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苏德战争(又称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争。
战争背景
德国
1933年1月30日,在欧洲中部地区,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虽然通过大量发行国内债券挽救了在大萧条中经济几乎崩溃的德国,以及通过大量扩军成功的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但是却同时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镇压反对党;对外宣称要打破凡尔赛枷锁,并夺取“生存空间”。
德国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如共产党社会民主党)。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共计有超过150万政治犯在纳粹德国被处决。而对所谓“劣等民族”的迫害导致了有组织的大屠杀,受害者高达1800万。
纳粹德国崇尚的是一个反共制度的纳粹主义制度,于1936年11月25日通过与日本帝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确立了其意识形态立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于1937年11月加入了该“公约”。
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
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为笼络日本法西斯,宣布承认伪满洲国,并停止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的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合作和军售,7月德国军事顾问撤出中国。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签署《慕尼黑条约》,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伙同匈牙利波兰占领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23日,德国向立陶宛施压,逼迫立陶宛割让梅梅尔领地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39年9月25日,在德国征服波兰后,苏德两国瓜分波兰。
1940年4月9日,德国逼迫丹麦投降,并侵略挪威,两个月后占领挪威全境。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并于1940年6月22日迫使法国接受和平条约,维希法国建立。之后,德国在“海狮计划”中失利,被迫中止征服英伦三岛的计划。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旨在为进一步在欧、亚扩大侵略战争。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并将其征服。至此,在欧洲,除了英国,同盟国已经土崩瓦解,德国已经基本扫清了征服苏联的障碍。
苏联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年至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苏联从一贫如洗的状态一跃成为欧洲工业强国。苏联在战前试图通过实行“集体安全政策”来扼制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同时,苏联也通过共产国际领导全世界的工人运动革命。因此苏联政府希望通过人民阵线运动联合资本主义左翼来减少工人运动的阻力,并防止出现全世界资本主义组成联合军队绞杀苏联。
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部分农村,尤其是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导致乌克兰一些边远地区的发生叛乱。
在1937年开始的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全国超过200多万人在接下来两年内因政治运动波及而被捕或发配到流放地,其中30万至40万人被处决或死于流放地的艰苦条件。这场运动导致苏联红军中有超过3.5万名军人牵连被捕,其中大约1.5万军官被处决。这大大地削弱了苏联红军在战争前期的军事指挥能力。苏联战前的战备和扩军工作过于匆忙,一味追求扩大红军规模也导致了技术人才和指挥岗位的不足。
1934年9月19日,苏联加入国际联盟,以联合英法。
1935年5月2日,苏联和法国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以应对德国侵略活动。
1939年4月17日,苏联和英国、法国开始1939年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939年8月,苏联对英法的莫斯科谈判破裂,苏联放弃集体安全政策。
1939年8月23日,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苏联宣布建立东方战线,以加紧巩固防御德国可能的进攻。
1939年9月17日,苏联派兵进入波兰寇松线以东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侵略芬兰,冬季战争爆发,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获得胜利,获得了芬兰控制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和图尔库军港。
1940年6月,苏联派兵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几乎同时,苏联收回了被罗马尼亚1918年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1940年8月3日至8月6日,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在远东地区,苏联与日本也是冲突不断,相继发生了张鼓峰事件诺门坎事件。苏联为了减少远东的压力,迅速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对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还派遣了苏联援华航空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随着苏联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关注点的变化,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暂时承认了伪满洲国的现状,以此希望能够将远东的苏联红军调往欧洲。但是在条约签订之后,苏联仍然没能大批抽调远东的部队。苏日条约并没有影响苏联对中国国民党的军事物资援助,苏联对中国的第三笔军事合同的交货持续到1941年6月德国入侵才停止。
英国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英国政府一直将苏联视为比纳粹德国更为危险的威胁,为此拒绝了法国主持的斯特雷扎会议的成果。1935年6月18日英国通过和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公开支持了纳粹德国破坏《凡尔赛条约》的扩军行为。英国放任法西斯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德国在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扩张领土;同时也默认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侵略,甚至在1940年封闭了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
