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市(英语:Warsaw,波兰语:Warszawa),为
波兰共和国首都、
马佐夫舍省省会,是波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位于欧洲北部平原心脏地带,横跨维斯瓦河两岸,全境被
马佐夫舍省包围,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宽约26千米,面积517.2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华沙市下辖18个区。截至2022年6月,华沙市常住人口为1675694人,约占马佐夫舍省人口的33%。
名称衍变
华沙市全名是华沙首都(miasto stołeczne Warszawa),波兰语为Warszawa,拼写形式有Warszewa、Warszowa、Worszewa以及Werszewa等拼写形式。有说法认为华沙的名字来源于一位名叫Warsz的Raw家族骑士,他是一个村庄的所有者,该村庄位于今天的Mariensztat地区。13世纪末,来自托伦的富商在这里建立了据点,并被命名为“Warszowa”。
当地则有美人鱼的民间传说,有一个名叫奇格蒙特的国王想为王国寻找一个理想的建都之地,在维斯瓦河畔,一条人身鱼尾的美人鱼跳出水面,为国王唱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歌,国王决定在这里建都,问正在河边戏耍的一对渔家兄妹:“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孩子回答:“没有名字。”国王又问他俩叫什么名字,哥哥说他叫华尔,妹妹说她叫沙娃。国王将他俩的名字连在一起,作为这个地方的名称为“华尔沙娃”,中文译为“华沙”。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9至10世纪,华沙市Bródno地区建造了1个有防御工事的城镇,
维斯瓦河右岸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境内在10世纪和11世纪初存在城镇和手工艺贸易定居点。华沙古城初建于13世纪,是维斯瓦河渡口上的一个中世纪市镇,这一时期,Jazdów等贸易和服务定居点开始发展起来。在13世纪和14世纪之交,马佐夫舍公爵城堡建立,后发展为华沙市,该地区为欧洲南方和北方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14、15世纪期间,修建了奥古斯丁教堂和修道院、圣母玛利亚教堂、圣约翰教堂等建筑。
封建时期
15世纪以来,犹太人开始定居在华沙。15世纪中叶起,贸易和水运的发展促进了华沙的发展。1569年,华沙成为国家的中心和
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是波兰议会开会的固定地点。1596年,波兰与立陶宛联合组成
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大国,史称第一共和国,波兰首都由
克拉科夫迁至华沙。波兰各地的贵族开始定居华沙。
齐格蒙特三世时期(1587年~1632年),华沙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新的定居点出现,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自来水厂于16世纪下半叶建立,鹅卵石街道于16世纪末出现,维斯瓦河上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于1568年至1603年间投入使用。1620年,华沙约有12000居民,至1655年约有2万居民,主要是马佐夫舍人,但也有来自其他地区的新移民,及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荷兰人等。
1655~1657年
波兰-瑞典战争期间,瑞典军队和特兰西瓦尼亚公爵乔治二世·拉科齐的军队轮流占领华沙,导致华沙市被毁,人口减少,只有约6000人。17世纪下半叶华沙重建后,在18世纪初,北方战争和流行病的破坏下,华沙经济再次崩溃。鼠疫疫情多次袭击华沙,大量犹太人被驱逐出华沙。
18世纪初
大北方战争期间,瑞典军队摧毁并掠夺了华沙市的大部分地区。1772年~1775年,波兰联邦被
俄罗斯帝国、
普鲁士王国、
奥地利帝国瓜分,华沙处在沙俄控制之下,是波兰的政治、经济、商业和工业生活中心以及波兰启蒙运动的中心。1768年,犹太人开始在华沙重新定居。1794年,波兰爆发塔德乌什·科丘什科领导的反抗波兰外国侵略者的
华沙起义,但遭到俄国残酷镇压。18世纪90年代,华沙人口达到11.5万人。1791年,华沙开始由市政当局管辖。
近现代
1806年,
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解放了包括原
波兰王国王冠领地的领土,建立了以华沙为首都的
