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公办高校
宁波大学(Ningbo University),简称“宁大”(NBU),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和宁波市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办学历史
建校初期
1984年12月,世界船王、宁波籍著名人士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并与时任宁波市市长耿典华北京签署《洽谈纪要》。1985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时任国务院代总理万里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次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的建设和教学。
1986年9月,宁波大学首届新生报到注册。11月,宁波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时任国务院代总理万里、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包玉刚夫妇等出席。1988年10月,宁波大学举行第一期校舍落成典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领导出席。
1990年7月,宁波大学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同年,宁波大学开始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1992年,宁波大学被列入中国第一批招生院校;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题词;9月,宁波大学举行包玉刚图书馆、宁波大学体育中心落成典礼暨包玉刚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联合办学
1995年,宁波大学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次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实行三校合并,省市共建。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3个学位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同一时期,由香港科学家、医学家汤于翰发起并捐资助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成立。1999年4月,浙江省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00年,宁波大学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4月,宁波大学18个二级学院成立,先后聘任6位院士为学院院长;5月,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7月,原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
2001年3月,宁波卫生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次年2月,宁波大学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三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03年,宁波大学成为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3月,省政府同意以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基础,建立独立设置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2月,宁波大学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7月,原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独立设置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11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1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更名为基础教育学院;同年,宁波大学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亿元。
稳步发展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2月,宁波大学成立面向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学院,并于2008年4月更名为阳明学院。2008年底,宁波大学“平台·模块·窗口”式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成为全国30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2010年,由宁波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宁波市大学科技园通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评审。
2011年11月,宁波大学成为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综合实力排名首度进入了中国高校百强行列。2012年,宁波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0月,宁波大学成为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014年,宁波大学成为浙江省继浙江大学之后第二个囊括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三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校。同年,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4月,宁波大学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宁波大学获教育部“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9月,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宁波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宁波大学梅山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三个学院全体师生进入梅山校区;同月,宁波大学入选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8月,宁波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宁波大学新增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2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分别为机械、电子信息和材料与化工;3月,教育部批准宁波大学与法国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学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10月,宁波大学与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2月,宁波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月23日,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应急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成立“宁波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2023年7月,宁波大学当选为宁波市船员服务协会监事长单位;11月,宁波大学成为宁波“未来科学家培养共同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同月,宁波大学等单位发起成立全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也标志着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行业产教融合大平台正式启航。2024年3月,宁波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联盟成立,这也是浙江省首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联盟。12月18日,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设有23个学院(学部)和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拥有5家直属附属医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宁波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登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A类省一流学科3个,B类省一流学科6个;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为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一般社会科学。
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宁波大学获得了两门学科B、三门学科B/、三门学科C+、四门学科C、两门学科C/的成绩。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现有教职工3297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226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55名,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2.2%。教师中有全职院士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拥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
截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与中国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海外孔子学院2个;与中国港澳台28所高校签订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开展交流活动。
截至2024年9月,宁波大学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2个。有与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韩国昌信大学和印尼Binus大学等共建的反向“2+2”项目3个。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专项线上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2022/2023学年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省级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牵头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项。宁波大学共输送8人次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进行实习。
截至2024年9月,宁波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并签署相关协议。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23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宁波大学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附属医院
宁波大学设有医学部,并有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6所附属医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宁波大学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部省级创新基地3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国家、地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各级公共服务平台9个;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所创新新载体2个;宁波市中介服务机构1个。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宁波大学有在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宁波大学研究基地1个、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宁波市文化创新创新团队1个;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研究中心6个。我校还积极整合校内研究资源,建有人文社科校级研究院12个、研究中心24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宁波大学获省部级科技类成果奖40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化领域课题、国家软科学计划部市合作计划重大合作项目等多项零的突破,学校科研经费年均超2.12亿元。
在艾瑞深校友会发布的《2020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排名(社会科学)》中,宁波大学文科学术排名位列中国第55名。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宁波大学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4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9项,重点项目12项。宁波大学累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项,重点项目17项。2016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2020年发表《中国社会科学》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2020年人文社科类横向课题到校经费4200多万元;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平台65个,累计到款1000多万。成立地方研究院5个,合计合同经费5000多万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纸质文献323.96万册,电子图书258.4万册。梅山校区图书馆(刘浩清孔爱菊图书馆)馆藏图书覆盖几乎所有学科,尤以水产、生物、海运等学科为特色重点,合计藏书近50万册。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是宁波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1/5132,CN 33/1134/N,双月刊,每单月10日出版,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理、工、农、林、医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曾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6),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6),理工版编辑团体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200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银奖(2010、2011)等。2011年开始进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2015年开始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等多个知名统计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宁波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1/5124,CN 33/1133/C,为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文、史、哲、法、经等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该报被收录入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中国知网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办于1979年,是宁波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曾用名《宁波师院学报》,是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报、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注重学术创新、关注教育热点,刊登教育史、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课程教学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宁波大学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白色校标和校名中英文字。
精神文化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宁波大学的校训承载了“宁波帮”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精神元素,承载了“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波大学精神,也承载了宁波大学师生对大学使命与学生成才的理解。
社团文化
宁波大学在册学生社团共有111个,学校开展“挑战杯”“创青春”等科研创新竞赛,并有“开学季”“风华季”“青年节”“真诚读书节”“话剧节”“锦绣文化航班”等文化品牌,学生社团参与TOP TEAMI科研论坛等活动。2022年,宁波大学共有784支团队7500余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分为主校区和梅山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3055亩。学校大部分学院位于主校区,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则位于梅山校区,两个校区之间有校车来往。
主校区
该校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截至2023年4月,宁波大学主校区占地面积2497亩,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设有8个直属单位和22个学院,师生规模29005人。主校区有中心图书馆、包玉刚教学楼、包玉书科学楼、潘天寿艺术楼、杨咏曼楼、科创中心、宁大博物馆等建筑,并有体育场、体育馆、网球场、餐厅、邮局、校医院等设施。
梅山校区
该校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七星南路169号,总占地约528亩,总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校区整体设计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提供的方案为蓝本修改而成,风格上既传承宁波大学主校区特点,更注重海洋文化特色。整体布局上,以共享教学区为核心,校区大致区分为生活区、科研区和运动区,形成一核三翼的格局。梅山校区总投资约13.5亿元,由宁波大学和北仑区政府(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于2015正式签约筹建,并于2018年7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梅山校区整体迁入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海洋学院和食品与药学学院,并包括新药研究院的部分科研平台。截至2023年,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共有师生4400余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南天门
“南天门”正对着宁波大学的北校门,是宁大独具特色的标志之一,每一年的毕业生,无论是班级合照还是个人照,都会在此拍照留念。
白鹭林
春夏时节的宁波大学白鹭林是鸟儿们的天堂。也吸引了诸多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包玉刚图书馆
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位居大草坪一隅,古朴的色调及钟楼的设计都使得它成为宁大独特的标志之一。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八点,图书馆顶层的老钟楼都会响起钟声。
大草坪
宁波大学的大草坪是校园中人气最旺的地方,学生们可以在树荫下读书 ,在草坪上放风筝、搭帐篷、玩游戏。
校友情况
宁波大学建校后,截至2020年,已有20多万校友在全国各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3:36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