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
中国古代谚语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中国古代谚语,出自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词语解释
拼音
女子无才便是德: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出处
明末清初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释义
这句话的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联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是:“男人的品德高尚就是最好的才能,女子如果没有才能和学识也要有高尚的品德。”
上下句互文现义,无论男女,皆应以德为本,亦应不自恃其才,以此“不自恃”,本即是谦下无我之德。
示例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七章:“一位女士说女子也应该读书,痛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
“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参考资料
张岱 -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馆.
安得长者言.国学导航.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0:38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