华沙大公国。这一时期,大量法国人涌入华沙。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华沙大公国覆灭,华沙被俄国占领成为以俄罗斯沙皇为君主的波兰会议王国首都。1830年、1831年,为反抗俄国统治,爆发了华沙起义,起义遭到俄军镇压,起义失败后波兰国会自治权被削弱。华沙-维也纳铁路建于1845年至1848年间。这一时期,波兰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华沙。至1870年,华沙约有26.6万居民,华沙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工厂数量从1870年的约250家增加到1893年的约480家。
华沙的基础设施也在19世纪末得到快速改善,马车轨道于1866年开始运营,电话交换机于1881年投入运营,发电厂于1903年投入运营,电车轨道于1908年投入运营。1905年1月起,工人政党开始组织波兰各地工人举行游行示威。5月1日,华沙工人举行了“五一总示威”,俄国政府使用了武力镇压游行。1916年4月,华沙市面积扩大到11500公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8月4日至1918年1月华沙市由德国占领。
1918年11月,波兰恢复独立后,华沙被正式宣布为国家首都,并成为行政和商业中心。1920年8月13日至25日,华沙郊区发生了
华沙战役,
苏联红军被击败。1926年,华沙发生了
五月政变,
约瑟夫·毕苏斯基率部分波兰军队举行政变,推翻了维托斯政府,建立了独裁政权。1929年至1933年期间,华沙城区范围总面积由1.15万公顷扩大到1.35万公顷,人口从约93.7万人(1921年)增加到约130万人(1939年),其中包括约39.4万犹太人。
1939年9月1日,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14日,华沙遭到德军包围。9月27日,华沙沦陷。直至1945年1月,包括华沙在内的原波兰中部地区由纳粹德国治下的
波兰总督府统治。1942年7月,德国纳粹当局开始大规模将犹太区内的犹太人送入集中营,多数被送往
特雷布林卡灭绝营,华沙所有的高等学府被关闭,并将占战前全市人口30%的犹太人赶入犹太区。1944年8月1日,为反抗法西斯占领军,华沙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
华沙起义,其间约有1.8万名战士牺牲,另有18万华沙市民死亡,大批华沙市民被投进集中营。起义失败后,德军强迫从华沙迁出80万人,并以彻底毁灭城市为目标进行掠夺和破坏,华沙的260个街区只有6个得以幸存,老城被夷为平地。
1945年1月16日晚,德国陆军总部认为华沙已经无法坚守,在没有征得希特勒同意的情况下德国A集团军群从华沙城撤出。华沙在随后被苏联第1波兰集团军占领。华沙解放后,成为波兰国家国民议会和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1945年2月14日,首都重建办公室成立,随后首都重建基金成立,华沙政府开始重建工作,由于战前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将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和建筑物做了详细测绘,保留下了完整的资料,为恢复华沙的古城风貌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波兰人用五年的时间重建了华沙老城。
冷战开始后,华沙成为美国和苏联对抗的前沿。美国联合西欧一些国家于1949年4月4日正式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也于同年5月14日与七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署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形成了美国主导的北约和苏联主导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垒的格局。1980年,华沙历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9年1月1日,华沙成为马佐夫舍省的首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沙市位于欧洲北部平原心脏地带,横跨维斯瓦河两岸,全境被
马佐夫舍省包围,北面与莱吉奥诺沃县接壤,东面分别与
沃沃明县、明斯克县、奥特沃茨克县相邻,南面靠近皮亚塞奇诺县,东面分别与普鲁什库夫县、西华沙县接壤,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宽约26千米,面积517.2平方千米。
气候
华沙位于温带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560毫米,且多集中于夏季,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30℃。