当1939年3月纳粹德国撕毁《慕尼黑协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政府意识到德国根本不遵守同英法签订的任何条约,因此开始与法国一同和苏联进行英法苏莫斯科谈判。虽然法国和苏联极力促成谈判达成协议,英国方面却仅采取拖延态度,最终英法苏谈判破裂。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英国向德国宣战。在法国战败后,英国甚至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在北非,由于德军的介入,英军被迫从之前攻占的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殖民地中撤退。在巴尔干,德国和意大利征服了英国的盟友希腊。因此,英国政府认为此时最大的敌人就是德国。所以即使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是一个极端的反共主义者,出于战略考虑依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支持苏联。
1941年10月1日英、美、苏签署《莫斯科议定书》宣布英美会提供物资支援苏联抗击德国,英联邦国家比美国更早更及时的运送了军火资源到达苏联。在1942年至1943年第二战场问题引起了美、英、苏三国间的争论,美苏方面认为应该尽早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则认为不宜过早在法国登陆而应先在地中海集中作战。1944年6月英美成功的在法国登陆,有力的支援了苏联的反攻。
到1945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担心苏联在战后变得过于强大以至于威胁西方列强的霸权,所以制定了不可思议行动准备先发制人进攻苏联,由于英国工党上台改变政策和遭到美国军方否决而作罢。
美国
美国通过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与1930年的扬格计划大力的提供贷款给德国,以试图让振兴后的德国经济能够支付起一战战败的赔偿款。随后在全世界金融大萧条的背景下,1932年的洛桑会议宣布德国可停止赔款,但德国依然需要偿还美国贷款。美国一系列贷款并没有让魏玛共和国经济好转,反而让接下来上台的纳粹政权利用这些资本大力的扩军。
美国在俄国内战期间派遣干涉军支持白军政权,苏俄政府以拒绝承担沙俄一战时期对美国的欠债作为报复。美国从1929年开始陷入经济大萧条危机中,急需市场。因此1933年美国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美苏双方关系有一定的缓和。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一直都恪守门罗主义,同时在英国与德国爆发战争后,美国不能容忍纳粹德国占领全欧洲;美国于是在法国陷落后大量给予英国军事援助。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参议院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坐山观虎斗,1941年6月参议员哈里·杜鲁门在美国参议院发表讲话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将要赢得战争,我们应该帮助俄国。如果俄国将要赢得战争,我们应该帮助德国,以这种方式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互相残杀。”另一派则认为如果苏联一旦陷落,德国就会拥有丰富资源,再也难以被打败。最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定支持苏联抗战。
1941年7月罗斯福发表讲话,谴责德国暴行的同时表示要对苏联进行积极的援助。1942年1月1日,在美国的倡议下,以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为首的24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各国政府将全力投入到打败法西斯主义的事业。
1941年10月1日美国和英国与苏联签订《莫斯科议定书》,11月7日,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由此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开始用物资支援苏联抗击德国侵略。在1941年至1942年间盟国对苏联物资输送量有限,特别是在在1942年7月PQ-17护航队遭到重大损失后美英一度完全停止对苏联的海上运输支援。但从1943年开始,美、英、加的资源运输量逐月增加,这些援助有效的帮助了苏联红军增强实力。
1944年6月6日美国和西方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随后和苏联红军东西夹击一路攻入了纳粹德国本土,让苏联对德国的最后胜利更早的到来。
日本
在1938年日本与苏联发生过边界冲突(张鼓峰事件),又在1939年与苏联发生过诺门坎事件,两国的关系非常紧张。因此,苏联不得不在远东驻扎大量的部队,日本也维持了庞大规模的关东军。日本国内北进派在诺门罕冲突后失势,同时日本与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1940年9月日本军队进入法属印度支那染指西方列强的亚洲殖民地,因此1940年底美国利用石油禁运逼迫日本就范,使得日本丧失主要石油进口来源。
苏日双方都无意再在远东地区加剧紧张局面,因此,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双方决定互相采取中立。不过苏日方面依然互不信任,苏联在苏德开战后依然保有超过70万苏联远东特别集团军在远东防范日军。直到1941年12月日军进攻西方殖民地时,苏联才调走了部分远东部队对抗德军;日本则调走了部分关东军去征服东南亚。
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应美国要求苏联宣布将于欧战结束3个月后加入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击败了日本关东军,进一步促使日本最终决定投降。
其它参战国
匈牙利
匈牙利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原奥匈帝国中的匈牙利领土被大量的割让给了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后,匈牙利和波兰也一同参与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通过维也纳仲裁裁决,匈牙利在恢复旧疆域之外进一步扩张了领土。
1941年4月匈牙利参与纳粹德国对南斯拉夫的入侵,又获得了一部分领土。作为报答希特勒要求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派兵加入对苏联的进攻,共有超过25万匈牙利军队被派遣加入德国对苏联的侵略。
在1942年,随着侵苏战事顺利,由于先前领土变动以及历史上的怨恨。匈牙利和轴心国的其它小仆从国伙伴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克罗地亚的关系紧张起来。1942年7月24日,罗、斯、克三国在边境集结军队准备进攻匈牙利,德国从中调解,更因为1942年8月轴心国部队在苏联遭到重大损失急需增兵,使得这场内讧化解。
到了1944年10月,战局恶化使得霍尔蒂决定接受西方同盟国的停战协定,纳粹立即派兵囚禁霍尔蒂,并扶持傀儡箭十字党上台,这导致了大肆逮捕和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在匈牙利蔓延。1945年3月苏联红军攻入布达佩斯,匈牙利箭十字党的政权瓦解。
罗马尼亚
虽然是一战战胜国,但罗马尼亚王国深陷政治动荡和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中,不得不依靠德国市场作为出口支柱。卡罗尔二世国王试图建立一个严厉的王权独裁体制以代替父亲斐迪南一世崇尚的君主立宪制。随着小协约国的瓦解,罗马尼亚失去英法庇护,被迫将一战胜利获得的领土割让给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国内对此的不满导致卡罗尔二世下台,其子米哈伊一世即位。
随着王权衰弱,法西斯独裁者扬·安东内斯库成为罗马尼亚首相。希特勒许诺安东内斯库只要加入轴心国一同入侵苏联,就能获得半个乌克兰作为战利品,于是1941年6月超过30万罗马尼亚军队随同德军一同入侵苏联。
在苏德战争期间罗马尼亚军队在对乌克兰的进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罗马尼亚军队大量被部署在前线,因此也损失最为惨重。该国的粮食和石油也对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贡献巨大,战争期间德国的三分之一石油供应来源是罗马尼亚。
1944年8月,苏军攻入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发动政变逮捕安东内斯库,任命尤利乌·马纽为首相,倒向同盟国。在战争末期,罗马尼亚军队协同苏联红军一同作战。
