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半岛
欧洲的半岛
克里米亚半岛(Crimean peninsula),又称“克里木半岛”,位于欧洲东部、黑海北岸的半岛,是俄罗斯乌克兰争议地区。半岛西、南临黑海,东北濒亚速海,北以彼列科普地峡欧亚大陆相连。半岛大体呈菱形。克里米亚半岛北、中部为平原;东南部刻赤半岛为低丘陵,富铁矿藏。南部克里木山地,长150千米,宽50千米。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山区多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克里米亚山脉南麓滨海地带长约150千米,宽2-8千米,属亚热带气候。半岛上河流短小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黑海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
地理环境
北、中部为平原,东南部刻赤半岛为低丘陵,富铁矿藏。克里木半岛总体上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前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克里米亚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半岛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半岛1月平均气温1-2℃,7月2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南部的克里木山地是一长150公里、宽50公里的中山,北坡平缓,南坡陡峻,最高峰罗曼科什山海拔1545米。山区栎、山毛榉和松林茂密,山顶为草地,多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克里木山南麓滨海地带长约150公里,宽2-8公里。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西部山地达1000-1200毫米。半岛上河流短小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
平原地区主产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山区养羊业较盛。南部狭长的滨海地带广种葡萄、亚热带果树、香精油料作物和烟草等。有采矿、化学、机械制造、食品等工业,大型企业多集中在铁矿开采中心刻赤。气候宜人,景色优美,交通便捷,旅游、疗养区和城镇呈珠状分布,为乌克兰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
历史沿革
历史简介
克里米亚半岛有悠久历史,在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人类文明。今有足够证据表明克里木半岛定居最早的是凯尔特人。而克里米亚半岛历史纷争也较多,前7世纪,活跃在中亚西亚等地的斯基泰人取代凯尔特人成为此地主要居民,半岛草原上还留存有斯基泰人的墓。自前6世纪以来为希腊人所居住,而内陆地区则由西徐亚人(Scythians)占据。克里米亚半岛古代称作陶鲁斯的切尔松尼斯(Tauric Chersonese),前438年,这里曾建立了与雅典关系良好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向雅典提供谷物等商品。前15年,克里米亚称臣于罗马帝国。但克里米亚博斯普鲁斯王国在蛮族入侵时即告崩溃。在此后长达10多个世纪中,克里米亚半岛相继被哥特人(250年)、匈奴人(376年)、可萨人(8世纪)、拜占庭(1016年)占领,拜占庭曾把半岛南部分封给前来投奔的英格兰人,他们建立了新英格兰领地。
蒙古帝国崛起后,拔都在西征过程中于1223年攻打了克里米亚。1243年金帐汗国建立后,蒙古人逐渐取代拜占庭人控制了克里米亚,这里逐渐成为西南亚埃及拜占庭西欧同金帐汗国政治和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时,伊斯兰教在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中间得到了广泛传播。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宗教的统一为克里米亚鞑靼汗国建立创造了条件。14世纪下半叶起,蒙古帝国实力渐趋衰落,克里米亚鞑靼贵族产生了脱离金帐汗国的想法。金帐汗国分裂后,拔都的兄弟秃花帖木儿统治着这个地区。1430年,秃花的后裔哈吉·格来正式在此建立了独立的汗国。克里米亚半岛一直是克里米亚鞑靼族居住之地,首府为巴赫奇萨赖(Bakhchisaray)。蒙古人统治时期,在半岛沿岸建立了一系列城市,逐步控制了克里米亚及通往俄罗斯的商道。克里米亚汗国建立之后,鞑靼贵族多次想将热那亚人赶出半岛,但收效甚微,反而热那亚人利用鞑靼贵族的内讧拓展了自己商业利益。1466年,土耳其人利用克里米亚汗国王位继承危机介入半岛事务,并于1478年成功建立了一个附属于自己的汗国。依靠土耳其人提供的强大保护,克里米亚汗国彻底摆脱了金帐汗国政治统治和热那亚人的商业控制。1776年,俄国统帅苏沃洛夫率军进攻克里米亚,赶走了半岛上的土耳其军队,控制了克里米亚。直到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自己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苏俄)一部分。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于苏俄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划归乌克兰
二战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战争中同纳粹德国合作为由,将鞑靼族整体迁往中亚等地,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克里米亚州。1944年,鞑靼人的“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Crimean A.S.S.R.)因被指控与纳粹勾结而被撤销。1945年约有35万鞑靼人被流放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尽管1967年在法律上为他们恢复了名誉,但不允许他们回到克里米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许多鞑靼人得以重返克里米亚定居。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看,克里米亚一直隶属俄罗斯,是俄罗斯帝国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为夺取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小。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俄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19世纪中叶,这里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虽然这场拉锯战以西方盟国最终艰难取胜而告终,但沙俄军队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里击败英国轻骑兵而挽回了一些颜面。尽管如此,当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并没有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反感:一方面,领土变更是在强盛时期的苏联国内进行;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苏联占据特殊地位,“划归”事件并未触及到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半岛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人意识到克里米亚将永久地划归乌克兰所有。于是俄罗斯一些政党和团体就以克里米亚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以及“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决议不合法”为由,提出不放弃“任何一寸神圣的领土”。来自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国家杜马议员库里扬诺维奇表示:“我们不应该再与乌克兰续签条约,当年赫鲁晓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
加入俄罗斯
