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鍨是我国著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男,1930年6月14日生于江苏泰兴。
简介
(1930—2003年),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青年团华东工委干事、华东建工部团委秘书。1954年8月至1958年8月在
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75年4月调
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先后任教学组长、系党总支委员、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先后参加十余种哲学教材的编写,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和现状》、《走进马克思》等。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奠基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学术著作获得首届中国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在担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和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期间,他为推动我国及江苏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教学方面的奖励。
主要学术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次转变和两条逻辑”说。根据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及新近整理出版的大量手稿和相关资料的深层解读,历史和逻辑地再现了他们早期哲学思想的发端、演变和成熟过程,简洁明晰地揭示和阐明了他们在创立
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所经历的两次深刻思想转变,尤其是在第二次转变中如何实现了从思辨逻辑向科学逻辑的突进。这对于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是极为重要的。据此,所谓“南大学派”(或称“金陵学派”)就是以文本逻辑和历史分析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派”。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论而不是体系哲学”说。“我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并不是它没有体系。说它是方法,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某种方法大全。第二,我说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而非体系,是从它的实质出发的,而不是从学科内容着眼的。第三,我也并不反对从宣传和教学功能出发建立某种体系。相反,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和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但是,如果我们搞研究也坚持一切都从这个体系出发就不妥了。在当代中国,重新解释马克思的理论运动,其最重要的内涵就在于纠正长期以来流行的教条主义学风,澄清堆砌在马克思头上种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这一诠释体系不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历史的具体的精心解读上,而是从现实意识形态的需要出发预构了这样那样的理解体系,从这些体系去反注文本。这样看来,摆脱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教条首要的就是去掉这一特殊时期堆砌在马克思头上的“非法建筑”,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理论立足点。我们所以不满意旧的教科书体系,就是因为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常常是断章取义的。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又发现,在国内最近的哲学“革新运动”中,新的体系正在纷纷建立起来(直到现在还有新体系探索的公开表示和建构运动),相对于旧的教科书体系而言,这些新体系虽然多数都注意吸收和消化最新研究成果,也力图反映时代内容,但是仍有两个重大的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这种体系的马克思文本依据和理论逻辑依然未得到充分的论证。由于这个重大缺失,这些新体系的生命力和时效性就依然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我首先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关注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不是匆匆忙忙去建立一个新体系。”
3、强调马克思恩格斯文本解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既是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论,也是我们解读马克思的方法论。对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理论研究深入历史的方式和文本叙述结构之间的差异。对于历史与逻辑的揭示,用解释学术语做不恰当的表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活动中,我们同时区分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符号”的文本群的“能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实质)、经典作家本人意图的“所指”(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变化历程和实际研究的问题及其方法),以及解释者对这一“符号”的理解(我们当代人怎么理解)。这三者都被标注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杜绝自己主观对象化的合法性,以避免把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东西硬塞进去。在具体的解释中,我们就可以区分哪些是马克思的,哪些是我们自己的。在历史的分析中,马克思的理论同时受到了历史事实的检验。而对马克思的解释将在与马克思视域的历史性融合中获得意义。
出版图书
其主要学生
侯惠勤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哲学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学科负责人。
张异宾 男,现任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并为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一级学科负责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负责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唐正东 男,南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国外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特约
研究员等职。
童星 男,1948年8月生,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社会改革与对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
姚顺良 男,1948年3月生,江苏泗阳人。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吕世荣 女,1954年生,河南泌阳人。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谭培文 男,博士,湖南衡山人。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哲史学会理事。
朱进东 男,1956年1月生。现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伯鍨哲学文存》
《孙伯鍨哲学文存》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0年12月10日,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楼
多媒体会议室,《
孙伯鍨哲学文存》(四卷本)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黄浩涛,北京大学黄楠森、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庄福龄等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其他中青年学者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孙伯鍨哲学文存》的方法论启迪
第一卷的学术贡献之一,是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两条逻辑、两次转变”的观点。孙先生之所以特别关注马恩这一段思想史中抽象人本主义逻辑与立足于客观现实的科学逻辑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以及他们两人的哲学观点从唯心主义向一般唯物主义再向
历史唯物主义的两次转变历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孙先生始终认为必须从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在孙先生看来,仅有对资本主义异化状态的人本主义式批判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所展开的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因为只有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才能把历史观与现实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紧密联系起来。 在第二卷中,这一方法论特点也鲜明地表现出来。孙先生始终贯彻这样一种剖析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是建立在当下的主体只有随着历史的发展才能成为历史主体这一观点基础上的。孙先生的这一解读思路也可从第三和第四卷中看出来。应该说,这种解读方法对于我们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致力于现代性的批判,但必须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研究现代性进程在个人身上产生的文化效应,但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这一问题,而不是从人类学或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学的角度来进行这种分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新时期始终保持哲学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科学性与革命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图书信息
各卷主要内容
第一卷,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443页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运动,青年黑格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异化劳动理论和对黑格尔
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等。
第二卷, 卢卡奇与马克思 372页
第三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481页
本书收录有《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几个问题》,《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现代化的大生产就没有完全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认识》等文章。
第四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研究 347页 ; 2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