芬兰
芬兰在俄国内战中因为境内白军胜利而获得独立,但同时也导致苏、芬关系紧张。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为了逼迫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峡以及汉科军港给苏联,爆发了冬季战争。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苏联赢得了战争,芬兰被迫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峡和汉科以及一些岛屿。这场战争显然激怒了芬兰,也就直接导致了芬兰在苏德战争中为了收回领土而倒向了德国一方。
战争初期的节节胜利助长了芬兰恢复“大芬兰”的领土野心,最终芬兰军队于1941年6月30日全线越过苏芬1918年边界线继续进攻,导致12月6日英国政府以此向芬兰宣战。但芬兰由于前后两场战争国力损失过大而无力继续进攻。
在战争后期德国已经无法避免要失败的时候,芬军采取了驱逐在芬兰德军的军事行动。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王国是一战的战败国,被迫割让大量土地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也有严重的领土争端。鲍里斯三世沙皇自1934年以来试图在保加利亚国内建立起王权军事独裁政权。外交上试图平衡亲英法和亲意派之间的矛盾,在内政方面日渐强大的反王权力量也一直威胁着沙皇的权力。
虽然追随希特勒瓜分罗马尼亚和侵略南斯拉夫与希腊,保加利亚获得了大量的领土。但保加利亚有东正教传统的民间亲俄思潮泛滥,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时政府宣布中立。不过保加利亚供应的农业产品和原料对于德国战争机器依然十分重要,到1944年9月,德国由于掠夺性贸易政策欠保加利亚的债务已经高达700亿列弗
1943年8月28日,鲍里斯三世突然神秘死亡,6岁的西美昂二世上台。随着战事变化退出轴心国的呼声在保加利亚境内越来越大。1944年9月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旧政权,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
波兰
波兰在二战前和苏联德国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存在领土争端,1926年毕苏斯基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1932年,波兰和苏联签订了《波苏互不侵犯条约》,1934年1月26日波兰和德国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也一同派兵进入捷克占领争议领土。随后德国把侵略方向转向波兰,德波关系恶化。英法苏莫斯科谈判时波兰的阻碍成为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首都华沙被德军攻占,波兰政府流亡,苏联也于17日出兵占领与波兰的争议领土。波兰的犹太人受到德国占领当局的疯狂搜捕屠杀(如奥斯维辛集中营),另一边波兰的很多资本家、精英与军官被苏联视为反革命分子处决(卡廷惨案)。
波兰陷落于德国后,波兰流亡政府组织了波兰家乡军,波兰工人党则组织了波兰人民军进行敌后作战。波兰抵抗组织在纳粹占领区十分活跃。1944年8月,苏联红军推进到了华沙的近郊,家乡军发动华沙起义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前夺取华沙,最终失败。
战争期间有超过50万波兰军队在西方同盟国和沦陷区中活动,而波兰人民军则组织了超过20万人协同苏联作战。协同苏军作战的波兰第1集团军1944年随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自苏联进入波兰,后来参加了对柏林的进攻。波兰第2集团军整合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参与了布拉格攻势。
捷克斯洛伐克
一二战间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欧仅有的西式议会民主制国家,同时享有法国支持的小协约国地位和与苏联的盟约。该国承继了奥匈帝国百分之八十的工业生产产能,在被德国吞并前,它的工业生产力是国际第七,高于日本、西班牙。但国内民族成分混杂,被邻国匈牙利和波兰所敌视。
1938年苏台德事件危机中,爱德华·贝奈斯总统原本准备动员军队组织抵抗。但在英法的《慕尼黑协定》的出卖下不得不割让所有争议地区,导致国家实力大损。1939年3月希特勒入侵剩余领土时本国政府完全放弃抵抗,同月15日纳粹德国宣布成立傀儡国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并宣布庇护斯洛伐克独立。
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中是纳粹德国统治下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包括当时欧洲最好的兵工厂之一的斯柯达兵工厂,最高峰时纳粹德国有四分之一的坦克是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生产的。捷克的38t坦克系列也一度成为纳粹德国的主力坦克。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德国占领,前总统贝奈斯逃亡英国组建流亡政府。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共产党则分别开展了有效的游击抵抗运动。1944年8月爆发了斯洛伐克民族起义。1945年4月,在科希策成立了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为领导的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同年5月9日,在苏联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并。
意大利
1922年10月28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意大利总理,从此墨索里尼开始在意大利实行法西斯主义独裁政策。1936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同年在西班牙内战中大力支援佛朗哥夺取西班牙政权,1939年4月7日侵占阿尔巴尼亚。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法国宣战,正式和德国一同侵略扩张。
1941年6月22日意大利王国随同德国一同向苏联宣战,6月26日,派遣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到侵苏战场。
1943年7月26日,随着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的胜利,意大利王国宣布接受同盟国的停战协议。
1945年4月,盟军在意大利战役最终取得胜利,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处死,法西斯意大利彻底覆灭。
法国
1939年9月3日,法国和英国一同向德国宣战,战争初期法军因一战经验教条,打起静坐战
1940年5月10日,德军穿过比利时荷兰突袭法国,英法联军全线崩溃,英军从敦克尔克狼狈撤回英国,法国很快沦陷。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成立维希法国。同月法国将军戴高乐在英国宣布了反法西斯的自由法国运动的开始。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维希政府追随德国,批准建立“反布尔什维克军团”。1942年11月25日,自由法国运动向苏联派遣了诺曼底涅曼飞行团。由法国共产党和自由法国运动分别领导的游击队在纳粹占领区非常活跃。
1944年6月,自由法国军队随同盟军一同登陆诺曼底,8月维希法国名存实亡。
西班牙
西班牙内战中,苏联支持西班牙共和军,而德国和意大利则支持西班牙长枪党叛军。随着长枪党独裁者佛朗哥的胜利,西班牙开始在国际上公开支持轴心国的行动。但希特勒十分鄙视西班牙人的战斗力,一直对佛朗哥想要参与轴心国的谈判十分冷淡。
苏德战争爆发后,佛朗哥组织了超过2万人的西班牙志愿军“蓝色师团”,参与对苏联的侵略。1943年10月,佛朗哥见轴心国作战失利,于是撤回志愿军宣布“中立”。
意识形态
德国方面
