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
2009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学问之道》是2009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季羡林。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我为季羡林先生做责任编辑
编者的话
治学生涯
一 发轫阶段
二 负笈德意志
1.进入哥廷根大学
2.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
3.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4.吐火罗文的学习
5.其他语言的学习
6.博士论文
7.最早的几篇德文论文
8.十年回顾
三 回到祖国
1.1946年-1949年
2.1950年-1956年
3.1957年-1965年
4.1966年-1977年
5.1978年-1993年
上下求索
一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站在学术新潮流的前面
2.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
3.中国的考据学
4.德国的考据学
5.中国文化的内涵
7.文化与气节
8.爱国主义
9.陈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爱国主义
二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三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四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五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1.作为学者的胡适
2.作为思想家的胡适
六 关于考证
1.为考证辩诬
2.清代考证学之兴起与文字狱无关
七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1.谈义理
2.说文章
3.论考证
八 才、学、识
1.理论
2.知识面
3.外语
4.汉语
九 如何搜集资料
十 如何利用时间
十一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1.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2.汤因比看中国文化
3.歌德看中国文化
十二 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十三 再谈东方文化
1.综合与分析
2.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3.续补
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
1.“天人合一”命题的来源和含义
2.印度的“天人合一”思想
3.“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十五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1.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2.日本和朝鲜的“天人合一”思想
3.“求异存同”
4.科学决非万能
6.正一反一正
7.雪莱预言工业发展的恶果
8.药方
9.西方向东方学习
10.两种思维方式
十六 漫谈东西文化
1.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
2.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新阐释
十七 国学漫谈
1.顺乎人心,应乎潮流
2.国学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
十八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十九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1.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2.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二十 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二十一 正确评价和深入研究东方文学
1.东方文学的来历和含义
2.关于西方国家对东方文学的评价问题
3.如何正确评价东方文学
4.怎样才能学好东方文学
二十二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二十三 关于中国美学的一点断想——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华诞寿
二十四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
1.从《中外文化与文论》谈起
2.论所谓“失语症”
3.中外(东西)文论的根本差异
4.试论王静安的“境界”说
6.中国文论的“话语”
7.怎样在世界文论中发出声音
二十五 漫谈散文
二十六 我怎样写散文(一)
二十七 我怎样写散文(二)
二十八 历史研究断想
二十九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
三十 汉语与外语
1.问题的提出
2.当前的情况
3.我对出国留学的看法
4.语言,特别是外语的功能
5.翻译的危机
6.学习哪一种外语
7.怎样学习外国语
三十一 谈翻译
1.论重译
2.著者和译者
三十二 翻译的危机
学术总结
一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二 我的研究范围
三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四 我的义理
五 一些具体的想法
1.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
2.中国通史必须重写
3.中国文学史必须重写
4.美学研究的根本转型
5.文艺理论在国际上“失语”问题
六 重视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语研究
八 吐火罗文
九 《糖史》
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十一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十二 我的考证
十三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十四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十五 满招损,谦受益
十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十七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十八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十九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季羡林先生大事年表
文言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选自
《孟子·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丢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寻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鸡狗还知道去寻找;有人丢失了善心却不知道去寻找。求学请教的道理不在于别的,在于找回他丢失了的善心罢了。”
【注释】
1 舍:放弃
2 放:此指丢失
3 道:道理
4 而:但
【意义】
文中可悲的事是指:不走仁义的路,不寻找丢失的善良仁义之心
解析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时髦主题之一。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去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出处
《学问之道》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参考资料
学问之道.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5:3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