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是根据已故著名作家
姚雪垠先生生前夙愿,为鼓励和推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艺术创作奖项。
简介
奖励对象为“新时期”(1979年)以来经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题材范围限于辛亥革命以前,单部作品字数不得少于20万字。本奖以奖励作品为主,同时参照作者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的成就,每四年评选一届。
评奖宗旨
本奖的评奖宗旨是:力求以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为基准,要求获奖作品必须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严肃的历史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本奖的奖励对象为“新时期”(1979年)以来经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题材范围限于辛亥革命以前,单部作品字数不得少于20万字。本奖以奖励作品为主,同时参照作者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的成就,每四年评选一届。
姚雪垠先生的亲属就本奖及基金的设立曾致函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研究决定,“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及其评奖事项委托
中华文学基金会管理并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为此设立了评奖办公室,负责本奖的征集、评选、颁发等组织协调工作。
本奖评委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姚雪垠先生的亲属及有关方面共同协商推选,由熟悉国内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并有所研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担任。
设立
已故著名作家
姚雪垠先生的亲属根据其生前夙愿,为鼓励和推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特捐赠姚雪垠先生的著作稿酬50万元人民币作为“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姚雪垠先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是一位辛勤笔耕、著述丰饶并有建树的文学家。在他的著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历史小说,尤其是他的代表佳作
《李自成》,更是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史学根底、生活积累、理论素养和艺术经验,体现了鲜明的创作主张,即力求以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为基准,使之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严肃的历史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这种将
历史与
艺术结合的追求,其实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即是以姚雪垠先生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追求为宗旨而设立的。
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以下简称“本奖”)是根据已故著名作家姚雪垠先生的生前夙愿,为了鼓励和推动中国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
第二条 本奖的奖励对象为新时期以来经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自2003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届,每届限2~3部。
第三条 由姚雪垠先生的亲属提议并捐出姚雪垠先生稿酬50万元人民币,经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研究决定,在
中华文学基金会下设立“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以用于本奖的评选和颁发。
第二章 参评范围
第四条 本奖以奖励作品为主,同时参照作者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领域的成就;已经过世的(以参评截止日期为限)作者的作品不在此列。
第五条 本奖题材范围限于辛亥革命以前,单部作品字数不得少于20万字。
第六条 已获得过“
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在参评范围以内。
第七条 本奖采取单位推荐与评委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国征集;推荐渠道如下:
(一)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各限2部);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社(各限2部);
(三)相关的研究机构(各限2部);
(四)评委(各限2部)。
第八条 推荐者及作者需共同按要求填写“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参评作品推荐表(见附件),并提交参评作品样书5套。
第三章 组 织
第九条 本奖评委由
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姚雪垠先生的亲属及有关方面共同协商推选,聘请熟悉国内外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并有所研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有影响的专家、学者11~13人担任。
第十条 中华文学基金会专门设立评奖办公室,负责本奖的征集、评选、颁发等组织协调工作。
第四章 评选与颁奖
第十一条 本奖评选力求以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为基准,要求获奖作品必须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严肃的历史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第十二条 每逢评奖当年年初,由评奖办公室向各推荐单位和评委印发征集通知。
第十三条 本奖评选分初评、复评两个阶段进行:
(一)初评:由评委通读作品,写出初评意见,从中选出若干入围作品进入复评;
(二)复评:评委审读入围作品,之后召开全体评委会交流磋商、综合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获得三分之二票数的作品获奖作品。
第十四条 获奖作品确定后,于当年年底前举行本奖颁奖仪式。
第五章 资 金
第十五条 本奖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励基金”的利息、利润或其他投资收益,以及热心于文学事业的企事业单位、机构和个人的资助。原则上不得动用“奖励基金”本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每届评奖的具体实施依据该届制定的实施方案。
第十七条 本章程由
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获奖作品名单
首届
(2003/11/7)
《曾国藩》(血祭·野焚·黑雨)(唐浩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汴京风骚》(晨钟卷·午朝卷·暮鼓卷)(颜廷瑞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乾隆皇帝》(六卷本)(二月河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第二届
(2007/11/27)
《蒙古帝国》(I·II·III)(
包丽英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关于姚雪垠
姚雪垠(1910-1999),
河南邓县人,现代著名
作家。20年代末在省立开封第一中学学习(四年制)。1938年春发表了短篇小说《
差半车麦秸》,用新鲜生动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农民游击队员的形象,受到读者和文艺界的重视。抗战后期任东北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这期间出版了《牛全德和红萝卜》、《新苗》、《重逢》、《
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长夜》等中长篇小说和论文《小说是怎样写成的》。《长夜》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以广阔的农村政治斗争道路的农民形象。另外,还有中篇传记文学《记卢鎔轩》,剧本《一封信》,小说《母爱》等。
1951年他到河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调到武汉作协。1957年开始创作历史小说《李自成》,计划写5卷,共约300万字。
1978年2月,姚雪垠被选为第五届全国协委员,后任湖北省
文联主席。
1983年秋,姚雪垠同志应开封高中邀请,曾到母校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