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城
江苏如皋城
如皋城,古代是海滨盐场,西北部成陆较早。东晋初年,因北方异族入侵,黄河流域的汉族人纷纷南迁。如皋人口增多,升场为县;隋代又降为场;五代时属南唐,复为县。元末战争,“闾阊皆货殖”的县治成为“井邑元人烟”。明朝统一全国,百废俱兴,如皋县治逐渐繁荣。嘉靖三十三年(1554),掘濠河,筑城垣以防倭寇。城圆形,围七里。
历史沿革
春秋时,如皋为吴国地。东晋义颐七年(411)置如皋县。隋开皇九年(589)如皋县并入宁海县。唐大和五年(831)置如皋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如皋县。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刘永准初建城池,沿玉带河(今市河)建城门六座:东在迎春桥西堍,名先春门;西在丰乐桥东堍,名丰乐门;南在南闸桥北堍,名宣化门;北在范家桥南堍,名北极门;东南在集贤桥(今冒家桥)北堍,名集贤门;东北在西惠政桥(贾家桥)南堍,名拱辰门。无城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邑人李镇倡议筑城御倭,巡抚都御史郑晓奏发白银2.8万两,由知县陈雍负责实施,一年完工。城凡七里,总长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阔五丈,下阔七丈。城门楼四座,南曰澄江门,北曰拱极门,东曰靖海门,西曰饯日门。外凿濠河,东、北各辟水关一座(即东水关北水关)。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王以蒙加筑月城。万历二十七年(1599)知县张星于城墙加筑敌台13座。清雍正十二年(1734)农历六月,大风雨冲毁城垣16段,约250余米,两水关依故。乾隆三十年(1768)知县崔正音、高邮知州何廷模(原任如皋知县)奉委领帑修城。何廷模承办西、南两门,崔正音承办东、北两门,费时3年,耗白银35967两3钱。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十五年(1835)、咸丰三年(1853)、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二年(1863)先后6次修葺,两水关亦作适当修葺。
地理环境
古城如皋从东晋置县开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城市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曾凭借丰富的海盐资源和便利的水上交通而多次出现繁华。
参考资料
如皋城的水关.江海晚报数字报纸文章.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1 16: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