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洲,男,1970年11月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国航天器总体设计和测控通信技术专家,中国深空探测航天器设计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兼着陆巡视器总设计师,“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
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70年11月,孙泽洲出生于辽宁沈阳。
1988年—1992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
1992年,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
2000年,任总体部一室(现传输遥感卫星总体室)副主任,并被委任为资源一号02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分管测控和载荷。
2002年,开始参与“
嫦娥工程”的前期论证,负责星载测控论证工作,协助总师叶培建组织制定顶层规范等。
2003年,任空间太阳望远镜背景型号副总研究师。
2004年,被任命为“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
2008年,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2012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6年4月,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开始了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的职业生涯。
2019年9月1日,出席央视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
开学第一课》栏目,讲述月球迎来五星红旗。
2021年2月11日,成为《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的嘉宾;5月,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
2022年2月,参加新华网纪实访谈栏目《
大国榜样·两会特别策划》;5月1日,参加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
中国梦·劳动美——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讲述特别设计《问天》。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孙泽洲先后担任
嫦娥三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主持探测器系统研制,圆满地完成了中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首次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实现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01年,孙泽洲开始参与
绕月探测工程的前期论证,并负责星载测控系统和卫星总体论证工作。在
叶培建总师的指导下,他组织完成了总体方案论证工作,有效地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
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技术成果进行融合和应用,结合技术创新和攻关,合理地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为嫦娥一号卫星能在三年之内完成研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卫星总体设计过程中,孙泽洲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了利用数管功能实现热控功能控制和电源管理等设计思路,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在测控系统设计过程中,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国首个深空探测测控数传星载系统,解决了月球探测卫星40万公里的远距离地月测控通信的设计难题;在月食方案设计过程中,综合多学科技术,进行系统顶层优化,有效解决了长时间阴影对卫星的安全影响。通过不断的专注研究和不懈的技术攻关,解决了环月探测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确保了中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
截至2021年11月,孙泽洲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截至2021年11月,孙泽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项。
截至2023年3月,孙泽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人才培养
在狠抓技术攻关的同时,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孙泽洲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对年轻人亲手培养、严格要求,并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团队“思维严谨、不耻下问、集思广益、信息共享”的内在精神,从而打造了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嫦娥团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孙泽洲的父母都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工作,他耳濡目染,从小就向往探索宇宙空间奥秘。
人物评价
孙泽洲的头发理得很短,两眼炯炯有神,透着英气,与人交谈时语速飞快,条理清晰。(
新华社客户端评)
孙泽洲是中国航天器总体设计和测控通信技术专家,是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器技术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之一。(
人民网评)
孙泽洲为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日报客户端评)
孙泽洲潜心研究、刻苦攻关,夙兴夜寐、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劳动午报》评)
孙泽洲嗓门大,语速快,眼光炽烈,充满激情,有着东北汉子特有的爽快和洒脱。作为副总设计师,他又是个特别“较真”的人。生活中的孙泽洲开朗幽默,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他从容淡定。在他的脸上,能读到思索、坚毅,能读到一种充满兴奋和充实的疲惫。(《
瞭望新闻周刊》评)
孙泽洲是标准的“航二代”,重压之下,工作中的孙泽洲不曾乱过阵脚,被团队成员奉为“定海神针”。(《
中国航天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