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镇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下辖镇
子陵镇地处东宝区城北郊区,距荆门市中心11公里。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北方的207国道。子陵镇统管“新桥”,“南桥”和一些村庄。政府驻子陵铺,人口44339人,面积277平方千米。
乡镇简介
子陵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向导,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粮经种植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的比重,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市场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何冲村建有500亩美国黑提示范园,在八角建有150亩南方大优质梨示范点,在七桥——金榜建有630亩月柿、优质毛板栗、红板栗、密柚、生产基地,在南利公路沿线建有2000亩韭菜花、茄子、大白菜西红柿生产经济带,在五个村委以袋装香菇为主发展资源型经济。
在乡镇企业管理中,乡党委、政府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党政领导联系点业制度,为乡镇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投资近20万兴建了“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收费,全方位服务”的占地80亩的竹木工业园。子陵镇乡镇企业163家,逐渐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铸造业为辅的乡镇企业体系。
交通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乡党委、政府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子陵镇的公路建设,极大改善了子陵镇的交通状况,铺设了北通六塘2公里的柏油路,11.5公里的四级公路,完成了南新至七桥、金榜至永平、南新至钱村、南边山至永忠
总共26.5公里的乡村四级公路建设。除偏僻村委正在修建公路外,子陵镇已有12个村委通了公路,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2.3%,这对子陵镇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水资源
水利设施齐全,水电资源丰富。境内有大江水库,总库容量41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量277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8万亩,年发电量达300万度。另有柏坪、金冢、龙泉、蔡冲、南桥5座小型水库,可灌溉面积2500亩。
工业强镇
子陵镇拥有工业企业130多家,2006年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8亿元。这个“盘子”,别说是在东宝区,在荆门市无疑也堪称工业强镇。
子陵镇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围绕优势明晰每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思路对路,发展工业经济的出路就有了。子陵的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石膏储量;二是区位,邻近荆门城区,207国道、襄荆高速、长荆铁路、襄石铁路纵贯全境。
子陵镇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从石灰石和石膏开采起步。让沉睡的资源变成现钞,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子陵镇“吃资源饭”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从卖资源到发展加工项目,形成了建材工业板块,如今,石灰、石膏、板材、水泥等系列加工项目占其工业项目的大头。
资源总是有限的。子陵镇委、镇政府决定发挥另一个优势:区位优势。进入新世纪之后,工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趋势:由城市向周边扩散,向郊区延伸,这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势,被称为城市工业辐射期。子陵镇委、镇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通讯等基础工程,改善投资硬、软环境。沿207国道两旁预留了上千亩土地;延伸了引进漳河自来水的主管道4100米,能有效地缓解一个时期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已有2座11万伏变电站的基础上,正在建设1座22万伏变电站、4座3.5万伏变电站,而且,现已申报并得到批准再建1座11万伏变电站、1座3.5万伏变电站。五年来先后引进了宝源木业、葛洲坝水泥项目、荆铸水暖、山缘香菇(加工项目)、凯龙纳米碳酸钙、道地药材、众和纺织、久源精钙(荆门热电厂所属)、祥和汽配、高旭化工、聚合锂电池等项目,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7年底,荆门市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子陵镇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在服务好城市工业向周边辐射项目的同时,重点是抓住沿海工业经济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大项目,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子陵镇引进了香港的电子元件生产项目和上海高旭化工项目,两个项目均已动工兴建,投资5.5亿元的葛洲坝水泥等项目的建设也已初具雏形。
时移事异,始终与时代合拍;未雨绸缪,打有准备之仗。子陵镇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乡镇未来的发展启迪良多。
乡镇特产
月柿俗称柿饼,以个大、形圆、肉厚、质软、味甜而享有盛誉。它是选用良种水柿刨皮晒制而成,肉质棕红半透明,饼皮凝有一层雪白的柿蜜霜,形圆,恰似中秋明月,故名月柿。这种柿饼清甜可口,清热生津,是珍贵的馈赠礼品和滋补佳品,值得游人一买。
