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亮,女,汉族,1978年11月28日出生于中国
山东省烟台市,1997年考入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2000年大学实习期间进入新版《
东方时空》 ,主持《时空链接》《东方时空》《
午夜新闻》《
新闻直播间》《
朝闻天下》《
新闻30分》等栏目。
人物评价
屏幕上的天亮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舒服感。不过,令记者好奇的却是她的名字 ,百家姓中好像没有“天”这个姓,天亮到底姓什么呢?听到我这个有点傻的问题,天亮扑哧笑了,“我姓郑,叫郑天亮!我的同事有好长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我姓什么,以至于在屏幕上打名字时都
把姓给省了。”仔细打量眼前的天亮,清爽短发,白色T恤,黑色
运动裤,一双舒适的黑色
运动鞋,斜背一个小
运动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单纯,活脱脱一个邻家女孩的样子,不禁让人想到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
知足常乐的幸运儿
1997年,郑天亮考入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迈出了播音员之路的第一步。郑天亮说,学
播音专业主要是受做
电台播音员的妈妈的影响,当时想的是学完之后就回到家乡
烟台电视台做一个主持人,没想到一来到北京就不想回去了。
“正式踏进中央电视台是从在《
东方时空》实习开始的,至今想来都觉得自己够幸运。那是2000年8月,我上大四,正赶上《东方时空》要改版,需要新的主持人,在那时我是在栏目组里做一些辅助性主作,看到一个个美女走进
演播室试镜,又略带落寞地离开。一个偶然的机会,栏目主编对我说:‘天亮,你不是播音系的吗,你怎么不试试’。于是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试镜,这其中的经历有鼓掌,也有怀疑,但最终我和众多仰慕已久的大腕儿一起工作了。”
与名主持一起工作,郑天亮说不完全是羡慕,更多的是神奇。“其实我真的很幸:运,在我的同学们忙着到处试镜,四处找工作的时候,我就在《
东方时空》出镜了。不过,其实我的过程好像是倒着来的,一般的播音员都要先配音,后经过评审才能出镜,我一开始就先出镜了。后来做《
国际时讯》需要的配音比较多,一开始我就找不着感觉,熟悉了以后才发现这些阶段一个都少不了,再出镜就有了新的感觉和认识了。” 回忆起这些,天亮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并充满感激。她说她对自己的生活不论是以前还是都觉得还不错,妈妈常提醒她不要老往后看,可她自己却总是忍不住把生活和以前比较,这么一比就发现生活简直太好了。也许,这就是知足常乐吧。
人物履历
1997年—2001年: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主持节目
郑天亮是《东方时空》最小的女主播,虽然还是北广
播音系四年级的大学生,却一步就迈到了新版《东方时空》主持人这么高的“起点”上,着实令人羡慕不已。 2000年8月,北广按惯例把即将升入“
社会大学”的学生“放”出去“
认识实习”,郑天亮幸运地来到了《
东方时空》。当时,《
东方时空》正在酝酿改版,满世界给“时空资讯”板块找一个年轻主持人。郑天亮也随“大流”去试了,可连第一关都没通过。她当时觉得能让她在《东方时空》实习就挺高兴了,根本就没把当不当主持人当回事。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学校学播音,但还真是对电视懵懵懂懂的。郑天亮整天忙着干“零活”,对自己挺满足的。
当时,《
东方时空》挑了一个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漂亮女孩做预备,郑天亮和她一见如故,整天腻在一块玩儿。那个女孩在镜头前的经验特别少,郑天亮就每天陪她练“感觉”,还帮助做了好多样片。有一天,几位老师在看那个女孩的“表演”,抽空一位老师说:“天亮,你也上去说两句。”郑天亮上去介绍了
悉尼“
奥运会”的吉祥物,被录了下来。那几位老师觉得不错,便找到了《东方时空》的总制片人时间。时间认为郑天亮太小了,做直播恐怕有困难,就把她“挂在那儿”了。后来,郑天亮化了妆,正儿八经地录了一次,时间看完眼睛才“亮”了。
郑天亮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是在《实话实话》的特别节目———新版《
东方时空》主持人大亮相上。她平时都是对镜头说话,从没经历过‘现场’。郑天亮紧张得要命,一个人在后台溜达来溜达去地“踱步”,拼命想要放松自己,
白岩松在一边逗她,“咱们