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自传《我的奋斗》(1925)中论证了所谓“生存空间”(Lebensraum)的必要性:在东欧,特别是在俄罗斯,德国人应该扩张获取新的领土。他设想在征服那片土地后将迁移日耳曼人到那里去定居,并使得当地的德意志人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根据纳粹意识形态,日耳曼人民构成了“主宰种族”,同时将大部分东欧地区现有的斯拉夫居民灭绝或驱逐到西伯利亚,并将少数剩余居民留作奴隶劳动。
希特勒早在1917年就宣布俄国人在其眼中是低等的,他认为布尔什维克革命使犹太人掌权并征服了斯拉夫人。希特勒认为斯拉夫人无法统治自己,而是被“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人”所统治。纳粹领导人(如海因里希·希姆莱)认为反对苏联的战争是纳粹主义和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并确保雅利安超人(Übermensch 来源于尼采的“超人说”)的领土扩张,根据纳粹意识形态,他们是雅利安·海伦沃尔克(Aryan Herrenvolk 即“主宰民族”),去牺牲那些讲斯拉夫语的“劣等民族”(subhumans)。在战争爆发前,德国国防军的军官往往鼓动他们手下的士兵针对那些被描述为“犹太布尔什维克分子”、“蒙古野蛮人”、“亚洲洪水”和“红色野兽”的苏联军民不应留情。绝大多数德国士兵在战争中相信了纳粹的意识形态宣传。
希特勒以激进的方式提到这场对苏战争,称之为“灭绝战争”(Vernichtungskrieg),这既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也是种族战争。纳粹对东欧未来的设想在东方总计划(Generalplan Ost)中得到了最清晰的编纂。被占领的中欧和苏联的人口将被大部分驱逐到西西伯利亚,被奴役并最终被消灭;被征服的领土将被德国或“德意志化”的定居者殖民。此外,纳粹还试图消灭中欧和东欧的全部犹太人口,作为旨在消灭所有欧洲犹太人的计划的一部分。
1941年德国在基辅战役中取得初步成功后,希特勒认为苏联在军事上处于弱势状态,可立即征服。1941年10月3日,希特勒宣布对于苏联的征服:“我们只需要踢一脚,整个腐朽的建筑就会倒塌。”因此,德国期待用另一个短暂的闪电战迅速取得胜利,而并没有为长期战争作出认真的准备。
然而,在1943年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德国军事形势后,纳粹的宣传开始改为将这场战争描绘为德国对西方文明的捍卫,以防止“欧洲文化”被涌入欧洲的庞大“亚洲布尔什维克野蛮人”所破坏。
但即使是在军事形势恶化的1943年以后,纳粹官方的意识形态依然鼓励德军士兵在东线战场尽可能的实施暴行。1943年10月4日纳粹二号人物海因里希·希姆莱在波森对党卫队军官发表讲话时宣称:“一个俄国人,一个捷克人的遭遇如何,我丝毫也不关心……这些民族繁荣昌盛还是活活饿死(原文用verrecken,是指牲口倒毙),只有在我们需要他们作为我们文化的奴隶这一点上才使我关心,否则,我根本就不关心。一万名俄国妇女在挖反坦克壕时是否累倒,我关心的只是为德国挖的反坦克壕是否完工这一点。”
苏联方面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约瑟夫·斯大林的领导下经历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斯大林的核心宗旨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从1929年开始,它表现为一系列全国性的五年集中计划。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开始了加强军备进程计划于1928年正式开始,但实际上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是基础重工业和铁路交通。只是在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加强军事力量才成为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焦点。
20世纪30年代之前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并不特别试图区分法西斯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区别,而是认为这些国家皆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并以垄断资本家为主要社会经济力量组成的,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苏联方面开始认为日本和意大利式的法西斯国家为更具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
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主张用集体安全的力量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动,防止战争爆发。苏联因此在1934年加入了国际联盟,并在1935年5月2日和法国签订《苏法互助条约》。但由于欧洲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西方和德国达成慕尼黑协定后苏联政府对英法丧失信心。于是在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失败后,苏联转而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划分势力范围以独自进行反侵略准备。
1941年6月德国入侵后,苏联降低了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宣传,转而提高了民族主义保家卫国观念的口号。1941年7月3日,斯大林以《伟大的卫国战争》为题发表演说宣布:“这场战争不仅是两国军队之间的战争。它同时是全体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伟大战争。”
随着战事进展,在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红场演讲:“让我们的伟大祖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札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姿,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吧。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指引着你们吧。为完全粉碎德寇而战。”从而进一步将苏联卫国战争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斯大林同时在卫国战争期间放宽了苏联的宗教政策。
当苏联红军重新取得战事主动权,并攻入苏联西部边境以外的轴心国和轴心国占领区时,苏联官方开始降低民族主义口号,并重新开始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主要旗帜。宣布战争的最终目的为意识形态性的“消灭法西斯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式的“向德国人民复仇”,并将德国人民称之为“希特勒主义下被压迫的受害者”。但即便如此,很多红军士兵依然由于家乡被蹂躏的愤怒而以复仇主义的观点对待轴心国人民。
战争爆发前
苏德关系
1933年12月起,苏维埃联盟主动向联合王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议缔结一个共同防止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区域性协定,以保障苏联的五年计划在和平条件下的实施。到1934年6月,苏联和法国就《东方公约》达成草案。随后通过1935年5月苏联和法国签订的《苏法互助条约》和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的《捷苏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认为本国已经较为稳固的扼制了纳粹德国的扩张。但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在排斥苏联参与的前提下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一下使得苏联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
