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滑县段(永济渠)现称卫河,地处河南省北部,自浚县曹湾村东入
滑县境,经道口镇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8240米。交通便利,东望齐鲁,西倚太行,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存运河河道本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的城墙、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大王庙等文物遗迹。
基本信息
保护范围
重点保护:大运河滑县段本体河道长8240米,宽33米—50米;道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面积9.5公顷。
控制地带:以道口古镇范围为界,东至贸易路,西至运河(卫河)西岸,北至大王庙,南至长虹路。
历史沿革
滑县志载:“今卫河古名白沟。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黄河故道——宿胥故渎基础上疏浚而成。隋炀帝时重开,引泌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因发源于春秋之卫国地(今河南辉县之苏门山),故名卫河”。又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挖永济渠(今卫河)。浚县志载:道口镇位于浚县城南9公里处,旧称李家道口,明初属浚县,天启八年(公元1628年)设递运所。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设道口所。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设县署。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复归浚县,设道口所,民国二十三年改建道口自治区。1945年8月,设道口区民主政府,1949年10月划归滑县至今。
关系脉络
遗产与运河的关系以及保护情况大致如下:大运河繁荣了地域经济,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隋代以后,卫汉水路上达百泉,下抵天津,水中“帆墙林立”、三百万之民船,四时畅行,南粮北运,津货南来,陆“通梁达燕、运卫仰鲁”,路上“轮蹄徒旅”。由大运河滑县段而行成的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带来了道口古镇经济文化的繁荣,明清至民国年间,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称。大运河滑县段现存的道口古镇风貌,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长3000余米;老店铺、古建筑1000余间;老字号5处;绸缎庄1处;票号1处;老胡同16条;古庙宇2处;老码头9处;老水闸6处。这些文物遗迹都是运河产生、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见证。
申遗进展
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滑县段大运河
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
大运河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运河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道口镇政府、以及沿河村庄组成的保护组织。2008年3月,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工作会议后,我市主管市长听取汇报后当即指示,要高度重视大运河滑县段申遗工作,争取我市再增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政协、河南省政协及省、市文物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到我市进行调研,考察大运河保护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大运河滑县段保护与申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认真做好大运河滑县段文物遗存保护工作。我县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调查,基本搞清了大运河的形成历史,摸清了大运河在我县的流经区域、流经长度及运河本体的其他情况。同时,对运河两岸附属文物及其丰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调查,对运河的整体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运河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县政府专门下发通告,加强对新发现的与运河相关的13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
三是围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积极做好运河周边环境整治。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围绕大运河作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委派专人定期做好河道疏浚、河道周边垃圾清运工作。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1000万元,修建连通大功河至大运河的调节渠,引黄河水入卫河,缓解了大运河滑县段的污染问题。周边环境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当地村民生存环境,而且有力推动了大运河滑县段的申遗工作。
