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在历史上是一座南北方向的“锣锅桥”,它纵卧在东西向龙须沟上。由于是天子(封建帝王)经过这里祭天、祭先农的桥,故而称天桥。元代天桥处在大都城的南郊。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成为外城的中心。 天桥一带逐渐出现了茶馆、酒肆、饭馆和卖艺、说书、唱曲娱乐场子,形成天桥市场的雏形。清康熙年间,内城的灯市也迁到此处。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这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描绘昔日老天桥胜景的质朴诗句。天桥是旧时代老北京练把势的地方,是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因此成为数百年来最能体现京城民俗的地方。
天桥杂耍简介
旧时的中国京城有许多
江湖艺人在天桥“
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
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
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
耍中幡
“
擎天一柱”、“罗汉撞钟”、“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老
天桥中幡表演中的诸多精妙招式,曾经令京城百姓流连忘返。昨天上午,
刘魁立、
宋兆麟等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家,
赵书、刘铁梁等民俗方面的专家齐聚宣武区,就老天桥民间绝活中这一特色项目申报北京市和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论证。
中幡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又名缘橦,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
据介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多是最为濒危、最需抢救保护或者正在开展和已经取得显著保护成果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具体类别包括濒危的古语言文字、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等内容。在本次论证会上,各位专家就天桥中幡的形成、特点及历史价值和传承现状进行了充分论证,为其申报北京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提供重要依据。
拉弓
拉弓用的弓是硬弓。艺人在表演这个节目前,请观众中力气大的人进场试拉。试拉者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多只能将弓拉开一半。艺人却能将弓轻松地拉开,还能左右开弓。张玉山的儿子张宝忠能同时拉开四张弓。
拉洋片
拉洋片起源于清代北京天桥,最初叫“拉大画儿”,也叫“西洋景”。表演者使用四周安装有镜孔的木箱,里面装有数张图片,使用灯具照明。表演者在箱外拉动绳索,操作图片的卷动。观看者通过镜孔欣赏画面的变化。通常片箱里的图片有完整的故事。表演者使用锣、鼓、镲三样打击乐器,配以说唱,讲解图片内容。原先济南大观园、新市场等热闹的地方常有拉洋片的。后来一度失传,前些年得以恢复,常见于新春庙会。
举刀
举刀也是显示臂力的节目。所用大刀和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差不多。张宝忠能用双手、单手将刀平托起,也能用单手将刀竖着举起,还能把一二百斤重的刀舞动起来,连“背花”都能耍。
滑稽戏
老云里飞原名庆有轩 ,又名白庆林 。他原是京剧演员,据说因光绪 、慈禧 死后,“国丧”期间不准唱戏,生活无着,他才到天桥卖艺。他的武功很好,能翻能打。他的“跟头”在空中翻转一圈落地,京戏舞台上称之谓“云里翻”。他演唱时既没有服装、盔头,也不化妆,祗有一顶用纸烟盒糊的帽子和一件大褂。他一个人扮演几个角色,连说带唱,用语诙谐、幽默,表演夸张滑稽,常常引起观众的笑声。
