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石,
作家、
诗人、
画家、
记者,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1月1日生于河北省
无极县后北焦村,1996年毕业于石家庄教育学院(现石家庄学院)美术系。大学毕业后,曾在
石家庄任室内
装饰设计师,曾赴广东在媒体和建筑公司打工,曾在大学门口经营过书店。2003年9月加入石家庄日报社,历任某杂志编辑、编辑部主任。2009年7月加入《燕赵晚报》任记者。新闻作品曾获
河北省委宣传部评选的“善行河北”新闻宣传优秀作品一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二、三等奖,曾获赵超构新闻奖,以及“爱心公益新闻宣传贡献奖”。2001年开始写作,曾在《文艺报》《诗刊》
《人民文学》《诗选刊》《星星》《天涯》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小说数百篇(首),作品入选二十多个年度文学选本。2005年7月出版电影评论专著《周润发画传》(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孟醒石/著,ISBN:7507518612)。近年,创作30万字长篇小说《复无极》(未出版)。曾获
河北省作家协会2008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首届井秋峰短诗奖优秀奖,入围诗刊社第六届华文青年诗歌奖。闲暇时间研习中国画,曾多次参加河北省作协著名作家书画作品展和义卖活动。
人物经历
2024年5月,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职务任免
2024年5月,石家庄市作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孟醒石当选副主席。
新闻作品
自从加入
《燕赵晚报》任记者以来,孟醒石经常出没于爆炸、坍方、火灾、车祸等现场,还能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调查类报道和深度报道,每年400篇左右的发稿量。采写了数十篇较有影响的作品。
孟醒石曾报道《疯狂红桑酒后连撞5名大学生》(2009年12月19日)、《辛集市鞭炮炸平厂房》(2010年6月9日)、《污水坑决堤,晋州百亩麦田被淹》(2010年11月6日)、《元氏县疯狂铲车事件》(2010年8月2日)、《南三条现代床品百货城商贸楼发生火灾事故》(2010年2月10日)、《撞死19岁准大学生,“后八轮”趁天黑跑了》(2011年7月18日)等突发事件;
孟醒石曾在春节前关注市民食品安全,冒险到
元氏县屠宰场暗访,采写《生猪屠宰前,被活活灌进几桶水》(2010年2月4日);“3·15”当天采写《川北饭店干锅鸭里吃出老鼠头》(2010年3月15日);以及《130枚假公章,做出万余份假发票》(2010年3月25日)。
孟醒石关注民生,帮农民维权,曾采写《四大林果,下一个“疯狂的大蒜”》《110万亩果树受冻害,经济损失9个亿》系列报道,揭露2009年冬雪灾贻害无穷;曾报道鹿泉市台头村260余户村民的土地被征用,村民领取补偿款时,与村委会发生分歧,《征地补偿款村委会“打折”发放》;以及揭露石家庄东开发区征地事件的《耕地被挖大坑,村民搭窝棚昼夜看守》(2010年12月14日);2012年4月,当赵县雪梨滞销时,他又和同事们发起义买爱心梨活动,帮梨农卖掉积压的10万公斤雪花梨。
孟醒石关注考古发掘,曾在2010年四五月间采写《南水北调考古及“寻找两千年前的石家庄——古常山郡”》系列报道;曾独家推出《平山0.05平方公里惊现百座古墓》(2010年7月15日)、《平山西汉墓葬发掘出象棋鼻祖》(9月8日)等报道,为宣传石家庄历史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他还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正定王家大院被改造成饭店后,他立即揭露,写出《民国总理正定故居要改成饭店》(2010年3月4日);2010年12月26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矿区“天护陀罗尼经幢”被盗,他三天连发《“天护陀罗尼经幢”午夜被盗》系列三篇报道。2011年6月,当开发商破坏省级保护单位——正定古城墙时,他采写《最牛开发商,正定城墙边“动土”》一稿,获市长批示,使开发商数千万大工程毁于一旦。
孟醒石热心公益。当2010年春,
云南发生旱灾时,他曾和同事们一起,采写《爱心水窖,情系西南》系列报道,为云南宣威市旱区筹措善款将近10万元;他与同事合作的《六旬老人打工买书建农家书屋》系列报道,为赞皇县农民捐建农家书屋;他曾参与2011年“微博”发起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与
