而成,故而
筮法三扐而成;大衍每一步都代表宇宙的一种状态格局,因而每一步都可以因序赋数,奇偶配阴阳,三步15个态势总数值50,即太极序数+两仪序数+四象序数+八卦序数=1+(1+2)+(1+2+3+4)+(1+2+3+4+5+6+7+8)=50,此所谓“
大衍之数五十”,此先天之数也;大衍过程的15个态势,参与变易的分阴分阳,唯一不参与变易的是太极,因此要术算天地阴阳变化,总数50须刨除太极之数1,此所谓“
其用四十有九”。(s6x先生给出的《大衍示意图》如图1所示)
更多内容可参看s6x先生的《<周易>筮法略论》一文,见本词条
扩展阅读部分。
团正先生对大衍与大衍之数的考证
周易
象数学专著《
乾坤谱》作者:团正先生关于“大衍”的解释:
大: 音太,tai,去声,指太极。古文“太极”均书为“大极”。
衍: 1、开展;延长:
2、衍生,繁衍。由简单向复杂方向衍生。
大衍:太极衍生、繁衍、展开、延伸。
大衍之数五十:由太极衍生、繁衍、展开、延伸出来的数是五十。
太极,混沌一体,为天数一。太极数一衍生出两仪数二,得地数二。
天数三中的太极一再衍生出两仪数二加原有的两仪数二,得地数四 。
太极数一加地数四,得天数五 。
天数五中的太极一再衍生出两仪数二加原有的地数四,得地数六 。
太极数一加地数六,得天数七 。
天数七中的太极一再衍生出两仪数二加原有的地数六,得地数八。
太极数一加地数八,得天数九。
天数九中的太极一再衍生出两仪数二加原有的地数八,得地数十。
上述各数中,凡是
双数(包括天数中的双数),都是由太极一衍生出来的,着些衍生出来的数之和为五十。这就是大(太)衍之数五十的来历。
“五位相得”即天数一、三、五、七、九这五位数,是由太极一数和地数相加而得。 地数二、四、六、八、十这五位数,是由天数中藏的地数与太极一数衍生后相加而得。
“而各有合” 既天数一、三、五、七、九合为二十有五,地数二、四、六、八、十合为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既天数“二十有五”与“地数三十”之和。
关于大衍数的猜想。
衍者,演也,很多人说是错字,但是不妨做个假设,
其义就是推演,演化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考虑,古人的目的通过数字变化来表达世界的变化,那么这是否只是一个简单数字问题。
数字中有种十分特殊的数叫做
质数,也叫素数.这太衍之数有没有可能只是素数的另一种说法呢?
而素数数的定义是,只能被1或者本身整除,也就是说,它们不能通过两两
相乘得到,他们有一种独立性,或者说没有与其相似的数。
这个50没有可能是前50个质数呢?
而他们所能演化的数占所有数字的98%,也就是49/50.。用在推算上,也就是能让推算结果有98%的理论上的准率。
我不太清楚小衍数的用是多少,所以不能印证一下猜想。
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大衍之数五十”应读做“太衍之数五十”,但在书写时,必须书为“
大衍之数五十”。5000年易学史,1500部易著,均错解“大衍为大演”应予斧正。
文献参考
更多内容可参看团正先生的《
乾坤谱》一文,见本词条
扩展阅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