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补(1396年—1486年),初名李祜,字善叔,号莲江。
朝鲜太宗嫡次子,母
元敬王后闵氏,
朝鲜世宗同母兄,封孝宁
大君(효녕대군)。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生于松京(今朝鲜开城)靖安君(朝鲜太宗)私邸,出生不足十天即生病,因此
寄养于洪永理家。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世子
李褆被废,太宗认为身为嫡次子的李补“资质微弱,又性甚直,无开坐。闻予言但微笑而已,不足以承担重任。”转而将嫡三子
李祹(朝鲜世宗)立为新任世子,
李褆降为让宁大君,李补则专心进行各种佛事。
儿子:谊城君李寀、瑞原君李宰、宝城君李㝓、乐安君李宁、
永川君李定、原川君李宜、安康都正李㝗(
庶出)
孝宁大君笃信佛教,
朝鲜世祖时,他主持营建王家寺院圆觉寺,
圆觉寺址十层石塔至今仍然屹立于首尔
塔洞公园。
朝鲜成宗以后,由于朝廷重新走向崇儒抑佛的路线,他成了保护佛教的挡箭牌。此外他还翻译和校正了《
法华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般若心经》《
楞严经》《
禅宗永嘉集》等多部佛教经典。
《
朝鲜王朝实录》:自少好读书,善射,尝从太宗猎平康,五发五殪,卫士皆叹之。太宗尝不豫,补亲自汤药,不少懈,太宗嘉之,特赐
臧获。世宗友爱至笃,常幸其第,与语竟夕而罢。补好佛,多聚
缁徒讲佛经。世祖眷顾隆至,赏赉无算。宫中曲宴,补未尝不与,或至夜分而退,世祖执烛以送之。及创圆觉寺,命掌其事。上(成宗)即位,以补年高属尊,礼遇益隆,屡幸其第,设宴以宠之。补晩年别构茅屋,仅容膝,虽祁寒盛暑,常寝处其中。有子七人,其最少者年逾六旬,每于良辰美景,举觞称寿,苍颜白发婆娑膝下,真一时盛事也。至是卒,年九十一,谥靖孝,宽乐令终靖,慈惠爱亲孝。补惑释教,为缁髡渊薮,凡中外寺刹,必首唱营之。世祖崇信佛教,使僧徒肆行,未必非补之纵臾也。补外似廉静,而内实贪欲,伪为文契,夺人臧获甚多。身没未几,诸子争财不睦。
朝鲜英祖时,为孝宁大君建立祠堂,称“清权祠”,取
孔子赞
虞仲之语(身中清,废中权)。1984年,首尔市政府将清权祠前的道路命名为“孝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