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大都市区的半径通常不大于200公里,才能使核心城区与镇村之间办事方便、联系紧密,当天就能来回。
形成发展机理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产、管理等活动的集聚中心,“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克里斯泰勒),它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行为者、居民、企业、政府追求规模经济行为在地域空间上的体现。从理论上讲,各个城市行为者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若干个体理性行为经过多重叠加并最终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则有可能出现城市过度膨胀而导致交通拥挤、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规模不经济的非理性后果。在这种情形下,城市必然通过扩散来重新获取
规模经济效益,分散到一定程度后又走向新的集中。在这种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循环反复过程中,城市化得以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从而出现了大都市区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如果说,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那么,城乡相互作用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看,城市化就是通过城乡相互作用使城市功能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空间份额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各个城市行为者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围地区的影响得以加深,当这种影响发展到足以使外围地区强烈地表现出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倾向,即其经济结构实现了与中心城市高度关联的非农化的时候,就产生了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是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密切程度与外围地区的非农化水平直接相关。因此,非农产业在外围地区的充分发展是大都市区形成的重要前提。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大部分非农产业都具有城市区位指向的特征,但二战以后的技术革命使得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技术进步减少甚至部分消除了传统区位因子对产业布局的约束,改变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城乡分工结构,城乡关系进入城乡非农产业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其次,技术进步加速了城乡产业结构的更新和重塑,特别是随着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而传统制造业则逐步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由此,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产生互动转换,建立了基于不同技术水平和资源优势的产业关联。第三,技术进步带来的交通技术改进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尺度,继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后又出现了服务业郊区化、办公室郊区化,城乡一体化倾向更趋明显。
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种“流”的形式体现,并通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传递、扩散。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减少城乡相互作用能量在传递、扩散过程中的损耗,从而使城乡联系达到最佳。
合理布局
大都市区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核心城区与镇村之间办事方便,能当天来回)。大都市区核心城区人口规模应在300万以上(城区人口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1600万以下(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时,会发生较严重的城市病)。
大都市区的总人口应在1000万以上(有利于形成300万以上人口的核心城区,以及较合理的城镇体系),5000万以下(人口超过5000万时),会有较严重的大都市区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
中国有约14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3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国外大都市区
美国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以集中为主,主要是大城市本身规模不断扩大。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具备相当城市功能的郊区,构成美国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初至1940年,在这个阶段,大都市区的数量和规模普遍增长。1920年,美国有58个大都市区,其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34%;1940年,大都市区增加到140个,其人口比重上升至48%,接近全国总人口的一半。第二个时期从1940年延续至今,主要表现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优先增长。在这一阶段,大都市区数量增加至331个,大都市区人口近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发展尤为迅速,其数量由11个增加到60个,人口由3490万增加到1405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50%以上。
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具有明显的以大都市区发展为主导的特征。在重工业化时期,日本的制造业高度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个大都市区,尤其是集中于四个大都市区临海部的所谓四大临海工业带。1960年仅占日本国土面积2%的四大临海工业带占据当时日本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占国土面积12%的四大都市区更是占了工业总产值的70%。虽然日本政府为了预防和消除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在1962年通过了东京、大阪、名古屋工业布局限制法,但由于大都市区的巨大集聚效应,人口、工业继续向大都市区集中。直至今日,日本近八成的
国内生产总值仍然集中在四大都市区。
欧洲国家如英、法、德、荷等国,在其城市化发展中也出现了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现象。大伦敦地区、大巴黎地区等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都市区。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直到鲁尔、科隆这一地区,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大都市区在地域上彼此相连的现象。
重庆大都市区
重庆大都市区,是重庆在五大功能区规划体系里提升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五大功能区的
都市功能核心区、
都市功能拓展区和
城市发展新区,即主城九区和12个行政辖区:
涪陵区、长寿区、
江津区、合川区、
永川区、南川区、
綦江区、大足区、
璧山区、铜梁区、
潼南区、荣昌区。
温州大都市区
温州大都市区的总体规划, 以1个大都市核心区,以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个县城为副中心,以50个左右中心镇为重要节点的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发展新格局。其中,“1”和“6”在原有基础上,打破乡镇街道行政区的限制,规划建设大都市的功能区,实施撤乡镇建街道。而其他地区则实施乡镇撤扩并,建设“50”个有特色的区域中心镇。
福州大都市区
福州大都市的“一区三轴八新城”是指:“一区”即一个中心区,指福州三环路以内区域,主要承担市级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重点强化八一七中轴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中央商务中心、海峡金融商务区、会展岛、晋安中心、奥体中心、义序中心等六个公建中心。
“三轴”包括传统城市服务轴,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城市东扩发展轴,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滨海延伸的区域发展,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城区、滨海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城市南进发展轴,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城市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
“八新城”包括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及马尾、晋安、荆溪-甘蔗、亭江-琅岐8个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