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生何蕃传》是
唐代文学家
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第一段通过写
何蕃的遭遇,批评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第二、三段写何蕃的高洁品行,具有孝、仁、勇的品质。第四段写川泽之水,譬喻贫贱之士也能有所施为,但必须等待,有待方有立。这篇散文前后顿挫起伏,意悠长而文波澜。
作品原文
太学1生何蕃传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2。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3,相与言于助教4、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5、祭酒,司业、祭酒撰6次蕃之群行7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8为文9说10者,不可选纪11。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12叹,莫为礼部13。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14人,父母俱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15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16。诸生不能止17,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18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19,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渝留蕃,于是20太学阙21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22,不果留23。
欧阳詹生24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25,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26而字27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28。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29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生詹曰。朱沘之乱30,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31。也譬之水,其为泽32,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33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34于川35泽36涧37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38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太学:古学校名,即国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隋初置国子寺,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属国子监。明以后不设太学,只有国子监,在监读书的称太学生。
2.举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目,应举者谓之举进士,试毕放榜合格者日成进士,凡试于礼部,皆谓之进士。
3.齿:并列。
4.助教: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5.司业: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
6.撰(zhuàn)次:按次编写。
7.群行:种种事迹。
8.名:标题。
9.文:文章。
10.说:口头讲。
11.选纪:计算不清,极言之多。
12.比肩立:并肩站立,比比皆是。
13.莫为礼部:与何着知已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在礼部做官的。·
14.淮南:泛指淮水以南之地,大致为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隋朝改寿州为淮南郡。唐有淮南道,治所在扬州。
15.闵(mǐn):同“悯”,怜悯。
16.和州:令安徽和县,唐代属淮南道。
17.不能止:从封建伦理上讲归乡养亲的行为是不能阻止的。
18.六馆:六学,即国子馆、太学、四门馆、律馆、书馆、算馆。
19.义行:操守,品行。
20.于是:正在这时候。
21.阙(quē):同“缺”。
22.会阳先生出道州:指贞元十五年九月阳城出为道州刺史之事。道州,今湖南道县。
23.不果留:结果没挽留住。
24.欧阳詹生: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与韩愈同年进士及第。生,先生,欧阳詹此时任四门助教,故尊称其为先生。
25.非义:不合道义的事。
26.孤:幼年丧父为孤。
27.字:抚养。
28.必以力复:一定尽力承担。
29.任:堪,担当。
30.朱池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反叛朝廷,推太尉朱洮为盟主,自称大秦皇帝,号应天。第二年改国号为汉,称天皇元年,三月兵败被杀。
31.流:流展。
32.泽;沼泽、湖沼。
33.施者不遐:施行的地方不广泛。是说何蕃虽仁勇,然只,“行诸太学”,影响面不大,知道的人不多。
34.无择:不分。
35.川:河,流动的水。
36.泽:湖沼,聚集停止的水。
37.涧:山峡里的流水。
38.彼:条件,指上文所说的“天将雨”。
白话译文
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每年被推荐参加进士考试,学业有成,品行高尚,从太学的学生们起都推崇称颂他,不敢和他相提并论。太学生们一同去向助教、博士,助教、博士又把他的情况上报给司业、祭酒,司业、祭酒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并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而让天子知道。京城众生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了解何蕃的公卿大夫很多,但没有一个在礼部当官;在礼部当官的人,又大都是与何蕃合不来的,因此他的仕途未获成功。
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他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他的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劝阻了他,他没有回家省亲已经五年了。何蕃,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怜悯双亲年老,不能照料自己。有一天,何蕃拜别各位太学生,要返回和州去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无法劝阻,就把何蕃关在一个空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一百多太学生,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恰逢阳城先生出任道州刺史,结果未能留住何蕃。
欧阳詹先生说:“何蕃,是个仁义勇敢的人。”又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读书,太学生们不敢做不仁义的事,埋葬那些死后丧事无人料理的人,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不管别人恩惠大小,一定要尽力报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仁吧!何蕃看起来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相貌不能承受他的内心,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啊。”欧阳詹先生说:“朱洮作乱之时,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随叛军,他们来请何蕃前往,何蕃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地训斥了他们,所以太学六馆的读书人没有跟从作乱,这难道不是他的勇敢吗!”
可惜呀!何蕃处于卑下的地位,他可以影响到别人的道德、学问都传布不广。把他比作水的话,他算是沼泽,不算是河流吧!河流地势高,沼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义,充实于他的内心,在太学施行,善行积累得很多,但所施用的范围不够广远。天将下雨,水汽蒸发上升,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既然这样,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或者是有待于那特定的条件呢?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这样以后才能有所建树,难道只是何蕃是这样吗!我因此说了以上这些话,也是不让何蕃的事迹没有流传。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年)冬,韩愈从徐州至京师长安,其年三十二岁。文章是为表扬一位品学兼优(所谓“学成行尊”)但却处于“贫贱之士”地位的太学生而写。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太学生何蕃在太学资历深远,学有所成,又是纯孝仁勇之人,受到太学诸生、朝野人士的称颂与推荐,但因与礼部不合,屡试而名落孙山,不得擢用。韩愈有与之相似的人生经历,对封建朝廷压抑人才深感愤慨,故为之作传,悲其怀才不遇,寄寓了深沉的人生慨叹,并借此迸一步阐明其主旨:贫贱之士不遇于时,虽然也可以发挥其才能,但毕竟有限;只有为时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利国利民。这施展才能的关键就是“有所待”。韩愈呼吁执政者应任用何蕃这样的仁勇贤能之士。中唐时代,政治腐败,优秀人才被埋没的现象甚为严重,因此这篇替何蕃的遭遇鸣不平的文章,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颇有特色。将何蕃在太学二十余年的事迹略而不叙,而是借人之口,渲染勾画,突出了传主形象。如借太学生、朝野人士的推颂举荐以见其贤,归养父母以见其纯孝,在他人问答中见其仁勇。用有面有点的叙述刻划人物形象,给人以全面清晰的认识。最后以川泽作比喻,揭示文章主旨,引导读者从思想高度上去认识。“吾以是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平静中隐含沉痛,表现了作者对所处社会现状的悲愤和忧虑之情。最后又以川、泽之水作比,突出了本文“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的主题,抑扬悠远,言犹未尽。
名家点评
宋·
黄震《
黄氏日钞》:“《何蕃传》载朱沘之乱,蕃一正色,而六馆无从乱者。”
明·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韩文》:“此篇总在两不遇上相感慨。”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善用缩笔,纾余顿宕,如将不尽。”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
柳宗元同为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