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是
大连理工大学下设的学部之一。学部于2009年12月12日由于1997年组建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0年更名而来的电气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整合组建而成。
历史沿革
1949年,建校初期时成立电讯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电子通信工程专家
毕德显院士任两系系主任。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电讯工程系调到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电机工程系调到东北工学院。
1956年,成立机电系并以控制理论学者
王众托院士为首成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1960年,重建无线电工程系。
1980年,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198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1994年,成立自动化系。
1997年,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三系组建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7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2018年,为承载全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整合和运行,在原有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1991年,学校创办电磁工程系。
2000年,电磁工程系更名为电气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2009年12月12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整合组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部下设六院三中心,共开设6个专业。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部共有教职工315人,其中包括教授105人,博士生导师101人,副教授115人,高层次人才11人。且学部拥有一个辽宁省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部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1个专博类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博士学位类别:电子信息
注:标有“▲”为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有“●”为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标有“◆”为自主设置的学科,标有“★”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21年11月学部及下属学院、实验中心官网显示,学部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辽宁省精品课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个国家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辽宁省省级,1个本科教学实验室。(统计不完全)
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
辽宁省精品课程:电工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其他级别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
本科教学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1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在科研基地、科研团队及人才的建设中,获批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创新引智基地,1个大连市工程研究中心。(统计不完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先进控制技术”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创新引智基地:电气学院创新实践基地
研究平台:“医学信息技术与康复工程”与“985工程”科研平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装备分布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实验室:大连市“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工程实验室、大连市“工业装备节能控制”工程实验室
研究所: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研究所、电力系统研究所、静电与特种电源研究所、电气传动与电能变换研究所、臭氧技术与设备研究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模糊信息处理与机器智能研究所、智能控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物联网研究所)。
研究成果
据2021年11月学部官网显示,2018年以来,学部科研总进款达3.22亿元,其中纵向进款为22560.47万元,横向进款为9616.77万元。2020年进款总额为10633.8万元,较2018年度总进款的8562.83万元,涨幅达24.19%;学部在三年内,谋划重大重点类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获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总经费4848万元;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牵头获批两机重大专项项目2项,总经费1480万元。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总经费1959万元;获批重大项目课题负责1项;重点项目8项;面上及青年项目共85项;获批的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签订横向合同300余项,合同额超1亿元,其中合同额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合同有20余项。共获得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千余篇,获软件著作权1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其中授权国际专利3项。
据2021年11月学部官网显示,近三年,学部共获得20余项科技奖励。由孙希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非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为电信学部首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由赵珺教授和王伟教授团队完成的“数据驱动的工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在数据驱动的能源产消存多尺度预测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据2021年1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与国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先后与英国
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等多所大学联合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
文化传统
部徽
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说,“仁者润之,智者正之”,意思是,仁义的人以圆润的气节成事于天下,有智慧的人以方正的气节成事于天下。部徽采用方正的造型设计以体现其中的内涵。做学问者,心中要充满正气,做人要方正有节,此乃成才的正确途径。
标志采用两个E交叉排放的造型,其中两个E分别代表Electronic Information 和Electrical Engneering,体现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的相对独立性。标志中的两个E,像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手,象征着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的紧密联系,两个E所形成的纵横交错但又整齐有序的线条造型,象征着电路板,体现了学部以电为基本点鲜明的特点。
标志中间采用镂空设计,可以使标志清晰地跃然纸上,让人一目了然。其次,在背景之上再形成两个E的形状,使白色的E叠于蓝色的E之上,使之更有层次感,更加丰满。镂空的线条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暗含着水到渠成,融会贯通的含义。方正的造型,是告诫同学们在勤奋好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人正直,有棱有角。标志采用蓝白色调,对比清晰,色彩明快,体现了学部人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标志造型简约,易于记忆,识别性强。
活动
2021年6月至7月,学部党委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2021年10月,学部在电信学部办公楼贵宾厅举办并召开老校友参观座谈会。
2021年10月13日晚,学部在学生文化中心剧场举行“强国有我 电亮未来”2021年迎新晚会。
2021年10月26日,学部组织开展“不负青春韶华,勇担时代使命”主题观影活动,电信学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本科生辅导员及百余名青年学生集体观看影片《
守望青春》。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