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生卒年不详,明代宣德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又名孙笼,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都痴道人,
毗陵(今江苏省常州)人。明朝开国功臣、忠憨侯
孙兴祖之孙。
宣德中曾为翰林
待诏,生活在花鸟画艺术变革的重要时期。他是一位敢于创新的杰出艺术大师,在继承宋人没骨画法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诸多流派的传统精华,融会贯通,独自开创了没骨写意花鸟画的新风格,对我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孙隆,生年不详,但与刘若愚同年。
万历时任苏杭织造太监,并兼任税官。此职有皇帝的敕谕关防,待遇与司礼秉笔太监相同而安逸尊富过之江南地区是明王朝的经济重心,这里的赋敛收入多少,政治局面如何,关系到明王朝的安危。他笔下的花鸟、虫鱼,不加勾勒,运用色彩渲染,生动鲜活,尤有机趣,融合徐熙落墨花及赵昌没骨法,兼收了南宋梁楷、牧溪的水墨写意法,还受到了元代张中的设色写意法的影响,形成了墨色交融的没骨花鸟画新法。与梁楷、牧溪的水墨写意画法不同,孙隆把墨置换成了颜色,形成设色写意没骨法;同时他又把墨当做一种色彩运用于绘画之中,以调节画面的色调,色中有墨,墨中有色,渲染中兼施勾勒,细线阔笔兼施,并不局限于没骨法的条条框框。与张中相比,他的绘画显得自由而精熟,在点、线、面的组合变换、对比运动中形成灵活的节奏和旋律,淋漓酣畅中仍具丰富层次,物象既高度概括,又不失形似真实,把小写意画法推到了近于大写意的新高度。无论是大小画面,他都能做到开张自如、变化精微,水、墨、色互融互渗的复杂效果控制得恰到好处,表明他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的某些画还尝试在水中加胶,以寻求更新颖的效果,这一技法被后来的徐渭所继承,是大写意花鸟画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过渡步骤。姜绍书称他为“写生名手”。其写意花鸟画之成就,及没骨技法,对后世泼彩写意影响深远。传世的画迹有《花鸟草虫图》卷(纸本,设色,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微博])、《芙蓉游鹅图》轴(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雪禽梅竹图》轴(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花鸟草虫图》册(绢本,设色,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写生图》册(绢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牡丹图》册(纸本,水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宣德(1426-1435)间入值内廷,曾为“金门侍御”(翰林待诏)。生性颖敏,有仙人风度。亦擅山水,宗宋代米芾、
米友仁父子。
传世作品有《雪禽梅竹图》轴、《芙蓉游鹅图》轴,现藏
故宫博物院;《花鸟草虫图》卷藏
吉林省博物馆;《
花鸟草虫图册》十二页藏
上海博物馆;《
牡丹图》册页藏
辽宁省博物馆。
画图中一狮头大鹅,侧身临溪立于芙蓉花石之下,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仿佛似闻其鸣。芙蓉偃斜上伸,仰拶风露,意态雅逸。鹅用勾染法,花用点染法,枯润织浓,掩映相发,挥朴清丽。将勾、染、点有机地融于一体,既潇洒放逸,又秀丽典雅,寄新意于法度之中,得妙理于豪放之外,风格独异。
此图册共有十二开,都是以写意的手法,写生花鸟草虫。画中直接以笔着色渲染点画,不见钩勒之笔,简括疏略,挥洒纵横,笔不到而意连,线不写而韵生,设色淡雅,为
大写意花鸟画之先声。在此选其中二开,可见其写意草虫花卉的功力。
孙隆工画花鸟,得
徐熙、
赵昌“没骨图法”,所绘禽鱼草虫不先勾勒定形而直接以色彩点染物象,此一画技可谓另开蹊径,自成一家,丰富了花鸟画传统技法,对后世
泼彩写意影响深远。孙隆笔下的花鸟草虫题材多是山野田园中的花卉禽鸟,充满着民间的自然气息,他很少表现宫廷苑囿中的奇花异草,并力求表达特定的意境,以抒写人生的旨趣。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徐熙野逸”的传统,他的性格也更像是一位文人画家而非宫廷画家。他的新颖画风,对院内画家林良、吕纪,对院外画家郭翊、并间接地对沈周和吴门派的写意花鸟画家群体都产生过一定影响。在明代花鸟画向自由灵动的大写意画风的演变过程中,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