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钗怨
唐朝王建创作的诗
《失钗怨》是唐朝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乐府诗
作品原文
失钗怨
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
嫁时女伴与作妆,头戴此钗如凤凰。
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
镜中乍无失髻样,初起犹疑在床上。
高楼翠钿飘舞尘,明日从头一遍新。
词语注释
钗: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凤凰:像征祥瑞。
六亲:指亲戚;亲人。
拜堂:古代婚礼仪式之一。
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南朝梁武帝《西洲曲》:“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宋朝贺铸《菩萨蛮》词:“帘下小凭肩,与人双翠钿。”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词语注释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