1936年2月,西班牙大选将许多共产党领导人带入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人民阵线政府,但在几个月内,右翼军事政变发动了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第二西班牙共和国受到国际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以及来自苏联与墨西哥的支援和志愿军的支持;而佛朗哥领导的军事反叛组织西班牙长枪党武装受到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葡萄牙萨拉查独裁政府的援助。内战最后拥有更多支援的佛朗哥取得内战胜利。
随着1939年8月苏联在莫斯科与英法谈判的破裂,同时德国当局担心陷入东西夹击,因此主动提议对苏和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都把该条约当做是权宜之计,双方都不信任对方最终会遵守条约。就德国而言,这个条约的意义在于防止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就苏联而言,这个条约的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为本国独自卷入战争做好准备。
在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开始积极扩充领土以应对可能的战争波及。实际上苏联政府对德国的意图充满怀疑,因此对波兰寇松线以东领土的接收苏联方面直到1939年9月17日德军占领华沙以后才出兵行动。苏联在1939年以军事观点看待领土问题,暂时满足于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罗马尼亚维持外交关系。苏联1939年唯一的激进活动便是进攻芬兰,这是苏芬关系长期紧张的结果。
德国方面则自1939年9月1日以来力促苏联产生和英法的直接冲突,因此反复催促苏联履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划分的势力范围。德国政府态度中的例外是立陶宛的地位,按照苏德秘密协定,德国的势力范围本包括立陶宛。但随着苏联于1939年9月19日占领了波兰战前侵占的立陶宛故都维尔纽斯,德国失去对立陶宛的谈判筹码,退而求其次只要求苏联将立陶宛德意志人迁移到德国境内,而把立陶宛国土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当苏联进攻芬兰时引发了德国意料外的英国和法国对苏联的强烈不满,以至于英法一度策划轰炸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并直接派兵介入苏芬战争。由于芬兰战败,英法取消了这一冒险计划。在希特勒不知不觉中,把苏联拖入对英法战争的机会流失了。
1940年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法国战役结束,苏联预计会长期化的西欧陆上战争结束。同时由于德军在法国的军事行动中未遭到严重损失,苏联从间接的受到介入战争的威胁,转为受到有经验且庞大的德国军队的直接军事威胁。大受刺激的苏联迅速兼并了波罗的海地区并从罗马尼亚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此时苏德关系已经转冷,德国对苏联越发冷淡。如在保加利亚协助防务问题上德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协议,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至1941这三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在双方贸易中,德国提供给苏联的多为重工业产品,包括机床,吊车等工业设施,还有一部分军事工业产品,包括一艘半完工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吕佐夫”号(苏联接收后改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重巡洋舰);苏联提供给德国多为工业原料,包括石油,粮食等。在双方贸易中,德国所进口的一直小于其出口的,事实上,由于苏联所提供的多为原料,德方以此为借口长期维持不平等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欠苏联的货款越来越多。
至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为止,德国共计欠了苏联2.4亿帝国马克的货款。用当年的汇率换算,1美元大约可换3.33帝国马克,则德国约欠苏联7000万美元左右。在贸易中,苏联成为了德国重要的石油来源,1940年德国石油年储备量的4.6%来自苏联。苏联把年产量的2.1%出口到德国。德国与苏联的贸易逆差扩大进一步导致德国迫切试图摆脱对苏联的原料依赖,而准备以直接掠夺苏联领土的方式满足国内和战争需求。
由于对德国的越发不信任,苏联开始谋求在欧洲大陆寻找同盟者。1941年3月27日,部分高级军官和彼得二世因不满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发动政变,成立新政府。苏联政府立即和新南斯拉夫政府谈判,于1941年4月5日签订《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但纳粹德国也迅速反应,于第二天和其他轴心国成员发动入侵南斯拉夫之战,迅速占领了南斯拉夫全境。
战前准备
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的会议上纳粹德国政府作出侵略苏联的政治命令,会议上希特勒对于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完全不热心。会议决定,入侵英国以德国空军在大不列颠战役的成功为条件。希特勒断言,苏联是英国最依赖的一个因素,俄国被击溃,英国的最后希望就破灭,德国就会成为欧洲和巴尔干地区的主人。于是决定对俄国的进攻将于1941年5月开始,在这时发动进攻,就可以有五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希特勒在1940年8月下令制定进攻苏联的“奥托计划”,到1940年12月制定完成的计划改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11月苏联派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会议上德国方面鼓励苏联加入轴心国,宣布可将波斯印度的大片区域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苏联方面则比起介入战争,更关心德国军队往苏德边境不断增兵的情况,提议德国军队不应驻扎在芬兰和罗马尼亚境内,双方应在边境撤军。这次谈判没能达成任何协议,更加坚定了希特勒侵苏的决心。
德国原本计划在1941年5月进攻苏联,但是由于巴尔干战事蔓延到希腊使得计划大幅度推迟,直到1941年6月下旬,德国才大举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开战时,轴心国方面集结了3个集团军群,190个师(齐装满员,每个师14000至16000人),合计550万人。其中153个步兵师380多万人是德国军队,其余的37个步兵师则是仆从国军队,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部分占领区征召部队。
尽管苏联间谍佐尔格已经从日本提前传来了德国军队会在1941年5月下旬进攻苏联的消息,斯大林依然倾向认为这是英、美国家的离间计,旨在挑起苏德之间的战争。所以一直没有采取备战方面的政治措施(如总动员),苏联的军备计划依然按照1940年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即预计到1942年红军才能基本完成整备。
苏联对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试探以试图推迟战争,但德国方面以拖延的态度对待这些提议。德国为了保持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和主动权而不准备进行任何谈判。由于德国进攻计划的推迟,使得苏联情报部门很多获得德国正确入侵日期的情报也被证伪。
1941年6月13日代表苏联官方的塔斯社公开发表声明,否认苏德之间存在冲突和战争即将来临的传闻。塔斯社说,苏联在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如此,相反的说法完全是谎言和挑拨。声明否认德国向苏联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是暗示说,如果有这样的事,可以进行谈判。在所剩无几的和平的日子里,苏联人又继续给德国人发出了许多暗示,说他们愿意进行谈判。
