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年,胡格诺教徒在法国南部已取得优势。5月,国王
亨利三世迫于形势,发布《博利厄敕令》,同意为
圣巴托罗缪惨案的死难者昭雪,并给予胡格诺教徒以某些自由和权利。6月,力图削弱王权和重新恢复原有特权的天主教贵族,以吉斯公爵亨利(洛林的)为首在
皮卡第的
佩罗讷(Péronne)结成同盟对抗。亨利三世为控制同盟,宣布自己为同盟的首领。
1577年在经过短暂的战争(第六次
胡格诺战争)后,9月15日亨利三世与
胡格诺派签订《贝尔热拉克和约》,并于两天后以此和约为基础颁布《普瓦提埃敕令》,保证
新教徒可以在每个区的一个城市里以及在新教徒的安全区里自由地举行宗教仪式;新教徒对这些安全区只有六年的支配权;混合法庭被保留下来。敕令同时禁止任何同盟和社团存在,因而天主教同盟被亨利三世解散。
1584年6月
安茹公爵死,出现王位继承问题,为反对亨利(纳瓦拉的)继承王位,在吉斯公爵亨利(洛林的)领导下,同盟重新组建,支持
枢机主教查理(波旁的)为王位继承人。12月31日,与
西班牙签订《茹安维尔条约》。次年7月迫使亨利三世签订《内穆尔条约》,废除以前给予胡格诺教派的特权。后亨利三世害怕天主教派势力太大,谋杀亨利(洛林的),但此举并未摧毁同盟,他反被同盟暗杀。亨利(洛林的)之弟、马耶讷公爵查理(洛林的)(Charles de Lorraine,duc de Mayenne,1554—1611)领导同盟,与西班牙结盟反对
亨利四世。后被亨利四世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