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风筝
江苏如皋传统手工艺品
如皋风筝是江苏如皋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皋风筝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板鹞制作技艺被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如皋制作、放飞风筝的历史悠久,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之一,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风筝产地。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第四卷《民赋志·物产》载:“风鸢出如皋,自草虫鱼鸟以至仙佛,无巧不具;有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迭藏之。”而如皋的折叠风筝和奇妙的组合音响风筝更是全国首创。
相传,三国时,如皋百姓不堪魏国官兵骚扰,遇有魏兵侵犯,就用一种叫做“慢口”葫芦风筝通风报信。到了明代,如皋风筝即独树一帜。
清嘉庆《如皋县志》记载,如皋的风筝,从草虫、鱼鸟、车船,以至仙佛仕女,无巧不备。到了清道光年间,如皋民间制作、放飞的风筝不仅源远流长,盛况空前,而且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民俗体育文化娱乐活动。
如皋风筝与北京、天津、潍坊风筝齐名,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制作和放飞历史。如皋风筝有三大独特创造:一是音响风筝,二是灯彩风筝,三是折叠风筝。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以家乡如皋风筝为背景创作的传奇爱情喜剧《风筝误》(京剧改名《凤还巢》),被评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喜剧。有人赋诗赞美如皋风筝:“春船天上坐,冉冉抗春风。百丈牵霄汉,双桡划天运。星槎何处泊,仙棹几人同。云路频来往,都归掌握中。”1910年,如皋人石紫绶创作的“石氏风筝”在南洋劝业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5年,如皋风筝制作传承人郭文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郭氏风筝”曾经应邀远赴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放飞表演,《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画报》曾有专门报道。游客来到如皋,可以亲眼目睹如皋风筝制作传承人郭文和及其子女扎、糊、绘、放风筝的全过程,尽情享受“天高任鹞飞,快活上了天”、“把快乐放飞到天上”的欢乐情怀。
制作工艺
如皋风筝,俗称“鹞子”。以绢、布、棉纸、竹篾、丝线、棉线、铜丝、无色颜料、浆糊、牛皮胶、葫芦、瓠子、银杏果、蚕茧和毛竹等为原材料,经过出样、扎骨、剪裁、糊裱、彩绘、试线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结构巧妙,大小参差,花色缤纷,风韵神似。
造型分类
如皋风筝,大致可以分为造型风筝和音响风筝两大类。
一类称为“活鹞”造型风筝,其篾细骨轻、造型简练、形体秀美、灵巧多姿,在骨架造型上吸取了民间灯彩的扎制造型技艺,放飞求“活”求“象”。风筝色彩鲜艳,彩绘精工。
此类风筝以小著称,其代表作品为燕、雁、蝴蝶、金鱼及美人等,无巧不具,尤其是一排九雁十三雁阵风筝名气最大。
其结构精巧,布阵合理,独具特色。此外如皋软翅风筝还有凤凰、孔雀、白鹤、绶带、燕雁、儿童、蜻蜓、蜈蚣等,皆以竹篾为骨架,糊以色绢或银皮纸,绘上彩色,鸟翅上部有竹骨,下部羽毛则不用竹骨,结构精巧,造型逼真。其中蜈蚣、游龙等折叠式活动风筝是如皋首创。那时,城是空地少,树木多,多以放飞造型风筝为主。
另一类为“板鹞”。板鹞在形式上分“六角”,“七连星”,“九连星”,“十九连星”等,结构简述单纯,如皋南部的板鹞多为“六角”、“七连星”,用细笔竹扎制,鹞身挺拔坚硬。北部的如皋农村的板鹞多为“九连星”,用细竹篾扎制,骨架很软,数米高的鹞子都可以像凉席一样卷起来。如皋板鹞最具特色的是它哨口音响装置,每只板鹞按大小顺序成排成行的装有不同的哨口,数量从几十个到几百个,最多达千只,俗称“千口风筝”。
在板鹞下端装有一对较大的在天空中发出均匀振动声浪的称为“嘟子”的音响效果,板鹞下面安装风筝上最大的称为“嗡升”哨口。板鹞升空,风入哨口,“嗡升”低音浑厚。“嘟子”节奏明快、高亢嘹亮,“哨口”欢快齐鸣,在空中高低音交响和鸣,雄壮浑厚,悦耳动听,传送很远,大型板鹞可以传送至十几里以外。此类硬翅风筝造型大都正文、六角、八角、九串铃、七簇星、鹞子等。大者以细竹片为架,小者以竹篾为架,糊以竹布或桑皮纸,绘上彩色,或粘贴上民间剪纸图案,然后装上以白果壳、小竹筒做成的“哨子”。更有以葫芦做成的“嘟子”、“嗡子”,但须待强风时用麻绳放飞。“板鸢”不仅讲究外型美观,而且考究引线的粗细、长短及位置的适中,甚至连作尾巴的草绳亦用正反搓的方法,合之升入天空能飘飞自如,不致相互缠绕。板鹞上的工笔彩绘富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和装饰趣味。
板鹞上图案内容多为喜庆吉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或戏曲人物等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彩绘图案与大面积排列的哨口,互相衬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在中国风筝中系独一无二的风筝艺术形式。
传承保护人
