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
清
张庚《国朝画征录·袁枢传》:“枢(袁可立子)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二》:“自大与好古,也是士人的一个特性。”
一日有人携取败席踵门告曰:“昔鲁哀公命席,以问
孔子,此孔子所作之席。”士人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有个姓秦的士人好古物
成瘾,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有人也就投其所好,专门钻他这个空子,让他吃亏不少。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来见他,说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座席。秦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以诸多良田作价买了下来。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说:“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杖策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钱?”秦士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
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不上古物。我的这只木碗是夏
桀所造,比
周朝古远多啦。”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物。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夏桀之碗”,沿街乞讨,糊口度日,口中还不时地喊着:“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