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佛教
天津市境内宗教场所
天津佛教,有典籍可考的,郊县可追溯到唐代,天津城区始于元代。据《天津县新志寺观附篇》所记:“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元年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
历史背景
新中国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得以保护恢复。文革时期由于极左思想影响,寺院被强占遭到破环。但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政府切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归还了第一批包括大悲禅院、莲宗寺、居士林、荐福庵等在内的几座寺庙。
开放由来
随着党和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和对宗教的不断重视与关心,我市相继恢复重建、新建、扩建了一批寺院,现有对外开放的寺院有14处,包括大悲禅院(河北区)、荐福观音寺(河东区)、挂甲禅寺(河西区)、莲宗寺(和平区)、居士林(南开区)、潮音寺(塘沽区)、峰山药王古寺、东五台寺、慈航寺(武清区)、极乐寺(宁河)、万佛寺、万松寺、云罩寺、天成寺(蓟县),还有一批寺院正在建设中。
僧职规模
80年代初,全市只有僧职人员十几人,如今僧职人员已达百余人。
参考资料
上海佛教概括.上海宗教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8 00:21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开放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