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始终虽异,细大靡殊。”
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来,
推择元勋重望始终
全德之人,以配食
列圣。”
清
冯桂芬 《先慈谢宜人事状》:“吾惟俭,故处境凡五变,而始终无所苦。”
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三》:“臣恐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一切息
徭役,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
《隋书·律历志下》:“胄玄所违,焯法皆合,胄玄所阙,今则尽有,隐括始终,
谓为总备。”
唐·
韩愈《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愈既哭吊,辞;遂叙次其
族世名字、事始终。”
明·
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杜诵》:“杜君诗调不失。如‘流水
生涯尽,
浮云世事空’,得生人始终之理。”
唐·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汉文虽以策求士,迨我明天子然后能以策济人,则臣始终之愿毕矣。”
明·
吴承恩《序》:“今公之所录,事不必本末,文不必首尾,人不必始终,
单言约语,皆有
深旨矣。”
元·无名氏《年节》诗:“唯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朱慧鹏《听琴经》:“善听琴乐者,博学广听,知乐始终,通于本末,明达内外,广大细微,数术情志,其明无乎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