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吴兢《贞观政要·论择官》:“内实险詖,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妬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四回:“
宋江答道:‘盖为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
《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郑庄公亲率诸大夫往观。才焚
祝文,只见一人蓬首垢面,径造郑伯面前,跪哭而言曰:‘臣考叔先登许城,何负于国?被奸臣子都挟争车之仇,
冷箭射死。臣已得请于上帝,许偿臣命。蒙主君垂念,九泉怀德!’”
《
说岳全传》第三八回:“因见朝廷奸臣乱国,故尔不愿为官,在此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