红板栗树冠圆头形,枝条红褐色,嫩梢紫红色,皮孔圆至椭圆形、白色、小而中密。坚果圆至椭圆形,红褐色,光亮美观,整齐饱满,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香甜,涩皮易剥离,单果重为9.4g。树势健壮,干性强。营养生长期210天,果实发育期110天左右。结果母枝粗壮,雌花形成容易,大小年结果不明显,丰产稳产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贮藏性良好。韭菜花味突出,故取名为韭菜花。它具有韭菜花固有的浓郁清香,甜、咸、辣味俱佳,脆嫩味美,鲜香扑鼻,可口的特点。食之能生津开胃,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韭菜花就远销昆明贵阳、南京和香港、澳门等地。
腌制韭菜花的主要原料是韭菜花、苤蓝丝和线辣椒,再加拌红糖、白酒等原料,由于制作比较简单,因而,当地许多职工和居民家庭,都会自做自食,或送亲友,既经济实惠,又方便。
乡镇发展及荣誉
子陵镇党委、政府按照“四化统筹(集镇城市化、工业集群化、畜牧品牌化、新村深延化)、以城带乡、工农互动、全面提高”的发展思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连续三年,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工商税收增长比例,均超过了荆门市平均水平,2006年子陵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96293万元,同比增长20%;工商税收突破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763元。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基层政权建设先进乡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镇”、“豫西南养鸡大镇”、“畜牧产业化先进乡镇”、“信访稳定模范乡镇”、“四星级小城镇”、“乡镇企业明星镇”、“平原绿化高级达标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旅游胜地
圣境山风景区位于荆门市东宝区金泉村,境内圣境山为秦岭南支大巴山脉的荆山余脉,圣境山主峰天目峰海拔571 米,群山环绕,虎踞龙盘,山石陡峭,是荆襄古道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圣境山“荆北无双妙景,襄南第一名山”。圣境山风景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人文、宗教、民俗于一体的著名景区,境内著名景点有好汉坡、万人摸、石婆望夫、八卦井、真武宫、百步云梯、逍遥神道、偏观寺、送子庵、灵光殿等著名人文、自然景观。除此之外,圣境山风景区里面还生长着银薇、紫薇、杜鹃等20多种珍稀植物,物种丰富,风景如画。圣境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素有“小武当”、“小庐山”之称,相传道教真武大帝寻访老子以求道时曾经在此隐居,人们为了纪念真武大帝在圣境山山顶修建了真武宫、灵光殿等多重建筑。相传明代嘉靖皇帝到显陵祭祖时曾被此山深深吸引,在感叹自己来到人间仙境之余,在此小住过两日,并亲笔题写“圣境”二字,此山从而得名“圣境山”。圣境山风景区因其独特的魅力被人们称做“荆门后花园”,其境之内风景秀丽、山俊林幽,是人们观光的好去处。
古墓发掘
在东宝区子陵镇发掘了一处约2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龙王山墓地,共暴露墓葬开口100余座。共清理出数百件陶器、石器等。这座龙王山墓地距今5000多年。
龙王山墓地位于荆门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和美满村交界处,距荆门城区约15公里。 2006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2006年6月中旬至7月初,荆门市的勘探结果显示,工程范围内有约2000平方米的岗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
7月19日,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地进行发掘。发掘后,共暴露墓葬开口100余座,已发掘清理14座。此次采集石器24件,其中石钺3件、石斧6件、石锛10件、石镞2件、石凿1件,陶纺轮2件;共清理墓葬14座,出土玉器6件、陶纺轮2件、陶器546件。
龙王山遗址曾人口密集
已发掘墓葬的随葬品具有多个特点:随葬品绝大多数为冥器,已发掘的14座墓有13座墓未见生产工具;随葬品放置位置均在墓坑中间;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已发掘规模最小的一座墓,长127cm、宽40cm,出土了14件陶器,在同时期同类墓中少见。
10号墓出土的两件璜,可能不是单纯的装饰品,应是一种象征权力的礼器。从墓葬中随葬大批量的同类器物分析,说明当时这个聚落或附近聚落中应有专门的制陶作坊。
同时,墓地位于龙王山遗址(荆门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南部,墓葬区无文化堆积层,是一处专门葬人的地方,说明当时整个聚落遗址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则;生活区与墓葬区相对分开;从墓葬的分布密集而重叠的情况看,说明龙王山遗址上曾居住有非常密集的人口,其社会组织可能是一个氏族公社或几个家庭。
墓地为长江中游罕见针对龙王山墓地考古发现,省文物专家认为龙王山墓地及过去已确认的居址,是一个有机整体,为长江中游地区罕见。对于探索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进程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评估,墓地是省内一次性揭露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墓地。从随葬品数量看,也是同时期墓葬一次性出土数量最多的墓葬,是长江中游汉水以西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大溪墓地。
墓地已发掘的10号墓是国内所见已发掘的同时期墓葬中规格最高、开口最大的一座墓;墓坑形制独特在国内少见,几乎所有墓葬都是凿岩石为坑;对墓地的科学发掘与研究,将对研究长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4 10:00
目录
概述
乡镇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