地形地貌
华沙位于华沙平原中部,跨维斯瓦河中游两岸,城市附近为波状起伏的冰碛平原,海拔90~116米。
水文
维斯瓦河由南向北纵贯华沙市区。维斯瓦河又称维斯图拉河,全长1068千米,流域面积19.9万平方千米,是波兰第一大利河,流域位置在东经17”05′~25°07’,北纬49°24’~54°22’之间,该河纵贯波兰的东部和北部,属平原型河流,支流众多,水量充沛,水流平缓,多河曲,落差小,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1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47亿立方米。维斯瓦河发源于波兰南部波兰一斯洛伐克边界附近的西贝斯基德山北坡,河流先向东界北,至多梅希转向正北,经过波兰首都华沙兰后转向西北,至比得哥什再转向正北,穿过广阔的三角洲地区,在格但斯克以东约25千米处汇入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华沙市下辖18个区。
政治
华沙市议会(Rada Miasta Warszawy)是华沙的立法机构,由60名议员组成,每五年进行一次议员选举。市议会下分为多个委员会,监督市政府的各方面工作。根据《华沙法案》,华沙全市分为18个区,每个区都设有区议会(Rada dzielnicy),这些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地方自治实体的形式行使法律赋予城市的一些职权,有义务协助市长和市议会行使职权,例如监督市政机构、学校等。现任市长为第47任华沙市长拉法尔·特扎斯科夫斯基(Rafał Trzaskowski)。
人口
截至2022年6月,华沙市常住人口为1675694人,约占马佐夫舍省人口的33%,人口密度为3601人/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中男性765672人,女性910022人,18~64岁人口为1115544人,约占总人口的59.9%,65岁及以上人群的比例为19.7%。2022年,在华沙死亡人数达到20501人,死亡率为1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0‰。截至2022年,华沙市有永久居住的外籍人士12957人, 临时居住的外籍人士41229人。通用语言为波兰语,天主教为主流宗教,也有一少部分人信奉东正教。
经济
综述
华沙市是波兰的工业和贸易中心。2021年,华沙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03.35亿欧元,2022年马佐夫舍省的国民经济实体中超过一半位于华沙。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拥有冶金、制药、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郊区园艺和饲养业十分发达。
第一产业
华沙第一产业以以郊区园艺和饲养业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面积小于9公顷的小型家庭农场为主,主要农产品为牛肉、小麦、猪肉、乳制品和果汁等。主要的种植作物是谷物,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黑麦、小麦、大麦和燕麦,其他主要作物有土豆、甜菜、饲料作物、亚麻、啤酒花、烟草和水果,农场饲养奶牛、肉牛、猪、家禽,并种植水果,有机农业发展迅速。
第二产业
华沙是波兰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有电机、精密工程、电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服装、化工、化妆品、建材、食品、印刷等。其中汽车制造和钢铁冶炼是华沙重要的工业产业,是欧洲重要的汽车配件地区,其汽配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安赛乐米塔尔位于华沙的电炉钢厂年产90万吨特质大小方坯、棒材和钢筋。
第三产业
华沙市是波兰的7大软件中心之一,华沙证券交易所(WSE)于1991年成立,经营股票、期货、债券交易、投资凭证、衍生工具和期货交易,是中东欧地区仅次于维也纳证券交易所的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有41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114万亿兹罗提(2375亿欧元)。
华沙是波兰的贸易中心,截至2022年,华沙有4298家商店,其中服装零售商店和杂货店占总量的16.7%和15.4%。