到开战日1941年6月22日,苏联的五个西部边境军区共拥有170个师和2个旅,由于依然处于整编和组建状态,所有苏联的师级部队都不满员并且装备配发未齐。144个师只有8000人,19个师只有600~5000人,7个骑兵师6000人,加上依然在训练的后备兵共合计约290万人。
过程
战争初期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苏联在战前虽然从多个渠道获得过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但很多情报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具体入侵时间的情报相差非常大,使苏联政府并不知道德国入侵的具体时间,甚至都不知道德国是否会入侵苏联。仅仅在开战前一天,苏联最高统帅部才知道德军的具体进攻时间,但是为时已晚。
在短短18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空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大量苏军边境据点被德军迅速包围,红军边防守军陷入孤军拼死抵抗(如布列斯特要塞之战)。与此同时希特勒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00――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很快进抵列宁格勒城下。波罗的海三国和西乌克兰的一些地区由于对苏联政策的不满,使得地方民族主义者(如斯捷潘·班德拉)利用德军进攻的时机采取暴力行动协助德军。但很快大部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就由于反对纳粹高压的占领区政策而和德国决裂。班德拉本人也被纳粹逮捕。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即西方面军)的合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随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由于苏联红军有效地组织了防御,德军进展很慢。但是战役在历经两个月后,德军还是完成了合围,歼灭了苏联红军30万人。
南方战线上由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当面为苏联基辅特别军区(即西南方面军)和敖德萨军区(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是苏联实力最强的一个军区,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对德军有明显的优势,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但由于德军的素质此时远在苏联红军之上,因而德军依然长驱直入抵达第聂伯河。由于西方方面军损失过大,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时转移。
为了使德军得不到占领区的物资,斯大林采用了当年国内战争时的方法。斯大林于1941年7月3日令苏联红军实行焦土抗战,在撤离和疏散民众后,尽可能的减少德军可能的落脚点。命令同时要求游击队在占领区要尽可能的使德军无法获得物资补给。
斯大林在7月3日的公开演讲中说:“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所有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1941年8月18日,苏联炸毁了第聂伯河水电站上的大坝。
1941年9月15日,德军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合作,在基辅战役中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包围。苏联军队70个师血战10天,苏联红军少数突围,6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有6万名军官,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在内的多位高级将领在突围战中阵亡。希特勒将这次围歼战称为“史上最大的围歼战”。但是随后,在攻击顿河畔罗斯托夫的战役中,由于主力部队都调往了莫斯科地区,德军遭到了失败。
在德军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之后,无力占领苏军防守的重镇和主要工业中心之一的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为了稳定侧翼,发起了对提赫文的进攻,但是却遭到溃败。因此,德军对列宁格勒采取了封锁战术。由于苏联红军迅速在与德军的对峙中拥有了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德军不得不在北方战线采取了被动的守势。同时,芬兰因兵力不足,一直难以直接攻击列宁格勒。
1941年9月30日,德军集中74个半师约193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意在夺取莫斯科的攻势,即台风计划(莫斯科会战)。战役的第一阶段以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歼灭苏联红军60余万人的全面胜利而结束。随后德军迅速占领了莫斯科外围,摧毁了数道苏联防线。
苏联在危急时刻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转移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地区调来了25万的精锐预备队,以朱可夫大将为核心重组了西方面军的部队和防线,组织大量妇女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出大量携带炸药和地雷的工兵分队破坏德军后勤补给线。
苏联红军对德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名言,比如“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在德国迫近莫斯科之时,苏联依然按时组织了红场阅兵,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阅兵之一,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主要苏联领导人坐镇莫斯科以表明坚守首都的决心。
1941年12月6日,苏联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
转折点
1941年冬天,苏联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动冬季攻势。在南部,苏联红军越过刻赤海峡,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在北部,苏联红军试图解列宁格勒的围并且歼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和收复迭米扬斯克。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准备仓促不足,指挥失当,这两个方向的攻势均以失败告终,苏联红军损失巨大。
1942年5月,苏联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试图收复哈尔科夫,但被德军分割包围后歼灭。同时,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席卷克里木半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在刻赤战役中将红军彻底击溃。最终,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
成功击退了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后,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十分困难,因此转变进攻重点,改为向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进攻初期,德军先在哈尔科夫歼灭了苏联红军30余万人,并迅速南下,席卷整个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在前一年的大溃败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德军没能在高加索地区大规模歼灭苏联红军,苏联红军虽然无法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但是得以保全力量。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在勒热夫周围连续发动攻势,但都被德军挫败,在此地形成长期拉锯战。
