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
中医泰斗
孔伯华(1884年6月5日-1955年11月23日),现代医家。原名繁棣,号不龟手庐主人,山东曲阜人。其祖父为当地名医,孔氏深受其影响;幼年时攻读经书,并随父宦游各地;后以母病,遂立志学医。16岁时,移居河北易州行医,于当地与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善。后又于25岁时在北京外城官医院任职,与当时名医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砌磋学问。
人物生平
孔伯华(1884—1955),名繁棣,别名不龟手庐主人,曲阜城内棋盘街人,孔子74代孙。著名医学家。
孔伯华的祖父是清朝进士,精于文学,擅长医术。孔伯华6岁时在私塾就读,受家庭熏陶,便对中医发生兴趣。14岁开始专攻医学,因母病医药无效,决心专攻医学,志以医术济人。16岁时,移居河北易州,从学于名医蔡秋堂、梁纯仁,研讨《黄帝内经》等医书。1908年在易州行医,与当地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善。
1910年,26岁的孔伯华应清廷太医院之聘来京,在外城官医院任医官职务。外城官医院和内城官医院是尚书善耆奏请清朝廷批准,于1906年9月建立。筹建这两所医院是为推行新政,讲究卫生。两所医院均设有中医、西医两部。除诊治病人外,还负责卫生防疫。外城官医院的旧址现为北京宣武中医医院。1917至1918年,孔伯华与杨浩如、张菊人、陈伯雅、曹巽轩等原清廷御医一道,两次在晋绥及廊坊一带参加防治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工作。医家们全力以赴,沿户访问,救治了众多病人。防疫工作结束后,由孔伯华主持编写了《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10卷,刊行于世。
后来,孔伯华辞去医官公职,在京悬壶应诊,因医术高明而誉满京城,与萧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
1925年,“五卅”惨案后,为抵制日货,孔伯华创制了一种“避瘟宝丹”,其效力高于日本“避瘟散”,深受欢迎。
1929年,汪精卫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时,召开中央第一次卫生委员会议。当时最反对中医的余云岫等一伙,抛出了一项“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提案,发表“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等言论。该项提案被通过,当局随即作出决议“取缔中医”。这立即激起了中医药界的极大公愤。全国中医及中医药团体联合起来,表示坚决抗议,各界代表聚集上海,于3月17日召开临时大会,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组织“联合赴京请愿团”。孔伯华当时为华北中医代表,被推选为临时主席,率领全团前往南京请愿,据理力争,激昂慷慨,要求政府取消这项决议。由于中医中药有其深厚而又广博的根源,在数千年中确有保障人民健康、昌盛民族繁衍的伟大贡献,拥有全国亿万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全力支持,因而获得社会上公正舆论的极大支持。当局鉴于此种形势,被迫收回成命,并同意成立国医馆,从而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祖国医学。
经过此番激烈斗争,孔伯华深深感到,当务之急,必须培养中医人才,壮大中医队伍,提高中医疗效,确保人民健康。真能把病治好,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的由衷信任,中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30年,孔伯华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萧龙友为董事长,孔伯华为院长。遴聘当时第一流国手,分别担任各门课程的教师。如瞿文楼担任儿科教师,姚季英担任诊断和妇科教师,周吉人担任内经和难经教师(后由张斡卿担任难经教师),李卓如担任伤寒教师,宗馨吾担任金匮教师,孟庆三担任药物教师,张菊人担任内科和温病教师(后由王子衡担任温病教师)等。当时因办学经费拮据,孔伯华常从门诊收入中挪补开支,真正体现了医者仁术的大家风范。对待学生,孔伯华则不辞辛苦,亲自与萧龙友带领学生轮流实习,有时还要管理学生的吃住。孔伯华发扬民主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展开辩论。孔伯华又常教导生徒“古今时代不同,人之体质不同,所受病邪亦有所不同,临证施治切忌主观,必须灵活。仲景之立法垂训,乃法外有方,方外有法;金元四大家虽各成一派,乃羽翼仲景,后世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亦羽翼仲景也。要知唯在用之当与不当耳”。该院先后共培养学生七百余人。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为抵制日伪当局的强行接管,毅然将学院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伯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代表、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1952年,上书毛泽东主席,阐述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必先从教育人才开始等见解。是年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周恩来曾称赞他是“有理论但不尚空谈的实干家”,并于1954年接见了他。后来,周总理多次接见过孔伯华先生。
孔伯华主张熟悟经旨,不泥于古。志于医者,首先应该熟读《内经》而后逐步细心参悟经旨。阅读诸家医论,一定要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掌握“取长舍短,去芜存华”的治学方法,力避“食古不化”或“断章取义”。
孔伯华1955年11月23日病逝于北京。周恩来总理担任其治丧委员会主任,彭真担任主祭。
纪念缅怀
孔伯华逝世以后,党中央、毛主席深切关怀,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亲自担任了了治丧委员会主任并亲临寓所吊唁,对家属慰勉备至,特别关怀先生后代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中央卫生部更予以人力财力的大力相助,中医司的领导郭子化、吕炳奎等同志,一连数日,亲临先生住所,主持襄理丧葬事宜。
孔伯华生前好友、八旬高龄的萧龙友先生,惊闻噩耗,深为哀恸,并挥泪亲题哀挽:“抱病哭君魂欲断,承家有子业当兴”,以悼亡灵。
1985年,为缅怀孔伯华对中医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全国政协、市政府、卫生部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纪念孔伯华诞辰100周年活动。
学术思想
学术上,孔伯华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
孔伯华认为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特别强调“元气”。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学方面,首先应熟读《内经》,参悟经旨,不泥于古,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诊断方面,脉贵于神,意在匀和。在病机方面,在正气受伤的原因中,他首先强调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与肝的关系,尤其重视肝脾关系,主张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系于脾胃。临证注意脾湿和肝热。在外感温热病方面,认为人体内的郁热伏气(久郁之热和潜伏之气)是感受温热病的主因。
孔伯华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虎啸龙腾”。他遣方用药必先辨证精详,对证用药,并无门派的偏倾。他认为不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达到恢复和补养元气的目的。扶正即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决,不可先有主见。他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则“参、术、硝、黄俱能起死;芩、连、姜、附俱可回生”。要对证下药,不可执于成方。若固执于某方以治某病,则是犯了“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的错误。他的药方,亦如虎啸龙腾一般气势恢宏。孔伯华擅用石膏,是从躁、渴、喘、呕四处着眼,在他的著作《时斋医话》中讲述很详:“诸石膏之疗能,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解表清热),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斑(皮肤上出的小红点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治伤寒之头痛如裂、壮热如火,尤为特效,并能缓脾益气,邪热去,脾得缓而元气回;催通乳汁,阳燥润,孔道滋而涌泉出;又能用于外科,治疗疡之溃烂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烂;胃热肺热之发斑发疹更属要药。”民间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称誉。
代表作品
孔伯华的主要著作有《脏象发挥》《时斋医话》《诊断经验》《中风说》《肺病防治手册》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0: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