截至2022年7月,华沙市共有170个游客住宿设施,约59.4%是各种标准的酒店,共提供3660个床位,共接待游客426.84万名,其中有126.93万名外国游客,访问华沙的游客过夜次数达到727.96万人次,外国游客过夜次数达到242.36万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华沙国民教育分为小学8年、普通中学4年或职业技术学校2至5年。高等教育一般为3或5年。截至2022年,华沙境内共有1163家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占学前教育机构总量的73.9%,华沙地方管理的幼儿园有360所,在校生47893人,小学260所,在校生133239人,高中125所,在校生62733人,职业学校47所,在校生25436人,其他学校74所,在校生4005人,此外有其他部门管理的623所幼儿园、41所小学,约3万名学生,96个高中,约2.5万名学生。
华沙市著名高等学府有华沙大学(1816年)、华沙工业大学等。其中华沙大学在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321位;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301-400位;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86位。
医疗卫生
华沙居民主要医疗疾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华沙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实行医药分离,医院看病,药店卖药。
截至2022年,华沙共有1563个门诊部,医疗机构共有病床数716332个,城市医院病床数115064个,有595家药店,有1698名药学硕士和1437名药学技术人员。
文化事业
华沙为波兰的文化中心,是各类文化的融合地,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境内主要博物馆有波兰国家博物馆、华沙历史博物馆、居里夫人博物馆、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主要剧院有波兰国家歌剧院、华沙室内歌剧院、波兰国家音乐厅等,有华沙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等演艺团体。截至2022年,华沙共有208个公共图书馆和56个图书馆服务点,60个博物馆,26个剧院,37家电影院,294个艺术团体。
波兰通讯社(Polish Press Agency)成立于1918年,总部设在华沙,是波兰最大的新闻机构,拥有250多名文字记者和40余名摄影记者,在波兰境内设有22个分站,境外设有10余家分站,该社为波各大媒体、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体育事业
华沙曾承办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定期举办有华沙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境内的波兰国家体育场是波兰国家足球队的主场,有华沙军团足球俱乐部、华沙波兰人足球俱乐部等足球俱乐部。
截至2022年,华沙有729.7千米的自行车道,有400家体育俱乐部,有695000名会员,有188个足球场、1133个网球场、66个体育馆、3个射击场、24个滑冰公园、44个游泳池、15个人工冷冻溜冰场。
人居环境
根据防雾霾决议修正案,自2023年10月1日起,华沙将禁止燃烧煤炭及煤炭生产的固体燃料。2022年,华沙完成收集和处理废弃物829678吨,境内设有国家环境监测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自2018年以来,华沙的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22年,华沙境内有公园977.0公顷,草坪248.5公顷,街道绿化面积1321.0公顷。
交通
公路
华沙市有8条公路呈辐射状延伸,通往国内各地区和邻国首都。主要公路干线为A2高速公路等,该公路横贯欧洲大陆,是波兰高速公路主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
华沙市的铁路系统主要由波兰铁路公司(Polskie Koleje Paústwowe)运营,有7条铁路呈辐射状延伸,通往国内各地区和邻国首都,运营有柏林-华沙的欧洲城际列车,每天对开4班,在华沙-布列斯特-明斯克-莫斯科的线路上有两条分支分别通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及乌克兰首都基辅。
华沙有3座火车站,分别为华沙中央火车站(Warszawa Centralna)、华沙西站(Warszawa Zachodnia)和华沙东站(Warszawa Wschodnia)。其中出入华沙的大部分国内列车和所有国际列车均在华沙中央火车站停靠。
航空