滑稽戏的“云里飞”、耍大刀的张宝忠、拉洋片的“大金牙”、耍中幡和摔跤的“宝三爷”、变戏法儿的辛稳立,一众知名的“走江湖”正铆足了劲儿在各个角落献艺;四周呈半包围的电影院、镶牙馆、药铺、饭馆、戏楼,一个也没落下;还有石桥栏、有轨电车站牌,好不热闹。眼见此情此景,你是否恍若已置身民国时期的“老天桥”?不过请仔细看,在这里唱主角的,其实是近百只活灵活现的“毛猴”。
创作了这个“毛猴版”老天桥的,是72岁民间毛猴制作人朱大中。他所打造的这个“老天桥”,浓缩在长70厘米、宽30厘米的场景中。别看体量不算大,可里面却浓缩了电影、照相、杂耍、戏曲、曲艺、气功、戏法儿、摊贩等二十余项曾活跃于天桥一带的市井文化。
家住海淀区稻香园小区的朱大中老人,青少年时代曾长住前门外的鸾庆胡同,天性好动的他最爱跑到天桥看各式杂耍。1957年前后,活跃在“老天桥”各个角落的各类演出渐次停歇,朱大中这一代人有幸见证到那里一段繁华年月。“当今关于这方面的文字、图片史料很少,如果亲历者再不去留住,它将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历时10个月创作出了这一“毛猴版”老天桥。
作为北京独有的民间工艺品,毛猴用料虽简单,但艺术构思很关键。而在朱大中手中诞生的“老天桥”,便披露了不少奇特的传统文化景象。比如那时候天桥的小戏园子很多,这些戏园子默许人们扒窗户“看蹭戏”。还有当时照相馆使用的照相机,根本没有
机械快门,只不过是在镜头前加一个圆筒状的盖子。拍照时,瞬间用手打开盖子,曝光后,立刻盖上,就算照完。
抖空竹
空竹是北京的民间玩具之一。德子是光绪年间人,因生活困难,就到天桥市场撂地,表演空竹。为了满足广大观众需要,他研究出很多新的招数,因此称他“空竹德子”。据说单头空竹就是他的创造。后来有个叫常立全的,不仅抖空竹,还抖嘟噜(黑陶的长脖、大肚的盛酒容器)、壶盖等。
爬竿
爬竿是民间杂技中的传统节目,据考证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就有。于正明和他的徒弟表演爬竿,难度较大。他们在竿顶能表演各种动作,如“扯顺风旗”、“倒立”、“站竿”等,十分精彩。
车技
20世纪40年代,在天桥表演车技的是金业勤兄妹。他们的绝技很多,拿手的是骑车过桌子。表演时在场子里摆一张八仙桌,他骑车冲向桌子,在前车轮将要撞上桌子之际,猛地伏下身子,两腿夹住车座,高高翻起一个跟头,落在桌子对面,仍然骑车前进。
硬气功
在天桥表演硬气功的人很多。朱国良弟兄表演“油锤贯顶”,就是头顶一撂砖(约4~6块),另一人用油锤猛击砖,将它们击碎。还表演“睡钉板”,即将钉尖朝上的木板平放地上,演员脱光上衣,仰躺在钉板上,胸前放一块石磨扇,另一人用大锤敲击磨扇,将它打碎,而表演者前胸后背均无恙。
崩铁链
就是用铁链将演员上身紧紧捆住,然后运气将铁链崩断。捋铁条,就是将手指粗细的一根铁条弄弯,放在火上烧红,然后用手将它捋直。咬铁条,就是把一根筷子粗细的铁条烧红,然后把一头放在嘴里一段一段地把它咬断。
天桥杂耍走进校园,强烈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学院内的甬道两侧、图书馆门前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风筝等民俗饰物悬挂于校园内。在礼堂内,素有“中华气人”之誉的丁玉春正在表演他的保留节目——吞铁球。只见他拿起一个直径五六厘米的铁球含在嘴里,“咕咚”一声就给吞下去了,大喝一声、用力一蹦,铁球“扑”的一声又吐出来了。随后一名光着上身的“大汉”将一把寒光闪烁的钢刀刀刃贴在肚皮上,另一人抡起铁棍猛击刀背。“呀!”胆小的观众都捂上了眼睛。再看那汉子,肚皮上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印。轮到学生们上场表演,他们毫不逊色,街舞社团刚一出场,倒立、旋转等高难度的街舞动作立刻就让人眼花缭乱。
“平时接触的都是流行元素,很少有机会看这些民俗表演,没想到这么精彩,让我对北京传统民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一名同学看完表演后感触颇深。
喝着
大碗茶安坐在古朴的茶楼中听戏,去天桥看“杂耍”和欣赏绝技,这些依然还存留于老北京们头脑中的生活场景已逐渐远离我们。据校方的活动组织者表示,这次请“天桥功夫”进校园,就是想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民间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并与天桥民俗文化宣讲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传播与保护民族文化,让民俗艺术在大学校园内得到传播。
传承保护
2021年9月29日,天桥杂耍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