四是做好大运河规划工作。我县坚持运河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认真做好大运河滑县段的规划编制工作。2006年,县委、县政府本着对运河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理念,委托北京达沃司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编制了《道口镇卫河民俗文化休闲街区规划》。2008年,根据运河申遗需要,及时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大运河遗产(河南安阳段)保护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已委托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中心,完成编制大运河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工作,报国家文物局核批。完成前期环境治理工作。
申遗点
为促进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国家、省文物局的要求,结合我县运河实际情况,我县经过认真准备,拟将大运河滑县段河道本体、码头9处、水闸6处;古城墙1处;南大王庙维修碑;滑县大王庙;道口古镇街道、店铺等列入申遗名单。
河道
大运河滑县段
河道本体全长8240米,宽约33米—50米,面积271920平方米。河道本体保存完整,且水质条件良好,周边环境风貌没有受到破坏。是现存活着的、流动的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河段之一。
古城墙
滑道口镇古城墙位于道口镇西街村西,坐标:东经114°27′58″,北纬35°34′37″。城墙南侧为滑县道口镇原西门所在地。
城墙残长25米,高7.6米,墙体厚2.4米,垛高1.8米,垛厚0.4米,垛口0.6×0.8米。墙基以青石堆砌而成,墙体由青砖白灰砌成,上部由石膏泥构筑掩体和垛口,初步考证为明清时期。此城墙的发现,对研究当时道口镇的布局及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
码头
大运河滑县段现存水工
码头9处,其中保存较好较为典型的有4处。
西街村码头 位于滑县道口镇西街村村北卫河南岸,坐标:东经114°30′06″北纬35°34′37″,海拔65米,用规则的青石块和白灰垒砌而成,高4.8米,东西长8.8米,南北宽3.4米,踏道宽2.3米,22级踏道,并附属水闸一个,该水闸长1米,宽0.8米,高3米,闸槽0.07×0.07米。该码头是大运河滑县段沟通不同地域间经济交流的直接见证。
老庙街码头 位于滑县道口镇一面街与老庙街交汇处(东经114°30′10″北纬35°34′38″)。高4.8米,南北长12.5米,东西宽3.2米,用规则的青石和白灰垒砌而成,门洞进深2.3米,内宽1.55米,高2.3米,门洞上有一块长0.74米,高0.37米,厚0.1米的匾额,上雕“山环水抱”字样,码头旁设水闸1个。该码头是滑县段运河航运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清末民初道口镇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顺河南街码头 位于卫河东岸的道口镇顺河南街北部,北距卫河桥60米。坐标:东经114°30′19″北纬35°35′00″,据考证为明清时代,用规则的青石和白灰垒砌而成,南北长7.2米,东西宽6.5米,通高4.8米,码头旁设水闸1个,长1米,宽0.8米,高3米,闸槽0.07×0.07米,内有青石条铺设台阶。
顺河北街码头 位
于卫河东岸,道口镇卫河桥北,坐标:东经114°30′40″北纬35°35′09″,平面呈梯形,北宽2.2米,南宽2.7米,通高4.8米,据考证为明清时代,用规则的青石和白灰垒砌而成。码头旁设水闸1个,该水闸长1米,宽0.8米,闸槽0.07×0.07米,内设用青石条铺设台阶15级。
水闸
大运河滑县段
水闸遗迹在滑县运河河段东岸共发现水闸遗迹6处,6处水闸闸挡均已不存,仅留闸槽。其中1号水闸闸槽高约10米,石制。从现存闸槽遗存可获知先人利用运河的历史以及运河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大王庙
滑县大王庙位于滑县道口镇北辛店村省属粮食仓库院内,西临卫河。坐标:东经114°31′04″北纬35°35′21″海拔64米。大王庙原名十方院,系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七月十四日由天津盐业、绸缎业等八大商家集资创建。该殿座东朝西,面阔五间(18.4米),进深16.6米,通高9米,建在0.21米高的台基上。属 “一殿一卷”勾连搭式建筑。2006年6月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维修碑
南大王庙维修碑位于道口镇西街村西,为清代碑刻。坐标:东经114°29′58″北纬35°34′37″,该碑刻为石质,高1.45米,宽1.9米,厚0.24米,左上角背部有一厚0.2米,高0.5米,宽0.3米的残缺,左下角粘合而成,有明显裂缝,下有碑座。该碑镌刻正文442字,记载大王庙修建始末。
顺河街
道口镇历史街区作为因运河而兴的道口镇,其传统历史街区保存完好,如因运河而立、因运河而兴、长达3000米顺南、顺北老街。在传统历史街区中,现存有古建筑1000余间、老字号5处、绸缎庄1处、老票号1处、老胡同16条、古庙宇2处。
烧鸡老铺
“
义兴张”道口烧鸡老铺位于滑县道口镇顺河街南段。建于清代末期。店面面阔两间,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板门,格扇窗。该店因生产“义兴张”烧鸡闻名于世。
道口烧鸡始创于清顺治18年(1661年),素有“四绝”之誉,即型、色、味及熟烂。清代,因运河的存在,道口烧鸡被商人通过航运而运至全国各地,现道口烧鸡作为老字号名扬海内外。
老票号
“同和裕”票号位于道口镇大集街路北,始建于清末,原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形式,东西宽15.4米,南北长48.4米。现仅存临街北屋、东西厢房。临街北屋二层,面阔五间(15.4米),进深6.9米, 窗户为梳背式砖券,二层设冰盘沿,山墙仿徽州马头墙,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色。该建筑为滑县道口镇现存为数不多的老字号之一,见证了运河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对研究清末道口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绸缎庄
“德庆诚”绸缎庄位于道口镇顺河北街路东,座东向西,始建于清末民初,为砖木结构半坡阁楼式建筑。门面三层,面阔四间(11.45米),进深6.8米,高12.6米,门窗为拱券式。大门两侧扶墙上有楹联,左为“津沪国货布匹□”,右侧“苏杭丝罗绸□”。该建筑为大运河滑县段仅存的几座保存较完整的老字号之一,具有鲜明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是运河繁荣与发展的直接见证。
保护价值
