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门夜月,从秦晋交界的黄河大桥朝下望,河水冲出龙槽豁然开阔,水面渐宽处,一块巨礁屹立河心,俯视如门,侧看如舟,仰视如山,实则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它雄踞中流,划开河水,那就是传说中“山石为禹所凿”的孟门山。相传大禹治水时,先在这里凿开了第一个阻挡洪水的“龙门”暗洞,就叫它孟门。那孟门巨石之上,赫然镌有金明郡守所写的“卧镇狂流”四个一米见方的朱红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时,这四个字便能露出水面,供游人观赏。
背景介绍
据《尚书·禹贡》记载,约在公元前770年,壶口与紧连着孟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到唐代元和八年( 813)成书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一千步(合1660米),而壶口却在孟门上游的3000米处,时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壶口在瀑布的冲刷与切蚀下,每年大约以70厘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
壶口瀑布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在这砂石河床上冲开了一条深约60米,宽约30——40米的龙槽,所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名称来由
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入京,那时陆路尚不发达,他只好乘船沿黄河而下。船到孟门山下,天已黄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门山,观赏这黄河小岛上的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他在山上踏月观景,情趣盎然,便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诗句。回船入睡后,又梦见了明月入舟。次日早起幕僚为他圆梦,其中有一人说:“孟门乃龙门之上口,梦月入舟为鲤鱼跃龙门之吉兆。”后来,这位州官果然应验升迁。据说,巨石上的四个大字,就是由他亲笔书写,命人刻上去的。因此,民间还把这个孟门山叫做梦梦山。
另外,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也有个
孟门,为
孟门镇,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第一门户。
相关传说
据文献记载和
专家考证,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这里还保留着据说是大禹当年伫立指挥治水时留下的印有深深脚印的“禹王石”。战国尸佼《尸子》记载有“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龙门、吕梁、孟门和壶口是
大禹治水的四项重点工程。这里的孟门就是指今山西省柳林县黄河东岸的孟门镇,即陕西吴堡县东临黄河之古隘道,大禹治水在定湖西南劈开蛟龙石壁谓之孟门也。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石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大禹治水(前2243—前2230年)在孟门村西南劈开蛟龙石壁,河水顺流而下,形成“孟门十景”之一的“黄河洪涛”。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孟门之名,涵盖今
柳林孟门至河津之黄河段的河道两侧,柳林孟门乃其北起,河津龙门是其南止。而柳林县的孟门又位于最上游,所以称作黄河第一门——孟门。 西周穆王时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吕梁
武当山玄武道场,为了祭祀鲧禹治水之功绩,在孟门的庄王山麓大禹石附近创建了孟门道院,主殿“源神殿”内,供奉着夏帝禹和禹之父神鲧;这里现还有国家一级文物“无头神鲧”
石雕坐像:底座长0.98米、宽0.40米、全高1.25米、胸围0.92米、膝部周围1.50米,左臀部还有一“鲧”字。原来是在源神殿神鲧泥塑像内取出来的。唐贞观十三年(639),
唐太宗巡游孟门时,敕赐尉迟恭又在道院旁修建了南山灵泉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寺侧有巨石“禹王石”和《大禹治水》残碑,大雄宝殿内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南山灵泉寺始末碑记》,碑记称:南山上“有禹王石,相传神禹停憩息山之半”。
文化节
2006年2月9日,“中国首届黄河
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在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南山寺开幕,来自国内外的90余名国内外民俗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研究和探索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特别是推动黄河中游及黄土高原腹部区际间
民俗文化及年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地处晋陕黄河峡谷中段、黄土高原腹部,是华夏黄河母亲河上“大禹治水第一门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其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每到
传统年节,这里的人们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活动,如火炉则、伞头秧歌、天官会、转九曲、吹打乐等,其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部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开幕式上,孟门镇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保护之乡”的称号,并被确定为“南京大学民俗教研基地”。
在开幕式上,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说:“恢复、保护、发展中国传统年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世世代代都要做的事,传统年文化的保护应当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认识。”
此次年俗文化节由
中国民俗学会、国家纽带工程东方文化馆、
东西方艺术家协会(
纽约)民俗艺术委员会、柳林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活动将全面真实地展示黄河黄土高原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艺术和历史文化遗迹.