找大夫给这孩子打针
镇静剂吧。”然后又耐心地开导她,“你紧张什么呀,紧张不也得上去嘛。”本来,郑天亮被安排到新版《东方时空》的第一组首发播《时空资讯》,可领导实在不放心,就把她与另一组的
张泉灵作了对调。她特别感谢领导的这个决定,《东方时空》改版是万人瞩目的大事,她若作为“首发”,无法想像有多大的压力,说不定就‘砸’在那儿了。另外,她和
白岩松一组,他的‘气场’对天亮来说太重要了。
郑天亮一直还记得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直播,其实就是心灵的释放。
感情生活
鲁健,
内蒙古人,央视国际频道《
今日关注》和《
与总编面对面》主持人,他因为在
伊拉克战事的报道中出色的新闻素养和敬业精神闻名央视国际频道。 郑天亮,山东
烟台人,央视新闻频道《
国际时讯》和《
午夜新闻》两档栏目的当家花旦。在大四时因主持央视名牌栏目《
东方时空》而成为风云人物。
2001年8月,
鲁健和郑天亮被一起分进了中央电视台,进台后先学习了两周,天天在一块上课。后来按规定大家要一起下基层锻炼,全队二十几位新来的毕业生又一起去内蒙古赤峰电视台实习。鲁健当时是队长。在实习的半年时间里,郑天亮的敬业上进,敢于大胆尝试,都给鲁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健说:“其实这半年里,我虽然已经有了贼心,但还没那个贼胆。因为当时那么多同学在一起,我毕竟不能给人感觉是利用职务之便吧。”
实习期结束后,鲁健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播新闻。与此同时,郑天亮凭借一系列的出色表现,当上了《
国际时讯》、《午夜新闻》两档节目的主持人,并且屡获好评,那一年她才23岁。
借着在
赤峰结下的深厚的“战斗友谊”,鲁健放下一切顾虑常常以友谊的名义,老去找她联络感情。一天,
鲁健主动约郑天亮,隐约对她透露他的真情,但当时的天亮很直白,很明白地告诉鲁健,她坚决不找同行,觉得同行距离太近,没有
神秘感。鲁健当时听她这么一说,他暗暗生气,扭头就走了。那一次场面有些尴尬,之后两个人都“沉寂”了一段时间。
婚姻、事业双丰收
此时的鲁健,事业上也达到了新高点,人们从“
伊拉克战争直播”中认识了这个
理性思考和见解独特的小伙子。事业的
橄榄枝芬芳吐翠之际,两人的爱情也瓜熟蒂落。2004年3月6日,鲁健和郑天亮在北京领取了
结婚证,两人低调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婚礼那天正好赶上“两会”报道,大家忙得简直一塌糊涂,婚宴上,好多同事来不了,有的是趁中午
休息时间溜过来助个兴,没等婚宴结束,赶紧又得往两会会场跑。他和天亮也是第一天结完婚,第二天就投入到“两会”报道了。
鲁健说天亮有一点特别让他欣赏,她是个热爱工作也
热爱生活的女人。天亮特别勤快,一个家操持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成家后,家里的事鲁健基本不搭手,虽然一周会叫一次
小时工,但天天她还是得自己吸一次尘,收拾房间。偶尔碰上她难得休息一两天,她就会在家弄上几样
小菜等着鲁健。手艺还不错。她在海边长大的,喜欢海鲜多一点,经常做道虾、海参汤什么的。两人是相互熏陶,天亮也开始喜欢上大西北的面食了。
鲁健最爱吃面,为这,天亮还专门学会了
擀面,第一次做就做得挺像样的。
鲁健说:“要说她的毛病,就是有洁癖,老说我。一般遇到这种时候,我自己就主动配合,一块帮着打扫打扫。你可不要认为我是怕老婆的那种人,
赵本山不是说了,啥叫怕老婆?怕就是爱。”
人物轶事
2011年10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早间节目《
朝闻天下》在报道某商城遭卖家“围攻”新闻时,主播郑天亮将IT专业名词“
B2C”读成不中不洋的“
B二C”,引发网友围观。
由于“二”这词在地方方言中的特殊含义,有网友戏称郑天亮的口误,算是
央视诸多乌龙中最有喜感的一次。B2C是英文
Business-to-Customer 的缩写,中文简称为“商对客”,是
电子商务的一种常用模式,而像
淘宝这类从商家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的网站,也因此习惯被称为“
B2C网站”。自从电子商务在国内兴起时,B2C的说法就一直流行,因此也渐渐为熟悉IT业的人们所认可。“B2C”中的“2”是英文“to”的简写,因两者发音相同而混用,是英文常见的一种不规范用法。央视的一些节目俨然成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挑央视毛病已经成了网友们非常热衷的事情。不过,相对于大多数观众的挖苦,也有部分了解央视的观众对郑天亮表示了同情,“这年头还不知道个‘B2C’啊,只是央视规则治人,播报与解说不得出现英文,解说个
NBA都改成了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