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是中国
上海市中心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西始于延安中路高架桥下,东与武胜路接壤,全长大约1800米。威海路曾用名威海卫路。威海路与
南京西路并列由西向东略成波浪弯曲的路形在有意无意中暗合了威海这个中国东部海滨城市的“寓意”。
从延安西路高架下的上海展览馆起,威海路开始它漫长的“海岸线”。走过弄口标有“林村牌坊”的新式里弄,穿过陕西北路,在威海路遇陕西北路的转角处有一个三角小花园,绿色竹亭四周遍植绿色的竹子,清风徐来,风吹竹叶簌簌作响,竹叶像海浪一样起伏。紧靠着小花园的是威海路幼儿园 ,而它的对面则是
第二工业大学校园和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大楼以及建于1903年的
民立中学校园,这些教育和文化单位使这一段的威海路充满了书报的油墨香味,让人感到一种清馨的文化气息。据悉,有关方面将在此打造“文化传媒街”。
沿着威海路畅游,马路两旁
弄堂纵横,房子大都带有早期上海石库门风格和特点,一条条“海上旧里”不时的夹在一片片新楼宇中间,让人的思绪跳来跳去,浮想不断。
威海路
茂名北路这一带聚集着上海所存不多的精美的弄堂,如
静安别墅,向
南京路开口的一面,主弄堂的道路已经相当宽阔,支弄里的一排排房屋整齐高大,门楣雕花,有些窗户的玻璃是彩色图案的。遇上下雨天,老房子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充满一种怀旧的气息,它们静静的伫立在弄堂深处,不事张扬却又与众不同,很轻易的就让人进入那些海上陈年往事之中,且
久久不能释怀。
在茂名北路威海路交叉口的东南方向,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群中海保留着一幢老式
石库门建筑。她的门牌号是茂名北路120弄5-9号,原门牌号是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这就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来上海时间住的最长,与夫人
杨开慧一起生活的旧居。这是一幢颇为典型的两层老式石库门房屋,
砖木结构,清水外墙,黑漆大门,铜环门扣,条石门框。二楼的厢房住着
蔡和森、
向警予一家,毛泽东一家则住在楼下,中间是毛泽东会客的地方。毛泽东在1924年12月因病结束了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湖南。毛泽东同志从1919年至1926年,先后十次来上海。当年杨开慧被捕后,他的三个儿子都曾在上海街头流浪,其中最小的儿子
毛岸龙病死在上海医院,可见毛泽东同威海路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被
上海市旅游局推荐为旅游观光点。走进甲秀里,清水墙边绿竹林前事毛泽东一家四口人的青铜塑像,杨开慧怀抱着小岸青鱼坐在藤椅上毛泽东逗趣,身旁有小岸英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作享短暂的天伦之乐。使人一踏进甲秀里就感受到历史伟人平易近人的风采。
威海路上当然还有很多老式的公寓建筑,至今都还完好无损。威海路651号就是一幢竣工于1928年混合结构合院式7层公寓。从空中看,整个公寓平面呈回字形。临街立面为深浅相间的面砖饰面,主入口饰竖向尺度高大的拱券,窗楣为白色平券装饰。这幢公寓是由房产商孙春山以其姓的英文音译命名为“太阳公寓”,如今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门口还挂有上海广播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建筑材料华东公司等招牌。
近几年威海路老房改造步伐很快,如今从茂名北路到重庆北路这一段。现代化的楼房成群成片,上海电视台大厦、
四季大酒店、
中凯城市之光住宅小区、
绅士大厦、
浙商银行、长生大厦、
中国民生银行大厦、
上海招商局广场等等仿佛一夜之间就在这里矗立起来。其中,中凯城市之光住宅区的环境布置让人赞叹,“城”门口一道棕色微拱的花岗岩石牌门造型抽象现代,“城”内一幢幢米色墙面外镶绿色窗框的高层大楼典雅高贵。“城”门两边全是黑色大理石饰面的两层楼商铺小店,橱窗内陈列的商品包装精美华丽。街上种植着一排行道树,每两颗行道树间隔一盏宫灯式的路灯,给威海路带来了新潮的现代气息。
威海路的东段与人民广场南边的武胜路相接。人民广场原来是旧上海最大的跑马厅,武胜路过去就叫跑马厅路,这条路至今还留着弧形跑马道的痕迹。而当年的威海路因为紧靠着跑马厅,所以在威海路与黄陂北路之间分散着许多马厩。如今威海路20号就是当年马厩和马厩的管理机构。这是一幢两层的
钟楼建筑,平面呈凹字形,钟楼楼上是管理人员办公室及骑手的宿舍,底层的两厢分别有九个马厩。在
马赛开始之前,马匹先集中进行检查,配上号衣,随后依次拉到跑马厅的主看台(也就是
上海大剧院处)马道上,赛后再拉回那马厩。如今跑马厅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当年的马厩却变成了民房而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威海路上的一个奇观。许多人初看到这幢红瓦绿檐黄墙的房子总以为这是什么造型奇特的洋房,等知道这里曾经是跑马厅的马厩时往往会感到难以置信,但再仔细看那比一般房屋要低的红瓦坡顶二层楼房和顶上留有
白色水泥呈窟窿状的钟座时,才不得不相信是时间演变了一切,威海路真的也是一条有独特历史的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