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英(1896年—1937年12月12日),字若珠,广东
平远县人,
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于平远中学毕业。毕业后,1924年秋,来到广州,追随
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考入
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后投身
国民革命军,参加
北伐战争,作战勇敢,以战功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北伐后,进入
陆军大学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奉命率部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会战,并屡立战功,出色完成任务,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会战失利后,移防镇江。1937年11月初,日军分三路进犯南京,
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他所在的156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他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为掩护友军,率部冲锋,身先士卒,壮烈牺牲,时年39岁。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人物生平
1896年,生于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墩背的农民家里。
1924年,参加孙中山的革命军,在汕头姚南平部服役。不久,考入黄埔军校。
1925年2月,参加
国民革命军东征。东征结束后,考入北平
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回广东,在
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任中校团副。后调往广东燕塘军校任上校教官。陈济棠下野后,姚中英在
余汉谋部任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动请缨,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奉命率部由广东韶关出发,奔赴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被晋升为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
1937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守军被迫向吴福线和锡澄线既设阵地转移。日本侵略军攻占上海、无锡后,分三路向南京进犯,南京告急。姚中英所在的一五六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扼守汤山一带,阻止日军沿宁杭公路北犯。
1937年12月初,第156师接到驰援光华门的命令,该师边打边退,并于当天下午接替了光华门至通济门一线城墙的守备任务。
12月6日,日军攻破守军既设阵地后开始进攻汤山。姚中英等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由于力量悬殊,势不能支。12月8日,汤山一带失守。姚中英率部退守紫金山东北一带。日军尾随而来,攻势凶猛。
12月9日起,姚中英等部在紫金山连日与日军鏖战,伤亡惨重,只得退入南京城内,据守太平门。翌日,日军进攻太平门,姚中英率部与一一二师协同作战。激战多时,部队伤亡过重,阵地动摇。姚中英等将领奋不顾身,亲临前沿督战,终于击退日军进攻。
12月11日上午,日军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第18旅团(旅团长井出宣时)第36联队(联队长胁坂次郎)对光华门发起进攻,姚中英亲在城头协助师长李江指挥反击,屡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如此几次三番的激战,终于勉强支撑到12日下午6时许。这个时候,第156师接到上级命令向太平门集中,并准备突围。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友军各部依然在城墙上坚持抵抗,第156师的突然后撤必将动摇军心。姚中英于此时主动承担指挥第932团断后的任务,使第156师主力能够陆续退出战斗,向目的地集中。当姚中英完成任务,并率领第932团余部在12日晚上9时逐次退到太平门时,发现城门处一片混乱,第156师主力已经离城东去。
1937年12月12日,是南京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天。姚中英望着火中的南京城,听着震耳的炮声,看到节节败退的中国守军,心里感到莫大的痛苦和耻辱,决心率部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他机智地率部往日军兵力较弱的地带突围,并身先士卒,带头冲杀,不断与敌遭遇。最后,在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39岁。
主要事迹
姚中英生于广东平远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中学毕业后,他得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并准备出师北伐,立即长途跋涉,奔向广州,考取黄埔军校第二期。在校期间,随黄埔军校学生东征,讨伐
陈炯明。后又入陆军大学第八期学习。毕业后,在陈济棠部任独立第1师第2旅第6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任上校教官。陈济棠下野后,任第4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姚中英当即上书当局,表达自己及部下誓死救国、杀敌立功的决心。为了排除后顾之忧,专心杀敌,他把妻子儿女送回平远乡下居住。送回乡后,只在家居住两日,便急着要返回部队,亲人们都挽留他在家多住些日子。他概陈言,劝说家人:“如今国难当头,我作为军人,不能躲在家里,只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国家才能和平安定,亲人才能团圆。”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姚中英率部凭借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冒着日军陆、海、空猛烈炮火的轰击,率部顽强地阻击敌人,因作战有功普升为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守军陆续撤离上海。日军在攻占上海、无锡后,分三路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犯。姚中英所在的第156师奉命退守南京,据守汤山一带,阻止日军北犯。
12月4日,句容陷落。12日,日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第156师因连续作战,兵员损失很大,弹药严重不足,但姚中英等仍督率残部与日军展开最后的拼杀。当晚奉命突围时,姚中英率全师在紫金山东面冲锋,杀出一条血路。激战中,姚中英身先士卒,辗转冲杀,连杀数敌,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亲属成员
女儿:姚惠秀
外孙:刘伟荣
姚中英与妻子严坤灵共育有5个孩子,他离开家前往参加抗日前线战斗时,妻子腹中还有一女。临别前,他还满怀柔情地为未出世的孩子起了名字。姚中英夫妇是自由恋爱结婚,听闻丈夫牺牲,严坤灵悲痛不已。严坤灵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之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不会讲客家话,也不会耕田种地。她在广州的亲人曾想接她回广州,但她仍坚持留在平远老家将5个孩子抚养成人。
人物纪念
国民政府追赠姚中英为陆军中将,拨款抚恤家属。在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入祀首都忠烈祠,1969年3月,获台湾当局批准入祀台北
圆山忠烈祠(
国民革命忠烈祠)。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14年9月1日发出第327号公告,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以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梅州市有
谢晋元、
黄梅兴、姚中英、
姚子青、
罗策群、
刘子超共6名英烈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