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音是对北京女性口语里的
尖音现象的称呼之一。这种尖音现象主要出现于北京地区青春期女性人群,尤其是女大学生中,是北京话的一种口音,也是一种
社会方言。
女国音的主要发音特征是发音位置前移,在发音过程中将j、q、x等
舌面音变异为类似z、c、s等舌尖前音的读音,在
韵母为i、ie的单字中发生率较高,而在韵母为-iong、ü、üe、üen等的单字中较罕见。女国音发音时舌前部紧靠下齿龈,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嘴形小而闭合,送气减弱。
女国音里带有
尖音,因为它对尖团音的区别十分混乱,并不像区分尖团的其它汉语分支那样,尖团音的对立严格继承自中古汉语广韵音系。例如:“希”、“雄”两字在广韵里是团音,与是尖音的“西”、“松”完全不同,而女国音里却把它们读成尖音了。
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古音的一种保留。从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中古汉语是分尖团音的,现代汉语的大多数分支也分尖团。包括北京等现代读音不分尖团的地区,其尖团合流的现象也仅是历史上某一时期才出现的语音演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有:
有的学者根据女国音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发音特征提出,女国音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和青春期女性心理作用的结果,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传统审美观点认为女子说话开口应小;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有追求个性的意识,因而在发音过程中下意识或者有意尽量使开口幅度变化,从而迫使j、q、x等发音位置前移,形成女国音。大多数女性在结婚之后,对美的追求减弱,因而在婚后女性中女国音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而传统审美观点对于男性的标准与女性完全不同,小嘴被认为是无能,没有男子气概,因而在男性中女国音的发生比率也很低。
现存最早关于北京女性口语里的尖音现象的报道是语言学家
黎锦熙在20世纪20年代在考察师大女附中(今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读音之后发表的;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
赵元任、
罗常培、
李方桂等人在《
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译本译者注中也曾经提到这种语音现象;20世纪50年代
徐世荣在《北京话里的土词和土音》中也提到过,1970年代他又在《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一文中提到了这种现象;20世纪80年代,
陈松岑、曹耕、
胡明扬等语言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这种尖音现象的发音特征、在社会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