随后,为掩护南下高加索的德军(为了获取巴库油田的石油),德军意图占领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随之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与苏联红军旷日持久的大会战。德军在战役开始前对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大规模轰炸,把城区炸成了一片废墟,随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主力突入城市。崔可夫将军率领的苏联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迅速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
战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接近地展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废墟都要反复争夺,进展往往按米来统计,战斗极为残酷和血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在300万人以上,苏联红军坚强的抵抗,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此时苏联上百万的预备队已经在两侧聚集,于1942年末在德军两侧发动钳形攻势并包围了轴心国部队包括德军第6集团军在内的主力27万部队,并于1943年2月2日将其全部歼灭。苏联红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以及配属的大量技术分队和支援部队被歼灭,双方损失始终没有精确统计,一般认为德军伤亡被俘共85-100万人左右,苏军伤亡100-120万人左右。
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胜利,构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严格的说,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力量、持续的时间以及损失情况,均远远无法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比,过去有些历史学教科书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综合东西方的观点)。在歼灭德军第6集团军后,苏联红军乘胜紧逼顿河畔罗斯托夫,在高加索的德军后撤,苏军并迅速夺回了高加索地区。
但是,由于苏联红军过分展开,在其进攻哈尔科夫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遭到曼施坦因的反攻,进攻部队被击溃,德军得以稳固自斯大林格勒失败以来不断后退的战线。此时,在前线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希望能够利用这个突出部歼灭苏联红军主力部队以夺回战场主动权。
1943年7月5日晨,库尔斯克决战打响,但在苏军准备充分的防御阵地面前,德军的进攻步履维艰,12日,双方在库尔斯克南部奥博场方向的普罗霍洛夫卡发生坦克大会战,以帝国师为首的德军装甲部队和以近卫坦克第5军为首的苏军装甲部队发生的遭遇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虽然苏军损失高于德军,但德军始终无法推进,随着苏军在奥廖尔附近的进攻和盟军登录西西里,德军被迫终止了进攻,退回到了出发阵地,8月23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胜利而结束。
至此,德军再也没有在苏德战场上发动过战略进攻,而是转向了战略防守。1943年8月开始,苏联红军不断乘胜追击,将纳粹德军击退到第聂伯河以西,并接连收复了包括顿巴斯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大部分地区。
此时苏联经济已经完全转入战时轨道,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同时根据《租借法案》获得了来自美英等同盟国大量援助,军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而纳粹在德国本土由于英美对德战略轰炸使得德国空军力量疲于应付,又在北非战场惨败,其仆从国也开始有了反战、反德的倾向,德国已经越来越没有能力与苏联抗衡了。
苏联红军反攻
随着德国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被迫后撤,越过了第聂伯河,同时实施“焦土政策”,这使得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村庄变为了废墟,庄稼也被德军烧毁。
此后,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之后,苏联红军横扫东南欧,在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发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不得不从东线调出大量部队以守卫西线,苏联红军更加势不可挡,并且相继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渡过奥得河之后开始了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8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苏联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
苏联胜利原因
苏联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苏联人口大约为1亿9300万。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296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总兵力达到了1136万人。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
苏联在军备研发中占上风,使得德军在战争初期就因为双方坦克性能的差距遭遇了T-34危机。苏联还拥有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伊尔-2攻击机、火箭炮喀秋莎和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等优秀装备。德军虽在战争中期研发了虎式坦克MG42机枪等优秀装备相抗衡,但已无法挽回败局。
广阔的疆域为苏联抵抗德军侵略提供了战略纵深。苏联陆地面积为2227.4万平方公里,地跨11个时区。二战初期,虽然德军很快占领了欧洲各国,但却无法一口吞下庞大的苏联。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控制着2/3以上的国土。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增加了德军的后勤压力。
美英等国的大力援助
苏德战争期间,尤其是1943年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给苏联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枪械、弹药、飞机、坦克、车辆等军用物资。如果没有这些盟友的援助,苏联要击败德国,将会付出更大代价与损失,战胜德国的时间也将延后。
拥有先进的作战理论
