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胞囊线虫
异皮线虫科,胞囊线虫属的动物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我国的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要产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大豆生产。该病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某些产区因大面积发生而毁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豆胞囊线虫
英文名:Soybean cyst nematode
中文别名:大豆根线虫、萎黄线虫
拉丁学名: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纲:侧尾腺口纲
科:异皮线虫科
属:胞囊线虫属
原产地:北美洲
入侵地: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
简介
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北部,日本、爪哇,北美大豆主产区,哥伦比亚,巴西,并且继续缓慢地蔓延到其他新的地区。几种其他的豆科植物,如普通豆、饲料用豆科植物,还有少数非豆科类植物也会被这种线虫所侵染。该线虫造成的损失从轻到完全无收不等。在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通常减产30%~70%。
传播途径
大豆胞囊线虫自身蠕动距离有限,主要通过农事耕作、田间水流或借风携带传播,也可混入未腐熟堆肥或种子携带远距离传播。
寄主
大豆胞囊线虫寄主范围很广,大多数为杂草和豆区不常见的植物。在栽培植物中的主要寄主有小豆,赤小豆、饭豆、某些菜豆品种等。
为害特点
大豆胞囊线虫是亚洲及美国大豆上的主要有害生物。在日本产量损失估计为10%~75%,美国仅5个州损失就高达8500万美元。
形态特征
雌雄成虫异形又异皮。雌成虫柠檬形,先白后变黄褐,大小0.85-0.51mm。壁上有不规则横向排列的短齿花纹,具有明显的阴门圆锥体,阴门小板为两侧半膜孔型,具有发达的下桥和泡状突。雄成虫线形,皮膜质透明,尾端略向腹侧弯曲,平均体长1.24mm。卵长椭圆形,一侧稍凹,皮透明,大小108.2×45.7(μm)。幼虫一龄在卵内发育,脱皮成二龄幼虫,二龄幼虫卵针形,头钝尾细长,三龄幼虫腊肠状,生殖器开始发育,雌雄可辨。四龄幼虫在三龄幼虫旧皮中发育,不卸掉蜕皮的外壳。
生物学特征
胞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量幼虫在胞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有的粘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胞囊角质层厚,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虫卵越冬后,以二龄幼虫破壳进入土中,遇大豆幼苗根系侵入,寄生于根的皮层中,以口针吸食,虫体露于其外。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体内形成卵粒,膨大变为胞囊。胞囊落入土中,卵孵化可再侵染。二龄线虫只能侵害幼根。秋季温度下降,卵不再孵化,以卵在胞囊内越冬。
成虫产卵适温23-28℃,最适湿度60%-80%。卵孵化温度16-36℃,以24℃孵化率最高。幼虫发育适温17-28℃,幼虫侵入温度14-36℃,以18-25℃最适,低于10℃停止活动。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盐碱土、沙质土发病重。连作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应采用合理轮作为前 ,配合选用抗线虫品种和重点地块(地区)。
1、轮作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显著。
2、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品种资源中的小黑豆、北京小黑豆等可作为抗源使用。吉林和黑龙江都已获得一些高世代的抗病品系。黑龙江的抗线一号适合在盐碱地重病区应用,1991年已开始推广。耐线虫品种在生产上利用虽可增产10-15%,但不能减少土中的胞囊数量,因此不能减轻以后的发病。
3、药剂防治 重病田块可施药防治。要求将药剂施于表层20厘米的土壤中。可采用以下药剂:3%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甲基异柳(硫)磷颗粒剂每亩8公斤,或10%力满库颗粒剂每亩3-4公斤,或1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700~1000克,用细土拌匀后施入土中。注意不要超过上述施药量,以免产生药害。以上农药毒性都较大,使用时注意安全。严禁加水制成悬浮液直接喷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21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