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
苏德战争中沃罗涅日方面军会同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于1943年1月13—27日实施的进攻战役。
苏军战役目的是粉碎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
卡缅卡、罗索什地域之敌(匈牙利第2集团军、德军坦克第24军和意大利阿尔卑斯步兵军),夺占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并为尔后向
哈尔科夫和
顿巴斯两方向实施进攻创造条件。
参加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为
菲利普·伊万诺维奇·戈利科夫中将,1943年1月19日晋升上将)战役的有:第40集团军(
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少将)、坦克第3集团军(
帕维尔·谢苗诺维奇·雷巴尔科少将)、空军第2集团军、独立步兵第18军、骑兵第7军。兵力24.3万,装备兵力24.3万,装备坦克909,火炮0.4万,飞机208架 。战役企图规定,向
阿列克谢耶夫卡、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
卡缅卡实施3个向心突击, 目的是围歼敌军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集团。第40集团军应从北面斯托罗热沃耶
登陆场进攻,独立步兵第18军应在中央从休奇耶登陆场进攻,坦克第3集团军和骑兵第7军应从南面进攻。规定
西南方面军(司令为:
瓦图京中将)所属第6集团军向别洛卢茨克、波克罗夫斯科耶方向进攻,以配合沃罗涅日方面军。由于坚决集中兵力兵器,苏军
统帅部在各突击方向建立了优势:步兵比敌人多1.3—2.7倍,坦克多0.3—2倍,炮兵多4—7倍。进攻准备是隐蔽进行的,并遵守了各项伪装措施。特别重视党政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因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的胜利进程而高涨的军队进攻锐气。
1月13日,第40集团军转入进攻, 1月14日其他参战军队全部转入进攻。 至1月15日日终前,在3个方向都突破了法西斯德军
防御阵地。 1月17日,第40集团军左翼各兵团前出至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地域。在此与独立步兵第18军相遇,至1月18日日终前,第40集团军步兵第305师和坦克第3集团军坦克第15军在伊洛夫斯科耶、阿列克谢耶夫卡地域会合,完成了对敌军整个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集团的合围。此前,经波德戈尔诺耶向卡缅卡进攻的坦克第3集团军坦克第12军,已前出至卡尔片科沃地域,并与独立步兵第18军取得联系。这样,敌军重兵集团基本兵力(13个师)不仅已被合围,而且被分割成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和罗索什两个孤立部分。在建立合围对内正面的同时(各突击集团大部兵力调往对内正面),第40集团军和骑兵第7军各兵团于1月18—19日沿科斯坚基、卡拉耶什尼克一线,及沿瓦卢伊基地域奥斯科尔河建立了合围的对外正面。此时,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前出至别洛卢茨克,新普斯科夫、季什科夫一线,从南面保障沃罗涅日方面军。被围集团于1月19—27日遭到歼灭。空军第2集团军对粉碎该集团起了重要作用。
此次战役结果,苏军向纵深前进140公里。敌军15个师被彻底击溃,6个师遭重创。方面军歼敌10万多,光俘获敌官兵就有86000多名,缴获敌坦克170辆,火炮570门 。在敌防御中打开了250公里的缺口,为实施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43.01.24-2.02)和向哈尔科夫方向进攻创造了条件。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用冬季条件下以一个方面军围歼敌军重兵集团的经验丰富了苏军战役法。在完成对敌合围的同时,分割并歼灭敌军集团,是此次战役的重要特点。战役的特点还有,大胆而坚决地集中兵力,在冬季道路难以通行的条件下善于大规模变更部署,巧妙地实施便于达成突然性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