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皥
汉语词语
太皥,读音是tài hào,汉语词语,意思是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
解释
2.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
3.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故配东方﹐为司春之神。
4.天空。
出处
《荀子·正论》:“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杨倞注:“太皞,伏羲也。燧人,太皞前帝王。”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或皇冯依,或继体育。太曎以前尚矣!”汪继培笺:“‘曎’与‘皥’同。隶书从‘皋’之字多作‘睾’。”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皥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罗惇曧《文学源流》:“况仓颉以前,文字未立,太皞之世,未见椎轮。”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皥。”
吕氏春秋·孟春》:“(孟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太皥。”高诱注:“太皥,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於东方,为木德之帝。”
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皥,其佐句茫,执规而治春。”
前蜀·韦庄放榜日作》诗:“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太皞司春春工着意,和气生暘谷。”
·许自昌《水浒记·聚义》:“剑锋辉太皥,旗焰拂蚩尤。”
参考资料
太皥.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0 15:38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