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鹱
鹱科鹱属动物
大鹱(学名:Ardenna gravis):鹱科、鹱属的海洋鸟类。两性相似。体长51厘米,体重850-950克。头部、上体、上翼和臀部为深棕色,下体为白色,尾巴黑褐色。眼睛和喙黑色,腿和脚粉红色,喙深灰色。
动物学史
爱尔兰生物学家伯纳德·奥莱利(Bernard O'Reilly) 于 1818 年正式描述了大鹱,并赋予其二项式名称 Procellaria gravis。大鹱(Ardenna gravis) 在2014年之前被归入剪水鹱属(Puffinus),自2014年归属于鹱属(Ardenna 是拉丁语,意思是“重”或“重量级”。该物种是单型的:没有亚种被识别。
形态特征
大鹱是一种远洋在公海和大洋上的海鸟,两性相似。体长51厘米,翼展100-118厘米,体重850-950克。深黑褐色的头顶部和白色的颈后枕营造出带帽的外观。头部、上体、上翼和臀部为深棕色,较浅的羽毛边缘会产生缩放效果。后上尾覆羽白色,尾巴黑褐色的。下体为白色,腹部有一块褪色的棕色斑点。肩部还有另一个棕色斑块。 除了深色后缘和翼尖外,翼下为白色。 眼睛和喙黑色,腿和脚粉红色,但跗骨和趾的外侧为黑色。 喙深灰色,上颌骨末端呈钩状。翅膀的下底面白色,有棕色的边缘。平伸着翅膀沿着浪尖滑翔。
喙基部都有管状鼻孔。 它们的翅膀通常又长又窄,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在大海上进行长途旅行,利用海浪产生的风和空气流动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体力和能量消耗。 有蹼的脚让大鹱可以在水面上游泳和潜水。
栖息环境
该物种成年在远洋(公海)上飞行,只到陆地,一般选择多岩石的岛屿上繁殖。
生活习性
迁徙
在南大西洋的小岛上繁殖,例如戈夫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 在南部冬季向北迁移,最终到达北大西洋。 这种鸟是采用这种“反向”迁徙路线的稀有物种之一。
行为
大鹱是管鼻鸟类的一种。 它们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板状喙,鼻孔在其中一个呈“管”状。该物种可以喝海水,嘴里有腺体可以从水中提取盐分。它们的鼻孔也有自卫功能——当受到威胁时,大鹱会从鼻孔中吐出难闻的油。
食性
会成群结队地进食,并且会为争夺食物大吵大闹。取食来自水面附近的鱼群的小鱼、鱿鱼和甲壳类动物。 在水下潜水和游泳以追捕猎物。 也在鲸鱼和海豚附近觅食,当这些哺乳动物将鱼群带到水面附近时。 经常跟随渔船寻找鱼屑。
分布范围
繁殖地: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非繁殖地:巴西、智利、格陵兰和美国。
旅鸟:百慕大、法国、圭亚那、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和英国。
季节性不确定:马提尼克岛、墨西哥。
留鸟: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游荡(非繁殖地):黎巴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游荡(季节性不确定):巴巴多斯、瓜德罗普岛。
游荡:阿尔及利亚、安哥拉、澳大利亚、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开曼群岛、库拉索、丹麦、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加蓬、德国、加纳、直布罗陀、以色列、意大利、利比里亚、摩洛哥、荷兰、圣卢西亚、圣马丁岛(荷属部分)、苏里南、瑞典和维尔京群岛。
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巴哈马、佛得角、加拿大、科特迪瓦、法罗群岛、法属圭亚那、冈比亚、格林纳达、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冰岛、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挪威、波多黎各、圣马丁(法属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拉圭、委内瑞拉、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该物种在三个主要地点繁殖: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南丁格尔岛和伊纳克西索岛,以及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高夫岛(至英国)。
大鹱在孤立的岩石岛屿上成群结队地繁殖,在一米长的地方挖洞,洞的末端有一个洞室,位于较高的位置。它们在洞穴里筑巢,每窝产一枚白色的卵,捍卫领地并且只在晚上造访巢穴以阻止掠食者。雏鸟由父母双方孵化和喂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大鹱的全球总量估计超过15,000,000只(Brooke 2004年),这相当于超过10,000,000 只成熟个体。 据认为,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至少有 5,000,000 对繁殖,戈夫有 600,000 到 3,000,000 对 (Carboneras 1992)。
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种群数量稳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8 12:0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