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太原理工”,位于
山西省太原市,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主管部门为山西省教育厅,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11计划”,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
历史沿革
中西大学堂
1900年,山西巡抚岑春煊致电早年在山西传教、时任上海广学会总办的耶稣会总教士英人李提摩太来晋解决“教案”。李提摩太向清政府李鸿章呈送解决办理“山西教案”的章程,建议用“庚子教案”赔款在山西太原办一所大学,李鸿章采纳了这一建议,同意由李提摩太在太原筹办山西中西大学堂。
草创奠基(1902—1949)
1902年4月30日,李提摩太抵太原,建议将中西大学堂与山西大学堂合并办理,岑春煌派沈敦和与李提摩太协商,经40天商讨,双方同意,订立了合同23条。中西大学堂改为西学专斋,专教西学,由李提摩太主持,以十年为期,到期后,交由中方经理, 而原奏成立山西大学堂改为中学专斋,专授中国学问,由华人负责。两斋并立,教务分属,统称之为山西大学堂。本年,李提摩太从西学专斋办学经费中,每年拨出一万两白银,在上海江西路惠元里口开办了山西大学堂译书院。1903年初,西学专斋的学生总数达353人,大大超过合同二十三条规定的200名限额。
1910年11月,十年之期即将届满,李提摩太提前将西学专斋管理权交还山西;11月13日,李提摩太向丁宝铨(时任山西巡抚)移交了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管理权,丁宝铨允诺与西斋教习签订的延聘合同有效,并将继续扩大西斋规模。1911年3月,苏慧廉正式移交西斋教务;7月,咨议局议长梁善济为西学专斋撰写《山西大学堂设立西学专斋始末记》和《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由咨议局副议长刘笃敬书写,刻碑于主楼一层进门两侧墙壁上。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部总长,遵照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及《壬子癸丑学制》,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监督改称校长,取消中、西两斋的称谓,筹建本科和预科。本科分文、法、工三科,各科由学长领导。预科分为一部、二部,一部为文法科,二部为理工科。1913年9月,学校开办工科土木工学门。1914年9月,山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工科,设立专门部,分土木、电气机械、采矿冶金三科。1918年5月,山西大学校被划入国立范围,列为全国七大学之一,时称“国立第三大学”。
1931年7月,山西省政府对大学实施改组,将山西大学校改为山西大学,学科改为学院,学门改为学系,设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和教育学院。王宪任工学院院长,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采矿工程学系、电气工程学系,系主任分别为兰锡魁、张静山、常克勋、王孟。学校改组后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校长王录勋主持通过了《山西大学校务会议章程》,随即出台了有关规章制度15种。1932年9月,工学院新开设冶金工程学系,系主任由王宪兼任。当时,工学院有教员23人,大多有英国留学背景,课程教材均使用英文原本或用英文参考书所编写的讲义。1937年8月,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经周恩来与阎锡山协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成立;9月20日,成立大会在山西大学大礼堂召开。
新的纪元(1949—1997)
1949年2月22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委员会代表张宗麟和联络员文安、苏哲等同志,正式接管了国立山西大学;4月24日,太原解放;6月1日, 夏国立山西大学学生会成立。1950年冬,私立铭贤学院(系一所教会学校,接受外资津贴)由四川金堂县迁回山西太谷。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在全国人民反美爱国运动高潮中,根据政务院和教育部指示,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将该院正式接管,并决定将该院的机械系和纺织系并入山西大学工学院。
1964年8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便于统一领导,恢复了总务处,成立了基础课委员会。1965年9月,按照中央关于师生参加农村“四清”运动的通知精神,学院组织六三级、六四级学生和大部分教职工到大同市农村参加“四清”运动。1978年5月,学院领导体制改变,归煤炭工业部领导,学院党委受煤炭工业部党组和中共山西省委双重领导。1983年10月24日,山西矿业学院与省煤炭厅联合召开的“1983年度全省煤炭高等函授教育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1984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国务院批准我院矿山电气化和自动化专业(后改为煤矿电气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从本年起开始招收专科生。1986年3月,采矿工程系和矿山建设系合并为采矿工程系,系总支合并为采矿工程系总支。1988年6月15日,经省教委批准,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7月,学校全面实行按系招生、中期选拔的教学管理制度。7月2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任命树成昌同志为副校长。我校成立负责全校师生员工思想工作的职能部门一一思想政治教育处。
1989年7月11日,山西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分校改建为我校的一个学院,由学校直接领导,学院名称暂延用省政府审批的“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分校”;9月4日,学校图书馆建成。1990年,工大电视台正式开播。1991年10月19日,山西省政府批准学校煤化工分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10月28日,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开设环境工程专业;11月11日,学校科技开发公司被正式批准进入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2年1月23日,省委省政府确定工大为全省高校改革试点单位;1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设立科技外语系,学校从此增加了文科专业。1993年5月,基本建设工程新开工,12项大的工程项目完工,新安装的SOPHO — 2500程控交换机、操场观礼台等投入运行,征回学校建房用地48亩,为改善办学和生活条件打好了基础;10月8日,召开第二次教学工作会,就专业改造、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新增10个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系,在机械系、信息系、自主实行完全学分制试点。1994年4月13日,学校教务处荣获国家教委授予的 “先进教务处”称号;10月,学校首次实行本科生攻读第二学位试点工作。1995年5月24日,学校被山西省考试管理中心正式批准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6月,学校监理公司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甲级监理单位;12月,表面工程研究所被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列为重大关键技术项目。1996年1月22日,成立了“211工程”建设领导组, 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十个工作组,提出了“211 工程”建设工作的规划,学校“211工程”建设工作开始全面启动;2月15日,由表面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关键技术项目;4月18日,“太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正式挂牌。
走向未来(1997至今)
1997年3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教计【1997】19号文件,正式批准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7月5日,太原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1998年4月29日,学校“矿机实验中心”和“水流实验大厅”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第三批德育基地;12月31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致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申请太原理工大学“211工程”建设正式在国家立项。2000年9月13日,学校“211工程”基础设施项目——教学主楼通过了省质量监督局、省消防局、市人防办、市劳动局等部门验收,评定为省优良工程;12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电机与电器、电路与系统和岩土工程4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典,太原理工大学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9月6日,专家组一致认为太原理工大学全面、高质量、提前完成了“211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一致通过了学校的“211工程”一期工程国家验收;9月25日,太原理工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学校“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6年9月,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同月,学校和山西医科大学举行医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学校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12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3月,山西省体育局、太原理工大学、右玉县和玉龙马业的四方合作,共同建设太原理工大学马术学院;8月,学校与