石家庄市公安局打拐办、市救助站合作,上街解救乞讨儿。他与民间打拐志愿者合作,寻找不明身份儿童,采写《女志愿者沧州急寻疑似被拐男童》《千里寻儿不见,两条汉子泪水涟涟》。当暑期打工的女大学生,患精神病的母亲走失时,他采写《女生带病母打工,母亲意外走失》(2011年8月11日)报道帮忙寻找,获市委书记批示,感动全城;包括记者在内的,整个寻找团队,获选
石家庄电视台2011年度“感动省城人物”。当网友发现14岁男孩弃学当清洁工,他为男孩联系学校,实施一对一捐助,使其重返课堂《扫地小儿郎,备好书包上学堂》(2012年5月2日);他还在母亲节时,推出《妈妈背女儿上学20年》(2012年5月13日)系列报道,感动网络。他关注中国远征军老兵的命运,曾采写《梨花香时,远征军后人赵县省亲》、《石市91岁远征军老兵精神还不错》等系列报道。
2020年9月,韩文戈的组诗《雄安诗魂》获得第1届贾大山文学奖。
所获荣誉
2024年4月,孟醒石的《敬畏与迟疑(9首)》荣登2023年河北文学榜诗歌榜。
社会评价
集作家、诗人、画家等身份于一体的孟醒石,是个外表沉静,内心热情的青年,采写了不少优秀的新闻报道,被新闻圈内人士给予较高评价。但他认为,这些都是一个记者份内的事。孟醒石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同时他也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采写的新闻并不都是精品,为了糊口不得不为这个时代唱赞歌,但会尽量不写违心的东西。他说:“很多人以为记者是万能的,其实他们大多数也深处底层,自身的一大堆麻烦,也无法解决。他们脆弱的如同铅笔,笔芯随时有被折断的可能。但他们仍不甘心自己被当做工具,他们饱含深情,给这个多彩的时代画出灰色的素描”
——俞方秋
孟醒石这个学美术的小伙子,写作量很大,我见过他的许多打印诗稿,少有循规蹈矩的成分。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很大的能量,他能自由出入于经验和超验之间,以精确的叙述给不稳定的事物造型。这需要一种敏锐的捕捉力和较好的悟性。
——大解
孟醒石善于把他对待事物的责任感和体察细微存在的认真态度运用到诗歌之中。他诗歌的形态来自于他对经验的提炼。其“及物”的诗歌充满了内在的不稳固性,看似静态的对物象的描述所提供的客观性是不确定的。他惯于在熟视无睹的事物面前发现诗性,譬如:《静物》。“桌布”上的东西已经不仅仅是居室中的某种用品了,而是和“我”在不同时刻有着不同对应关系的另一种生命存在。诗人内心似乎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散落的“静物”其实是他对自己思想重负的一种转嫁或调和,是对内心某种忧患的排解。在他不动声色的平静中,矛盾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自然地呈现出来。
——徐志伟
孟醒石是我的老乡,给他写评论时,曾比较系统地读过他的诗歌,那时,给我的感觉是醒石有两个向度的写作策略,一路是异乡人在都市铭心的感受,一路是对故乡刻骨的反观。相对而言,后一类诗歌已为他的写作带来了声誉。我特别希望,孟醒石能在这条路上拓得更宽、走得更远,以便让我的家乡在诗歌的天空下展现出他的伤口和荣光。
——辛泊平
孟醒石的诗,源于生活,但并未胶滞于日常经验,同时还显现了诗人灵魂的纹理。在河北新一代的诗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河北省作家协会2008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评语。
孟醒石诗歌,来自原汁原味的私人经验和智慧的提纯。但,与其说孟醒石彻悟生活精义,莫如说他更深刻地洞察民族文化与诗歌之间发生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但我懂沉浮/不管身处清水浊水,我都会自然下沉/半瓶白酒又能让我浮起来//《曹冲称象》。一踏上家乡的土地/我立刻成了软骨头,像一条蚯蚓/情愿弯曲成任何形状//对生者点头哈腰/对逝者双膝跪倒//在父母面前,我仍然是泥土中最柔弱的部分/混同于小草的须根//《蚯蚓》。
诗人是私人密码的编制者,又是破译者。
《曹冲称象》和《杂技》结构策略看似随机,叙述技巧看似无意,却显出孟醒石诗歌的老练与大智若愚的意味:168斤是什么概念等于20岁的我扛着一个10岁的我在大街上走/或10岁的我扛着一个20岁的我在大街上走/或一个10岁的我扛着两个10岁的我在大街上走//《杂技》。
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变得像生活一样麻木不仁了,这不仅仅是孟醒石对现实现状的反思和道德批判,也不仅仅是诗人不疼不痒的人文关怀。孟醒石观照的是:人类的高贵和文明。
——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