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
中国甘肃省公办高校
天水师范学院(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天水师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省级文明校园,入选首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办学历史
前身追溯
1959年4月28日,天水师范专科学校创建,校址在天水市玉泉观内。9月1日,首批28名学生开学上课。9月9日,天水师范专科学校印章启用。
1963年9月,改建为天水教师进修学院,停止大专班招生,“负责轮训、培养天水等专区的在职初中教师、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专、县(市)文教科(局)主管教育工作的行政干部。”校址由玉泉观迁至秦城区长开路45号。
1966年6月,更名为天水工读师范专科学校。文革开始后停止招生。
1969年3月30日,撤消天水工读师范专科学校、天水师范学校和天水地区卫生学校,三校合并改组,成立天水“五·七”红专学校。
1971年11月,撤销天水专区“五·七”红专学校,分别成立天水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和天水地区卫生学校。1977年,恢复大专招生。1978年3月,高师班入学。
1979年1月14日,国务院电告甘肃省委,正式批准成立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成立天水师范专科学校的通知》。1982年2月,启动新校区建设工作。1984年3月,确定在吕二公社莲亭大队区域新建校舍(今校址)。
1992年9月30日,校名调整为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8月,完成校区搬迁工作。1995年5月,经省政府同意,天水市工业学校并入。
更名升格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水师范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
2013年,开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8年5月,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12月,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1月,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2023年8月,天水师范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挂牌成立。
2023年11月,天水市政府委托天水师范学院管理天水市卫生学校。
2024年11月,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天水师范大学,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下设1个书院、18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开设63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455人(其中专任教师952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3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5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4个二级学科,有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教学成果
2014年10月,该校学生作品在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中获一等奖。2015年10月,该校代表队在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中获团体二等奖,1人获个人二等奖,4人获个人三等奖,5人获个人优胜奖。2016年5月,该校学生获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飞鹰原创微电影大赛优秀入围奖。7月,该校运动训练专业3名学生入选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4个团队项目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甘肃赛区决赛中获优秀奖;1名学生在“新华三杯”2016年全国大学生IT技术大赛决赛中获得本科组优秀奖。8月,该校龙舟队获2016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天水麦积站三项冠军。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厅级科研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1个,大学科技园1个。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研奖励5项。近五年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84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149项;出版学术专著123部,授权专利171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等400余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2月,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总量为279.5727万册,其中纸质文173.2727万册、电子图书106.3万册,中外文期刊1345种,订购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有17个。其中大型经典丛书63455册,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等学科,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中国西北文献丛书》《陇右文库·方志库(一)》等重要纸质文献资料;有《中国知网》《springer》《方正阿帕比 (Apabi) 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中文在线电子图书》《中国金石总录》《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2006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2009年荣获“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201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主要开设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自然科学应用研究等栏目;同时还开辟了陇右文化研究、西北史地、杜甫陇右诗、敦煌学、西部开发论坛等特色栏目。
学术交流
2008年,学校先后邀请兰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苏中兴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方世壁、韩志超、王身国、徐坚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蒙培元等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
2008年9月,学校教师参加了“2008海峡两岸易学文化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举办了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等学术活动。
2013年5月,“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前沿论坛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在学校召开。来自《当代文坛》编辑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编辑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杂志社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甘肃省数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学校召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省内21所高校及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一中等省内13所中学的260余名数学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参会人数创历届学术年会之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此次学术年会拓展了学术视野、增进了学术交流,在推动全省数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数学教学方面具有非常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10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3000余人。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1.校徽核心设计元素主要是以“天水”的英文字母“T”和中国的古汉字“水”的繁写结合而成,充分表达了校徽的内涵性和简洁性,也寓意着天水师范学院所在地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同时表达了学校的办学灵活性和对外开放性。
2.校徽的中心部分经过设计演变,从外形上首先形成了以一个箭头出发又变成了三个上升的箭头趋势,直接表达了学校的办学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学院”向“大学”转变、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从传统师范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思路;其次,从外形上也简洁的形成了学位帽的形象性,说明了学校始终坚持培养一流人才的原则性;再次,从外形上又似招唤的手势和起飞的鸽子,表明了学校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相互性。
3.校徽采用蓝色,寓意着学校持续健康稳定环保和谐的发展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
4.校徽整体上是以三个同心圆组成,暗示着学校全体师生热爱、团结、投入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共同营造美好的未来。
精神文化
明德、新民、至善
校训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新”动词,革新之意,即不断敦品励行,自我革新求进,然后推己及人,将自己的德学贡献给社会。止的意思并不是终止,而是“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换言之,“止”兼有达成和维持之意义。未达理想前,必须勉力以赴;达成之后则务使其维持不坠,这才算是“止”。故只有使事物皆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才能称得上是“止于至善”。
“明德、新民、至善”用意在于启发学生,使其发扬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自新其德,敦品励行,积学储宝。进而成己成物,将德学贡献出来,使社会不断进步,事事物物都能达到最美善圆满的境界。
学校领导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校园环境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学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优化办学条件,改善民生,美化校园环境,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天水师范学院.
领军人才.天水师范学院人事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5:54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