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文化馆成立于1979年3月,是隶属于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1994年11月,与宁波市展览馆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000年起,作为宁波市文化系统综合试点单位,文化馆(展览馆)实行了内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等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革,推出了“以馆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以项目核准制为核心的投入机制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并以雄厚的实力、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声誉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成为宁波市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中心、群众文化理论和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大众艺术培训中心、舞美中心。曾获国家文化部、
人事局颁发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一级馆。
文化馆(展览馆)地处宁波最繁华的中心地段—药行街,与宁波商务中心圈天一广场毗邻,馆内设机构为表演艺术部、视觉艺术部、调研编辑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艺术培训部、舞美部、展览部和办公室等八个部门。现有在编人员53人;大专以上学历38人,专业人员4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 17 人,享受国务院特贴1人。有中共党员 38 人,成立了中共宁波市文化馆党总支,下设第一党支部(在职党员23人),第二党支部(离退休党员15人)。
文化馆(展览馆)的职能是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指导社会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开展社会宣传教育。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承办政府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辅导,培训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团队;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保护、继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对全市各县(市)区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和村落(社区)文化宫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业甸指导,承担对企业文化、老年文化、校园文化、少儿文化、军营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的辅导工作;开展对外社会文化交流;承接展览、舞美业务。 近五年来,文化馆(展览馆)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先后承办了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音乐专场和颁奖晚会、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九届中国戏剧节、第十二届中韩日戏剧节开闭幕式仪式等全国性的文化活动;承办了宁波市历届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省市运动会大型文艺表演等大型主题性文化活动;主办了宁波市新春系列文化活动、“激情五月”、“时尚十月”广场文化活动、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专题性文化活动,体现出宁波市群众文化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繁荣兴旺的景象。群众性文艺创作精采纷呈,获全国群星奖金奖的有舞蹈《出河头》、男声表演唱《阿拉村里的巧匠郎》、四明南词《中华旗袍》等,小品《烦恼》获中国曹禺戏剧奖金奖、第四届全国戏剧小品“金狮奖”银奖。群文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与《中国文化报》、中国群文学会多次合办了全国性大型理论研讨活动,理论文章多次获全国性大奖,宁波市群众文化学会坚持把理论研究与群众文化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群众文化规律,在开展课题研究、学术讲座、社科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连续12次被市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2次被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
多年来,文化馆(展览馆)以强化基层文化辅导为根本,以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文化馆(展览馆)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先后在各县(市)区建立了基层文化辅导示范点64个,馆专业人员定期到各示范点辅导、讲座、研讨、交流;组建馆直属群众性文艺团队—群星合唱团、群星舞蹈团、群星音乐创作社、群星京剧社、九九书画社等,不断吸纳广大文艺爱好者加盟,为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培育百姓健康、有益、向上的生活方式,作出了积极努力。近五年来辅导业余作者和演员获省以上奖励的文艺作品(节目)72件,举办阵地培训2027班次,培训63877人次。
宁波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5年全面启动,在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同时,积极做好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26个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保护之列,其中表演艺术类78项,造型艺术类45项,民俗类3项。现有27项列入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项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祝传说、奉化布龙、
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等4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相继建成,为我市进一步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作为文化馆(展览馆)支柱产业的展览舞美中心,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腾飞的五年—宁波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展》、《情系宁波—宁波帮、帮宁波事迹成果展》、《闪光的精神—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等展览赢得了社会美誉。拥有市内一流灯光、音响设备的舞美工程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演出业务,除承接市内大大小小的活动外,还把触角延伸到省内外,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文化馆(展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