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快板
中国曲艺
天津快板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曲艺艺术,是传承天津方言的载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天津,中国各地均有流行。
历史沿革
天津快板起源于天津地方曲种“天津时调”。天津快板托生于天津时调中“大数子”这种表演形式。
20世纪50年代初,天津许多业余演员开始在表演中对“大数子”进行改良。
1958年,天津的演员王家骏在全国文艺汇演上创作了一段名为《夜战海河》的作品。在表演作品《夜战海河》时,王家骏运用到了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演出之后,《夜战海河》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表演作品《夜战海河》的时候,使用快板作为伴奏乐器,同时使用的是天津的地方方言。
1960年正式定名“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并逐渐形成“五五八五”的格式,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此外,天津快板的演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单人快板、对口快板和群口快板。
20世纪70-80年代,天津市组织过多次文艺汇演,在这些文艺汇演中天津快板逐渐成了天津纺织局的“品牌节目”。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天津快板的演出形式简便灵活,语言大众化。表演形式为站唱,演员表演大方、朴实、放得开,夸张而不过火。
天津快板的演出形式有单人快板、对口快板、群口快板和化装天津快板。
单人天津快板:演唱者一般是男演员,但也有女演员表演的。其表演一般是讲一段故事。人物进进出出,演唱者要扮演各种角色。乐队伴奏在侧台,舞台上只有一个演员。
对口天津快板:演唱者可两男或两女,也可一男一女。表演时,两个人的动作要相互配合,随时组成一些对称的画面。中间加一些适当的对白,演唱起来非常灵活。
三人或多人天津快板:该形式演唱起来灵活,可分可合,可以单独一个人出来表演一段,其他人给他应声配合。也可以几个人齐唱一段,加上集体的动作,很有气势。三人或多人天津快板的特殊之处在于,伴奏乐队也常常上台,在舞台上伴奏;有时,伴奏者会为演员帮腔,或扮演某一角色;在节目进行到高潮时,演奏者不但帮唱,甚至可以站起来,将手中的乐器举起,与演员组成一个共同的大画面,场面更加热闹。
化装天津快板:该形式一般由多人表演。表演者上台时要准备一些简单的化装服装及道具。如军装、工作服、警察服、老太太服,以及各种帽子、头巾、口罩、眼镜、假鼻子等。在演唱前,演员可将一些比较小的道具带在身上,把一些化装用的帽子、衣服放在天幕后或侧幕边,以便化装时使用。化装天津快板通常要在演唱过程中进行化装,有时一个演员要变几次装,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化装时,衣服可在舞台上直接换,或到侧幕里换;一些小道具的更换可在舞台上完成,演员转身背向观众便可进行,如换眼镜、口罩等。当演员换装转向观众时,通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
曲牌特点
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但删除了天津方言中的齿音字,节奏轻快、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在创作上注重结构。一般会尾字押韵,可以通篇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还会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天津快板有固定的曲牌,天津快板有个固定的曲牌:|i5 6i 50 || i5 6i 50 || 56 53 23 21 || i5 6i 50 || 。这是天津快板的基本音乐和句式结构。唱词的基本句式为五字句或七字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四字句、十字句、十一字句、十二字句、垛子句和“楼上楼”等多种句式。音乐曲调以地方小调“锔大缸”的旋律为主。节奏灵活多变,便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变化安排运用。
音乐器械
天津快板的主要乐器是三弦,此外还要有四胡、扬琴、中阮、笙等;有时还可以使用月琴、琵琶、低胡等,音乐起烘托、陪衬作用;也可以只打竹板、节子板,不用其他乐器伴奏。
经典剧目
天津快板的经典剧目主要有《夜战海河》《三个美国佬》《武松打虎》《狗不理包子》《黛玉走四方》。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天津快板停留在群众文化活动表演的阶段,发挥着娱乐性和公益性的功能,还没有形成民俗品牌。天津快板等多种曲艺形式,在逆境中求生存,靠一群民间艺人和曲艺爱好者支持,限制了天津快板等曲艺的发展;同时传承人也限制阻碍曲艺的发展(2011年)。
保护措施
非遗传承人刘德印在传承天津快板的时候,注重让天津快板从娃娃抓起,将天津快板带进了小学校园;同时,坚持用天津话演唱天津快板,保持天津快板的地方特色,使天津快板成为展示天津色彩的一种手段,从而达到保护天津快板曲艺的目的。
传承人物
刘德印,男,1949年生于天津。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退休干部,副研究馆员,曲艺作家、天津快板演员,天津快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天津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河东区首届“十大杰出人物”。现为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东文说唱团演员、总编导、艺术总监。
入选非遗
2017年5月30日,天津快板入选“天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为Ⅴ-2。
荣誉表彰
1987年,刘德印创作表演的天津快板《追妈妈》,获得“全国纺织系统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
1998年,天津快板《骗爸爸》获第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
2003年,十集系列天津快板TV《决战非典》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4: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