大运河滑县段自隋朝炀帝时期(公元608年)利用曹魏旧渠引沁水开凿以来,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千余年来文化积淀的大运河,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更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
通过挖掘其文化内涵,并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进行比对,初步认定大运河滑县段已基本符合世界文化申遗标准中的关于唯一性、真实性及完整性的认定标准。
首先,大运河滑县段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大运河滑县段全长8240米,作为沟通不同地域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载体,至今仍保存有与运河直接相关的码头9处,水闸6处。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其它遗存无法替代的,在时空上及文化遗存保留方面具有唯一性。
其次,大运河滑县段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滑县道口镇至今仍在流淌的运河本体及现存的大量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进一步验证了文献记载的隋唐运河系在白沟基础上开凿而成,宋代改称御河,明清改称卫河的清晰的传承脉络和完整的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滑县段运河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第三,大运河滑县段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滑县段运河除具备唯一性、真实性要素外,其风貌和环境还保持有较好的完整性。因运河而兴的道口镇,至今还保留有原有城市格局。现存的历史遗存不仅有清代城墙、顺南、顺北古街、数百家老房屋、老钱庄、老票号和多处老码头,更有明福寺塔、瓦岗军点将台等多处历史遗存,充分展示了大运河给地域经济带来的繁荣。其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保存完好的码头遗址,在大运河永济渠段尤为珍贵,具有鲜明的完整性。
第四,运河两岸自然、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滑县段大运河古河床非常完好,不仅有历史资料还有流水、树木及大量历史遗存实物,这在其他沿河城镇内并不多见,因此非常珍贵。它所展现的,不仅包含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体现传统文化的建筑群体以及与其配套的园林绿化体系和公共设施等等,同时展现出与运河生态环境相融合、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环境,和以其物质形态向人们表达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这种以史为根、以文为魂、以绿为韵、以人为本的所独有的城市个性和城市景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为后代留下传世瑰宝,无疑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五,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大运河滑县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大平调、大弦戏、二夹弦、滑县木版年画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锣戏、道口烧鸡、秦氏绢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道口古庙会、莲花灯、背阁、抬阁等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综上所述,大运河
文化遗产,体现了运河文化、经济的繁荣,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珍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运河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保护现状
所有权:国家、集体、私人等所有制混合。
保护单位级别: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文物“滑县大王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滑县大运河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由县政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城建局、规划局、河务局、道口镇政府以及沿河村庄组成的保护组织。
保存现状:运河河道本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的古城墙、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大王庙等文物遗迹。保存基本完好。
保护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我县印发“滑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大运河滑县段及道口古镇实施保护的通告”。河务、水务、环保、规划、交通等部门根据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保护措施。
档案记录:已建立保护档案记录。
保护措施:2006年,县政府委托北京达沃司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以运河老街为主题编制了《道口镇卫河民俗文化休闲街区规划》。2007年,投资1000万元修建连通大宫河至大运河的调节渠,引黄河水入运河。2008年道口镇政府投入200万元对运河沿岸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通过治理大大减轻了运河周边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展示:拟对运河本体河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街道、大王庙文物遗迹进行保护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