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姒,生卒年不详,
有莘国(今陕西
合阳县东南)人,
姒姓,
周文王的
正妃,
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在《
诗经》和《
列女传》中都
有对太姒的赞美。
西伯侯
姬昌在
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
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
周太王正妃)、
太任(
周王季历正妃),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尊号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内。太姒与姬昌生下十子,次序为:长子
伯邑考,次子周武王
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
曹叔振铎,
七子成叔武,八子
霍叔处,九子
康叔封,十子
冉季载。自少严谨教诲,使他们未做过坏事。
《
诗经》中,首篇《
国风·周南·关雎》,一说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爱情故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有描述太姒的记戴:“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
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称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谥号为文皇帝,庙号始祖。而太姒被上谥号为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诗经·
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武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当时流传的诗:①“大邦有子,俔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②“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刘向《
列女传》:①“仁而明道。”;②“
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
《太姒嗣徵》:“专志于女功。躬俭节用。尊敬师傅。及为文王后妃。不改其性。嗣太任之美音。妇礼无愆。因
师氏以告文王。归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