2014年3月11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发布声明,议会81位出席议员有78人投下赞成票,“宣告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但乌克兰政府未予承认。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归属公投结果以97%赞成的得票率获得通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正式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脱离乌克兰,成立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并准备加入俄罗斯联邦。但此公投并未获得乌克兰与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乌克兰当局在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发布之后,随即宣布克里米亚议会的决定非法。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称克里米亚公投与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相违背,因此此次公投是非法的,其结果将不被承认。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也发表声明,称克里米亚公投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投结果。
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一项与克里米亚有关接纳克里米亚共和国加入俄罗斯并组建新的俄罗斯联邦主体的条约草案,并于21日正式设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包含克里米亚共和国与联邦直辖市塞瓦斯托波尔两个联邦主体。2014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了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以及规定其地位及边界等细节的宪法条例。这标志着克里米亚入俄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2016年7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区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行政区划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位于黑海亚速海之间,面积24730平方公里。通过狭窄的彼列科普地峡(Perekop Isthmus)与大陆相连。大陆和半岛之间为锡瓦什海,狭长的阿拉巴特沙嘴(Tonka of Arabat)将该海与亚速海隔开。锡瓦什的含盐海水用来为位于彼列科普地峡的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Krasnoperekopsk)的综合化学工厂提供原料。克里米亚半岛的北部和中部(约占总面积75%)为极少地表水的平坦干草原。南部为3条克里米亚平行山脉,森林密布,最高峰罗曼-科什山(海拔1545公尺)的山顶系大块的石灰石平顶。狭长的南部沿海平原气候温和,为主要的休假疗养胜地。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俄罗斯最佳港湾之一,为俄罗斯黑海舰队基地。
克里米亚半岛是由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组合而成。主要城市有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叶夫帕托里亚雅尔塔等。
人文
克里米亚半岛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轻骑兵被歼灭的遗迹,还有俄罗斯的9个圆顶教堂也位于高高的悬崖之上。1991年,在由苏联保守派发动、最终流产的“紧急状态”中,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被囚禁在乡间别墅中。在果园、葡萄园和树木的掩映下,散落着许多村庄、清真寺修道院、俄罗斯皇家宫殿以及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城堡。这些名胜古迹显示,从6-19世纪中叶,依次有基督教徒、穆斯林鞑靼人和犹太人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克里米亚是能够看到俄罗斯文化古迹的地区。
民族
综述
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外岛上还有约26万重归故乡的鞑靼人、约1000说突厥语犹太人德国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尤其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鞑靼人
克里米亚鞑靼人(Qırımtatar),或称“克里米亚人”(Qırım,Qırımlı),是原定居于克里米亚半岛的突厥语民族。他们最早可追溯至斯基泰人希腊人哥德人东斯拉夫人切尔克斯人后与突厥特别是匈牙利人可萨人钦察人混血,形成克里米亚鞑靼人,也是最早宣传泛突厥主义的民族。他们与伏尔加鞑靼人不同,他们受乌古斯人影响较大。他们分布在乌克兰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美西欧,也有分布在北欧。他们以前是土耳其帝国贩奴活动的中间人,诺盖人捕奴后交给他们,送到土耳其帝国
城市
辛菲罗波尔
俄罗斯西南部城市。克里米亚共和国首府。在克里米亚山脉西北麓、萨尔吉尔河畔。人口270万。铁路、公路及空运枢纽。工业以食品加工(葡萄酒制糖等)、针织、棉织、制烟、制革等为主。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为旅游胜地。有数所高等学校。
雅尔塔
雅尔塔位于风景如画的克里米亚半岛,是著名旅游城市。洁白的海滩,湛蓝的海水,是大自然给雅尔塔人最好的礼物。这个城市三面环山,一面望海,山上的朵朵白云,掩映着一座座教堂、古堡和宫殿,远处隐约的涛声更增添了城市安静和祥和。郊外片片葡萄园,犹如颗颗翡翠点缀在碧海蓝天之间。
这个黑海之滨的小城,不仅以其人间仙境般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招徕各国的游客来此休闲度假,其中不乏世界的名人政要。而且,由于1945年召开确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国际会议更使它名声大振,会议上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和苏联斯大林三巨头齐聚于此,讨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确定和利益的划分。
雅尔塔会议旧址——俄罗斯末代沙皇行宫弗兰兹宫。宫殿分四层,一二层为雅尔塔会议旧址展览,宽敞宫殿陈列有一件件展品,巨大的圆形谈判桌、签字台、一份份签字的条约和协议,还有丘吉尔的烟斗、斯大林的元帅服。第三层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临时办公室,沙皇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曾自学几种语言,可阅读英、法和西班牙语的书籍。天文、地理、化学和物理等各方面知识也有很深的造诣,桌上还摆放着他起草的文件,所有的文件都亲自拟定、修改,很少秘书帮忙。第四层生活着他的一家人,教子女学习音律的琴房,一台老式钢琴上还放着贝多芬乐谱,墙上挂的小黑板上还写着几个法语单词,那是他辅导子女学外语。
领土争议
2014年2月乌克兰政治危机中,克里米亚半岛的动向成为各方关注焦点。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议会主席、塞瓦斯托波尔签署关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协议。签字仪式结束后奏响俄罗斯国歌,普京在议会就克里米亚问题发表演讲。普京称,”克里米亚独立公投完全符合民主程序和国际法。在克里米亚有三种平等的语言,俄语、乌克兰语和鞑靼族语。俄乌和克里米亚的精神价值不可分割的”部分。“
克里姆林宫宣布,从签署条约的日期开始,克里米亚半岛被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2019年3月,谷歌表示,由于部分用户看到了不正确的信息,已在谷歌地图上纠正了有关克里米亚的名称标注问题。此前,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曾约谈谷歌公司相关代表,就谷歌公司在地图中将克里米亚仍标注为乌克兰领土一事提出异议,并表示谷歌这一举动已违反俄法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1:15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