苏联红军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早就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成功解决了组织与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战略进攻等一系列军事问题,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此外,苏联红军还涌现出了以朱可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科涅夫元帅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统帅和将领。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为理顺指挥关系,8月8日设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党员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党员。
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
为祖国而战,很多苏联军民都为国奉献或英勇杀敌,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中将、马特洛索夫卓娅波克雷什金帕夫柳琴科阔日杜布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战役影响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超过2700万人伤亡,其中苏联红军部队累计死亡人数为1150万人左右,包含300万上下死亡的俘虏,其余1800多万伤亡为平民,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纳粹德国则因为与苏联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实力,大量德军无法撤出苏德战场,甚至被大量歼灭,因而极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意大利的作战以及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最终德国的陆军主力在苏德战场被决定性的击败,东部防线也彻底被苏联突破,首都柏林被红军攻克。
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在对苏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的120多万德军)。累计死亡人数为380万余人,含战时30万至57万死亡的俘虏。
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多次举行会议商讨战后世界方案,最终建立了雅尔塔体系以试图保障战后主要大国间和平。
战后,德国领土被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并最终导致统一的德国被分割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德国的经济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使联邦德国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民主德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才得以恢复。
中、东欧各国,包括德国东部、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均受到了苏联红军不同程度的占领,但斯大林并未迅速要求当地共产党采取革命行动夺取政权。相反,斯大林满足于维持人民阵线联合政府的形式鼓励当地共产党和其他资产阶级左翼党派联盟,以换取维持同资本主义大国间的反法西斯同盟关系。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如罗马尼亚在1944年8月23日至1947年12月30日之间,共产党在君主制下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但随着同西方关系恶化,苏联不再阻止中、东欧地区的共产党重建政权。
同盟国对德国占领区进行了有计划的人口迁移。依照纳粹“生存空间”理论被迁入各个德国占领区的德国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苏联等领土内的德意志人口被迁移至奥地利和新的德国领土境内。
二战令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前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被彻底打垮,英国和法国也大伤元气。这使得美苏成为了对欧洲有支配性力量的大国。为了争夺对欧洲以及世界的控制权,美苏从战争期间的同盟走向了对抗,最终导致了冷战
战争罪行
德国对苏联俘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待,并强迫苏联俘虏成为苦力为德国修建防御工事、运送货物,大量苏联战俘在被俘期间死亡,存活率很低。同时,在德军撤退时,对占领区实行了焦土政策以迟滞苏联红军的进攻,从而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巨大的死亡人数归因于若干因素,包括残酷镇压战俘和被捕的游击队员,苏联领土上的食物和医疗用品严重不足,以及多次战斗和使用焦土战术摧毁了农业用地,基础设施和整个城镇。
希特勒臭名昭著的军事命令包括要求德军部队处决任何抓到的苏联政委,以及俘虏红军士兵的轴心国部队经常在野外将他们处决或运往集中营,作为强迫劳工至死。此外,数百万苏联平民被德国占领军毫无理由的逮捕,并以同样的方式对待。
据估计,二战中共有525万至570万名苏军战俘被德军俘虏,其中225万至330万人死于纳粹集中营。这一数字占所有苏联被俘者总数的45%至57%,相比之下总数中被德军俘虏的23.1万名盟军囚犯中只有的8300人遇害,即占盟军俘虏总数的3.6%。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大约5%的苏联囚犯是犹太族人。
一些苏联公民叛逃或被德军胁迫到纳粹侵略者一边,加入东方营弗拉索夫俄罗斯解放军。大多数加入者都是俄罗斯战俘。这些人主要被纳粹用于东部战线,但有些人被派去守卫诺曼底的海滩。投奔德国军队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1940年苏联吞并的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公民。他们在德国专门组建的武装党卫队部队中作战。
苏联军方并没有针对平民目标的军事行动记录(但有针对政敌的警察行动记录);不过无疑基数庞大的普通苏联红军士兵里出于复仇主义或自私动机而犯下的战争罪行即使不是普遍存在的,也常常有证据被研究者挖掘出来。
苏联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也证明大规模犯罪活动的存在。根据解密的苏联文件仅1945年前两个月就有4148名苏联官兵因为“对当地居民犯罪”被定罪,苏联当局对犯罪者组织了公开审判和公开处决。
战争赔款
苏联曾宣布,东德总共支付了42.92亿美元(按1938年汇率计算)的赔偿,其中包括工业和设备拆迁。
后世纪念
1945年5月8日24时,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柏林郊区卡尔斯霍斯特举行。投降书从同年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当时已是5月9日凌晨,而在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因此,美、英、法等国把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苏联则把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沿袭了这一传统。
2020年5月9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祝贺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2023年6月22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爆发82周年纪念日。“纪念和哀悼日”活动在俄罗斯多地举行。22日凌晨,约4000名当地民众聚集在位于莫斯科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点燃蜡烛,缅怀在那场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6 17:34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