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
较大数量的限售股票
大非是指较大数量的限售股票,非是指非流通股,(英文名称non-tradable share)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
定义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 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后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售。
解禁
大小非解禁,就是非流通股票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大小非解禁通常会带来减持,减持就是大股东在二级市场抛售一部分可以上市流通的股份,增加了市场的流通量,有人卖就需要资金去承接,短时间内供过于求,使股价下跌,一般来说对股市算是利空。当然如果大股东不减持就不算利空,反而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而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售,所以大非解禁对股市的冲击往往比较明朗。
对于市场人士关于上市公司国企大股东解禁后大量套现的担忧,国资委人士认为“这是一种过虑”,“国有参股企业可能会多抛一些,国有控股企业怎么会卖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往往是其主业板块,股改之后送掉这么多还担心控制力不够呢,如果主业它都抛掉了,企业还能做什么呢?”国资委有关人士指出,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股东来说,运营公司获得公司市值的不断上升,其价值大于减持套利兑现的效用。
来源
中国证监会2005年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十。这意味着持股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改方案实施后12个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大非”则是指持股量5%以上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9 14:28
目录
概述
定义
解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