华沙有华沙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华沙莫德林机场2个国际机场。华沙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波兰语:Lotnisko Chopina w Warszawie;IATA代码:WAW;ICAO代码:EPWA)是位于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奥肯切区的国际机场,原名华沙-奥肯切机场,后为了纪念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而改名。2021年,机场为7473734名乘客提供服务,处理了97453吨货物。
航运
华沙市的航运主要为内河航运,境内的维斯瓦河港口专业化程度高,装卸能力逾500万吨。
公共交通
华沙公共汽车由多个机构运营和管理,其中Miejskie Zakłady Autobusowe是最大的运营机构。截至2023年末,Miejskie Zakłady Autobusowe共有1375辆公交车。华沙大型巴士站共有2座,Dworzec Zachodnia巴士站位于市区西南角,毗邻华沙火车西站,隶属于PKS公司的所有驶向市区南部、北部和西部的公交车均从这里发车,此外还有开往其他城市的巴士,终点城市包括
琴斯托霍瓦、
格但斯克、卡兹米尔-多尔尼等。Dworzec Stadion位于城市东部,主要有开往波兰东部和东南部城市的长途线路,如
卢布林、
比亚韦斯托克和
扎莫希奇等城市。
华沙地铁建于1995年,有2条地铁线路,全长18.7千米;其中1号线为南北走向,全长12.6千米,沿线设12个站点,1995年部分开通,2008年10月全线投入运营;2号线为东西走向,2015年3月部分开通,全长6.1千米,并设7个站点。2022年,华沙地铁完成客运量1.65亿人次。
华沙有37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里程约120千米。华沙有轨电车于1866年开始运营。截至2023年末,华沙有近530辆有轨电车,由Tramwaje Warszawskie公司运营管理,每月行驶超过400万千米。2022年,华沙有轨电车运送乘客24亿人次,有4个有轨电车站,有电车司机1461人。
文化
饮食
华沙的饮食融合来自欧洲各地的饮食习惯,有来自立陶宛的发酵红罗宋汤及酸菜(Bigos),德国的蹄髈,法国的mizeria(黄瓜和酸奶沙拉),俄罗斯的pierogi、腌蘑菇和水果罐头,维也纳的faworki(糕点裱花) 和甜甜圈,居民主食包括面包、燕麦、豌豆、白菜和熏制鲱鱼。有特色美食zur,为一种发酵面包制成的汤,及沿用古法泡制的腌黄瓜,其他本土菜肴有czernina(血汤)、牛肚、冻舌等,其中鲤鱼、土豆饼配上酸奶油和糖是常见的菜肴。
习俗
华沙市主要的节日有五三宪法日、独立日、复活节、棕枝主日、圣体节等,其中华沙维斯瓦河花环节(Wianki nad Wisłą w Warszawie)是华沙市特有的节日,在每年夏至庆祝,又称“华沙的库帕拉之夜”。少女们会将漂亮的花环扔入水中,男孩们则想方设法捞起花环,据说这预示着好运降至。人们在河畔放飞灯笼,点起团团篝火彻夜庆祝。
艺术
华沙市老城建筑为14~18世纪样貌,14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和17世纪的巴洛克式教堂并立。豪宅和宫殿鳞次栉比地排列在穿过克拉科夫郊区街、新世界路和乌亚兹多夫大道的皇家大道两旁。老城区是华沙最古老的区域,始建于13至14世纪,环绕着许多中世纪的红砖城墙。老城区的皇家城堡为早期巴洛克风格城堡,圣约翰大教堂为典型哥特式建筑。新世界大街有许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如波兰科学院建于1820~1823年,系新古典主义晚期建筑。市中心区分布着许多见证纳粹法西斯罪行的建筑和纪念碑,如帕菲雅克监狱、乌穆斯哈格普拉兹纪念碑、犹太区英雄纪念碑、卡廷森林事件纪念碑等。
钢琴家、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曾居住在华沙,肖邦在1826~1829年求学于华沙音乐学院,其作品具有潇洒、飘逸、含蓄、柔媚的风格特征,对其后的西洋音乐有深远影响,其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部、钢琴奏鸣曲3部以及玛祖卡、波洛涅兹、圆舞曲、练习曲、前奏曲、夜曲、即兴曲、诙谐曲、叙事曲等大量钢琴独奏曲和歌曲等。此外音乐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也出生于华沙。华沙每年定期举办肖邦钢琴比赛、莫扎特音乐会、华沙秋季音乐会、JVC爵士音乐会、古典音乐会等音乐盛事。
华沙的戏剧主要有歌剧、喜剧、话剧、芭蕾舞剧、木偶剧等。华沙国家大剧院是波兰最重要的歌剧舞台,剧院表演经典曲目,包括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莫扎特、瓦格纳、俄罗斯音乐、古典芭蕾和小歌剧。1975年国际戏剧节首次在波兰华沙举办。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