清华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2019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学校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成立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院。2020年1月,学校成为2020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
111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人民政府校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揭牌;3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成为教育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4月,
太原理工大学霍州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揭牌成立;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院、求实学院、宗复学院揭牌仪式在明向校区举行;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8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康命源新材料研究院;8月23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大同市签署航空航天领域产教研融合等战略合作协议;10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选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0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学六味斋食品研究院正式揭牌;1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15个专业进入2020年山西省“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月6日,太原理工大学与阳城县人民政府签署绿色开采及煤层气综合利用研究院共建协议;12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发展论坛暨“太行精武”形意拳传习中心举行;12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成立;12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2月14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8月,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创新中心;12月15日下午,学校在明向校区鹏飞会堂召开学部启动会,理学部、信息与电气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机械与航空学部、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部、土木与环境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医药与生命科学学部正式成立。
2023年5月6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学院正式揭牌成立;9月24日,发起的山西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大型仪器共享联盟正式成立。2024年3月12日,
清徐县委副书记、县长、清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福贵与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举行战略合作座谈会,就推动县校合作深入交流,并共同见证清徐县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26个专业学院,开设101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
理学、
工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管理学、
艺术学等9个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学校本科专业涵盖9个学科门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截止2021年12月31日,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 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职工3906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名。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26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5个,省级卓越拔尖试点专业11个,国家一流课程31门,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3项、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广泛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同时学校立足山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山西全境布局成果转化中心,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太理智慧。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参与多边教育交流和“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正式会员,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在校国际学生数量稳步增长,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稳步前进。
学校于2018 年通过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先后共接收来自 100 多个国家地区的 2000 多名国际学生来校就读,培养能力居山西首位。
太原理工大学广泛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同时学校立足山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山西全境布局成果转化中心,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太理智慧。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32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1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2项;2018年, 我校首次在《Science》主刊上以第一单位发表研究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我校共多年来,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由迎西校区、虎峪校区、明向校区三个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具备较大规模,形成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形式、多出版类型的立体结构。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2022年购置图书共727180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27465册,购置报刊共39677份,其中中文纸质报刊905份。