石紫绶、家住如城南门白果巷。他善画花鸟虫鱼人物,工于糊扎风筝,所制作的风筝有禽鸟、昆虫、人物等。以竹篾做骨架、糊以色绢,再染绘虫鸟的头尾、脚翅,人物的五官、须眉,使风筝色彩斑斓。大的风筝分层次,装有铰连,可以折叠装盒收藏,称之为“收折风筝”。他创作的“石氏风筝”与天津“魏氏风筝”以及北京的“哈氏风筝”齐名于世。
石维林 紫绶之子。子承父教,风筝制作技艺胜过其父。尤其擅长制作“扣嘴老鹰”放上天空,几可乱真。有一回,他放飞的“扣嘴老鹰”在天上竟然遭到一群真老鹰的围攻,弄得“风筝老鹰”遍体伤。清宣统二年(1910),石氏风筝在南洋劝业展览会上荣获金奖。嗣后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风筝比赛会上又名列前茅。民国23年(1934),石维林制作送展的“双蝶风筝”和“双燕风筝”,双双获得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优等奖,并被载入《江苏特产志略》
夏寿泉 家住如城百岁巷,制作的禽鸟鱼虫风筝出神入化,制作的人物风筝栩栩如生,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传说他一般不也制作人物风筝,因为,惟恐所制作的人物会活起来,可见他的工艺水平之高。 张其远 家住原奚斜乡,现年90多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制作的九角板鹞,高一丈五尺,上面缀着哨子、嗡子、嘟子竟有1500多个,堪称全国之最。
郭文和 是如皋风筝制作的后起之秀。郭文和,如皋城人,笔名闻禾。先后担任过区文化站站长、县越剧团编导、文化馆文艺辅导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幼年师承石维林,学过如派风筝制作的传统技艺,悉心研制风格独特的“郭氏风筝”。
1980年,郭文和制作的“老鹰磨云”风筝,曾经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及维也纳国际博览会展出。
1986年,“老鹰磨云”先后在荷兰、比利时民出,获得纪念奖。
1990年3月,在首届南通国际风筝会和第二届“紫琅杯”风筝邀请赛中,获大型立体风筝类冠军。
1991年,获得全国立体风筝冠军、软翅风筝第一名。后来,他带着“郭氏风筝”传人——他的儿子郭承恺、儿媳单锋两次去香港,参加国际风筝比赛,分别获得“最具风格奖”和“最佳放飞技艺奖”。并多次应邀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参加国际风筝表演和展出。
1994年,郭文和根据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记》的记述,复制成功10只“曹氏风筝”,参加香港国际红学研讨会,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其中“双渔婆”风筝照片被《人民画报》1994年第6期刊登。“曹氏风筝”系列被江苏省博物馆收藏。
1995年,郭文和荣获联全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一级工艺美术家”证书。郭承恺、单锋亦获“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单锋创办的风筝厂,专门制作各类风筝,销往国内外,不仅发扬光大了郭氏风筝的工艺风格,而且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贾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民间美术委员会。从小受入祖父、如皋老一辈风筝艺人夏寿泉的熏陶,成为夏寿泉唯一传达室人。几十年来,他在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创新,使伤口造型生动,任凭精巧,描绘别具一格,放飞性能优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耗费10年心血对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记》所载“南鹞上的宫、商、角、徵羽五音葫芦”进行精心挖掘、研究、整理,张于恢复和振兴了这一几科失传的极其宝贵的民间艺术珍品。
1993年,中国民间艺术大展中,他被誉为“中国工艺百家——如皋风筝贾”。此后,他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风筝展出活动,屡获嘉奖。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应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邀请,举办贾智风筝作品展,被誉为“南通风筝王”。他曾经率领江苏艺术组应邀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新西兰中国文化节,获得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最高荣誉勋章。多年来,他撰写的关于风筝的专题研究文章《如皋风筝初考》《响铃风筝七簇菱》《南鹞民间艺术的奇葩》,分别发表于《文汇报》《民俗》《陕北民俗》等报刊。《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分社曾经对他做过专题报道。
制作音响风筝,葫芦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如皋较为出名的有章文秀,下驾辕(现称下原)藕花池庄木工,是制作风筝葫芦的高手。他所制作的葫芦,大者如米箩,直径约50厘米,口面用优质银杏树板雕刻,外腹以10多个瓠子联辍而成。其内壁搪以夏布,用油灰腻子涂刮,并精心油漆。一大二小,制成后装钉于长1丈2尺、宽8尺的巨型风筝“孵鸡王”上。中下部,还对称地配上各式各样的中小葫芦、嘟子、哨子数百只,排成20多行,整修风筝约重百斤。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3 09:09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