亨利克·显克微支曾居住在华沙,其出版的“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讲述了波兰中世纪的历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去世后安葬在华沙。
1957年~1961年华沙曾诞生波兰电影学派,以调子低沉、思想悲观,渲染波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为特征,代表人物为
安杰伊·瓦依达、
安杰伊·蒙克和
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代表作为剧情长片《
一代人》、战争剧情片《
下水道》和剧情片《
灰烬与钻石》。1976—1981年诞生了道德焦虑电影,以审视当代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现实主义影片,代表人物是
安杰伊·瓦伊达、
克里日托夫·扎努西和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代表作为剧情片《
大理石人》《
山巅的呼唤》。
自1985年以来,波兰
华沙国际电影节成为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之一,是在每年10月份举办的为期10天的电影艺术节。国际制作人协会联盟(FIAPF)将华沙电影节归入“国际竞争电影节”优秀类别之中,是第一个进入联盟的波兰电影节。
地区象征
华沙市徽图案为华沙美人鱼,由什琴斯尼·夸塔 (Szczęsny Kwarta) 于1938年设计,美人鱼面朝右,手持一把剑,右手拿着盾牌。徽章上方有一顶王冠。徽章上有两根月桂树枝,上面悬挂着银十字勋章(Virtuti Militari),从表冠向下展开的丝带构成了盾徽,上面刻有座右铭SEMPER INVICTA(永远不败)。
风景名胜
综述
华沙的主要景点都在市中心区,分为老城(Stare Miasto)、新城(Nowe Miasto)、皇室大街(Trakt Królewski)、中心街区等部分。新城区紧邻老城区,区内教堂林立,连同其周围古建筑均为战后重建。
主要景点
老城广场(Rynek Starego Miasta)位于老城中心的长方形广场,90米长,73米宽。广场中心是华沙市的标志—手持剑和盾的美人鱼雕塑,广场四周都是二战之后重建的古建筑,每年春秋两季之间,广场周围摆满咖啡座,露天展示现代艺术画廊。广场上及四周的小街里聚集了大量餐馆和酒吧。
齐格蒙特三世纪念碑(Zygmunt’s Column)耸立在扎姆科夫广场(Plac Zamkowy)中央。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1566~1632)于1596年将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Kraków)迁到华沙。纪念碑是其子瓦迪斯瓦夫(Władysław)于1643~1644年重金聘请两位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建成的。主体是用鸡血石磨成的圆柱,高22米,顶端是手握利剑,扶着十字架的齐格蒙特青铜雕像。1886年维修时把底座更换成花岗岩。1944年希特勒下令毁城时,大柱被炸成三截,现移至王室南墙根。1949年修复。后来分别于1986年和1996年进行过两次维修加固。
皇家城堡(Zamek Królewski)是齐格蒙特迁都华沙后从意大利聘请建筑师采用早期的巴洛克风格修建城堡。1598年动工,1619年建成,后来的国王多次扩建,二战时被彻底摧毁。现在的城堡于1971年至1984年重建。主要景点有齐格蒙特钟楼、国王厅、王座、豪华舞厅、大理石厅、会客厅等。各厅陈设有许多雕像和油画。
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 Cathedral)座落在皇家城堡和老城广场之间,始建于15世纪,为哥特式建筑,曾举行过国王加冕等重要仪式。许多波兰重要的宗教、政治领袖也埋葬在这里。二战时严重损毁,战后重建。教堂里仍保存着丹麦古典主义雕刻家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的作品,作为马瓦霍夫斯基(Małachowski)家族的墓碑。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
世界城市排名发布,华沙进入
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2019年12月26日,位列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1名。
2020年,入选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第200位、全球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第28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