、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民俗学家,民间
文艺家和各界人士深感中华传统年节文化急需保护,全体通过了《保护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孟门宣言》。
景点
孟门关
孟门关东依寨东烽台,西为天堑
黄河,南靠军渡要塞,北邻黄河“二碛”。地处秦晋通衢,地理险要,是控山带河的重要关隘。曾与晋东
娘子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孟门在
春秋战国时期为赵国蔺邑,秦国多次攻打,直到赵武灵王十三年(前313) 才“拔我蔺”。据传秦庄襄王曾在此安营扎寨,并将孟门南山峦改名为庄王山。隋唐时期则是河西绥州与河东石州的交通要冲。孟门关附近的地龙堡,宋初建堡,曾由杨家将把守。清同治年间,武将刘山大镇守黄河时也住此堡,居者自喻地龙,因名地龙堡。
孟门渡口
孟门渡口,隔黄河为陕西吴堡县薛下村横沟。因其东据
孟门关,又是
陕北与晋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隔河的吴堡县下属于孟门长达近千年,所以是重要的黄河渡口。北朝时设有孟门津,隋唐时期是河西绥州与河东石州的交通要冲。
抗战时期,孟门的三大古渡:孟门古渡口、小垣则古渡、刘家塔渡口,为支援
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地区起到极大的作用。虽然距离仅12公里的黄河大桥早已建成通车,但两岸村镇仍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这客观上延续了孟门古渡的“寿命”。
孟门十景
昔人以其形胜,列有十景:
黄河晚波:寺临黄河,一望数十里,奔涌而来,岸上舟人,晚眺如画。
孟门烟雨:寺在镇南,据河东皋,园树连绵,早晚霞灿烂。
翠柏云屏:寺座山麓,古柏成林,环围四匝,望之如屏。
东流环碧:东溪自山涧而出,经五十余里,盘折西流绕寺,寺树映之如碧。
灵泉吐玉:山楞幽泉,清冽如
玉。相传金大定时土人引水灌田,有嘉禾合颖之祥,固名曰灵。
钟绽神文:寺有钟一口,横文下裂,相传数十年前纹阔可容手指。但击之声宏如故。
深林玉带:寺柏阴森密布,步入深林,从林间远眺,黄河碧波荡漾,如锦带然。
秋鸟归山:寺山茂树插天,每深秋有白腹鸦群飞栖集,经冬至春始去,岁有常期。
端阳花信:殿前
蜀葵花一本五色,开期常以农历五月五日,岁无先后。
柏抱莲盆:山巅古柏一株,披枝下垂近地,拳曲向上,枝叶葱笼,形似
莲花。
特色美食
孟门碗脱(属正宗柳林碗脱)
阔口浅底碗里,一层银圆般薄厚略发乌色的面
结晶,使钢锯条磨成的小刀,把碗里那浅浅的一层面食割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拌以边上小碟里的辣椒油、香醋,进口,咀嚼,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
碗脱属面食系列,用
荞麦面制成。碗脱的制作很讲究,先要净化麦粒,将干荞麦入碾脱落杂质簸去尘土、麦柄,入渲箩用湿布擦之,多次换洗湿布,以求擦净。并将擦后的
麦粒趁湿复入碾机脱皮出机后用细箩筛面,将筛上的皮渣簸去,带皮粉粒再次入机磨之,过箩,皮则净除、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
面粉内和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均匀的
面条硬度,不断用力揉搓,使其盘‘性”。待面团光亮利手“性”盘好后,以些许冷水不断搓揉,使其稀释,变成稠糊浆,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时加水连续搅动稀释到面糊能挂住勺碗为宜。
面糊调好后入碗上锅、碗多为细瓷,以底浅容积小者为宜,面糊入碗前,先将碗置锅内
蒸热,用湿布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每碗只盛八成,加盖以武火蒸之。蒸约二十分钟即熟.趁热取碗出锅,用双筷朝一个方向飞速搅动,摊贴至碗口边缘,使
碗内呈凹形状,置于凉处令冷即成
碗脱。
碗脱还有一种做法,比较原始,是把熬煮好的荞面糊糊盛放于碗内,晾凉即成。以小碗盛面糊,上笼蒸熟晾凉食用,是后来的规模化方法,比较适合于饭店批量制作。
碗脱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不拘。调料有蒜泥、
辣椒、上好陈醋,也还可以配以姜末、香油。爱辣者注意,此辣椒最好选取头茬椒,晒干研末,在把麻油烧热后。放入葱少许,待葱发黄时,倒入辣椒粉,用铁勺搅匀,或者,把辣椒粉放入热油锅内翻炒,均可。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浆,装入瓶、钵备用。
严冬季节,可配
豆芽炒食。炒瓢内放点油,待油冒烟时,放入
葱,葱发黄,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熟倒入切块的碗脱,浇上蒜、醋、辣椒,撒上盐、姜末、味精,倒入碗内即可食。也有把碗脱与羊杂割混炒者,其味更长。碗脱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小孩、学生的常食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