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山西乐平(现山西昔阳)李家沟村,美国国籍,语言学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美国
夏威夷大学语言系教授。
人物生平
1902年8月20日,李方桂(Fang-Kuei Li)出生于广东广州。
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医学预科,考取公费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系留学,后改学语言学。
1926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学士学位。
192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
1928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193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教授。
1939年,返回中国。
1944年—1946年,先后在成都大学和燕京大学做访问教授。
194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中国语言学访问教授。
194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教授;同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9年,从华盛顿大学退休。
1969年—1972年,任美国夏威夷大学语言系教授。
1987年8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方桂毕生从事印第安语、侗台(壮侗)语族以及汉语和藏语的研究。还包括上古音构拟、古代西藏碑文、解释汉藏对音、西藏历史等;另对英语、德语、法语等现代欧洲语言以及古拉丁文、希腊文、梵文、哥特文、保加利亚文、立陶宛文、冰岛文、挪威文也都有研究。
截至1987年8月,李方桂共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专书7种,其主要论著有《藏文前缀音对于声母的影响》《唐蕃会盟碑研究》《龙州土语》《莫话记略》《武鸣土语》等。
人才培养
李方桂指导培养的学生有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丁邦新,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高华年,语言学家吴宗济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32年,李方桂与
徐树铮女儿徐樱结婚,李方桂的女儿的名字是李林德。
人物评价
“李方桂是享誉国际的语言学大师,他是侗台语比较研究的开山大师,享有‘中国非汉语研究之父’的盛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李方桂则是‘少数民族语言学之父’,是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开创者。”(《
金陵晚报》评)
人物纪念
为纪念李方桂,2003年,由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华盛顿大学、
马萨诸塞大学的部分学者发起并成立了“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李方桂田野调查奖”是由“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Linguistics)”设立并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