截至2024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中文电子图书691000册,外文电子图书8715册,中文电子报刊31376份,外文电子报刊7396份;购置其他电子资源25个。师生持校园一卡通可完成座位自助选取、图书自助借还、自助打印复印和门禁身份识别等,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信息点合理分布、移动阅读和数据库远程登录,图书馆一站式检索系统——清泽搜索则实现了对馆内外数据资源的统一检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学报》与《山西矿业学院学报》合并而成)创刊于1957年,是由山西教育厅主管,太原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期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地学及煤炭学T2级期刊。同时被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太原理工大学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原名为《高教研究》(内部刊物),2000年获得正式刊号,2012年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属社会科学类刊物。刊物自创办之初就树立了“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开门办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吸纳优质稿件;树立刊物的知识创新形象,以刊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追求,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是我们的办刊宗旨。
《煤炭转化》于1978年创刊,原刊名为《煤炭综合利用译丛》,主管主办单位为太原理工大学,刊期为双月刊。被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Citation Index、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煤文摘》(COAL ABSTRACT)、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文摘》(RSC)、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CCDO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万方数据库》等收录;连续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版、1996版、2000版、2004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连续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2022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2022—2023年)。
《系统科学学报》于1993年创刊,原名《系统辩证学学报》,2006年更名为《系统科学学报》,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太原理工大学主办,是中国科学研究会会刊,刊期为季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月刊,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入库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
《山西煤炭》创刊于1981年,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省煤炭学会共同主办的煤炭行业学术季刊,季末出刊。期刊是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料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维普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超星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太原理工大学校徽中心部分呈现的是一个吊线锤形状,体现了学校以理工科为主的办学特点,也蕴含“公平、正直、重基础、求发展”的寓意,使用上空心下实心的设计,体现“求实、创新”的校训。1902代表的是学校创立时间,彰显厚重的办学历史。校徽的主色彩采用“求实蓝”,给人以冷静与理性感觉的色彩,符合学校作为理工院校的性质。校徽同时设计有“创新红”版本,配合校园环境在不同场合使用。
校名标准字体采用毛体,为集字方式形成,根据校名每个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对每个字的大小、角度、间隔进行了调整优化, 使其浑然一体,形成新版校名标准字体。
精神文化
校训“求实、创新”采用篆书雕刻,寓意太原理工大学立足传统文化、融汇现代气息,寄予师生校友对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美好祝福。
社团文化
截至2022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在册社团109家,分为以下八大类:思想政治类(2家) ,创新创业类(5家) ,语言文学类(10家) ,学术科技类(23家) ,体育运动类(19家) ,青春时尚类(19家) ,文化艺术类(16家) ,志愿公益类(15家)。
三毛话剧社是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团委的指导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下,进行话剧创作和表演,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正能量的学生组织。三毛话剧社现设有办公室、编剧、舞美、宣传、声光共五个部门。以话剧排练为主要日常活动,并受邀参与学校内各学院组织晚会表演小品,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话剧社在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基础上,出品了如《星火清泽》《左手迎西,右手明向》等一系列原创剧,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简称大创)是在校团委引领指导下,由本校学生组成的创新创业性团体组织。主要职能是为有创业梦想的同学提供创业知识储备、大赛参与平台与机会,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并且负责举办百元创业、创业知识讲座等校园活动以及挑战杯等省级比赛和活动。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隶属于校团委,成立于2007年,迄今为止已经有13年的时间。在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和发展中,机器人团队始终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宗旨,每年主要组织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平均每年组织校级比赛2-3个,参加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大赛6项以上。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22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
明向校区
明向校区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209号,邮政编码:030600
迎西校区
迎西校区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西大街79号,邮政编码:030024
虎峪校区
通讯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千峰南路
柏林校区
柏林校区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矿街53号。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在此就读。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机械馆
机械馆是太原理工大学的代表建筑之一。它表现了一代代理工人的严谨, 向上的风格。是理工大最古老的一栋楼,也是理工大的骄傲。机械馆位于清泽园西侧,整体由主楼与两侧楼组成。建筑外观平衡对称,具有韵律感。机械馆中央突出的部分用钟表作装饰,既可以方便同学们,又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机械也代表了机械学院,方便了人们的认知。机械馆中采用并联式空间组合,合理的安排空间,充分利用环境的条件,为老师、同学、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空间。
梅花教室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梅花教室是该校虎峪校区内的一座教学楼。该教室建于2008年,是为了满足校区内师生的教学需求而建造的。梅花教室位于虎峪校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多功能的教学楼。该教室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采用现代化设计,外立面以深灰色为主,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整体造型美观大气。教室内部设有多个教室和实验室,可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教室教室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以及舒适的座椅和宽敞的教室空间。实验室则配备了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同泽会堂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同泽会堂是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内的一座大型会堂建筑。该会堂建于2016年,是为了满足校区内的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而建造的。同泽会堂位于虎峪校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该会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外立面采用现代化设计,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金属材质为主,整体造型简洁明快。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