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传统
民俗舞蹈。作为赣南仅存的傩舞,其所在地为江西宁都南部的黄石乡中村。这个村自明代洪武年间建村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民的祖先是从中原迁徙来的郭姓客家人。中村有个“福主庙”,祀奉的主神为华光菩萨,还有唐、葛、周三元帅,钟馗、关帝等大小菩萨。相传这些菩萨神通广大。400多年来,二县三乡,一百多个自然村的数万计百姓皆信奉于此。每年的庙会,演的戏,就是傩舞。
据考,原始社会的先民为驱逐瘟疫恶鬼,就有了“傩祭”的习俗。到周代,傩舞表演从农村到都市,从民间到宫廷都有举行,宋代以后开始向民俗化、戏剧化发展。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有傩顾戏、傩堂戏、师公戏、孟戏等称谓。表演者带上各种面具,举着代表将军、判官、钟馗、山神、灶君、土地、六丁、六甲等老百姓所熟悉的神祗,以简单原始、神秘粗犷的动作,伴与锣鼓唢呐及人声帮和表演传统的驱邪赶鬼的故事,表达人们伸张正义,祈求国泰民安的心愿。专家们认为:傩舞是中国歌舞、戏剧的始祖。宁都中村傩舞到清代已形成傩戏,面具达108个,节目也较多。后因失传等原因而逐步减少,今保留面具50来个,能演傩戏的也只有二、三位老艺人。通常演出的节目有《打安乐》、《打钟馗》、《打冬易》、《打王卯》(又称《王卯醉酒》)。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宁都中村的傩舞表演一般在每年两次的“禳神”期间进行。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日,另一次是农历九月十一日至十七日。两次“禳神”历时22天,游历一百多个自然村,行程数百里。禳神时把福主华光菩萨抬到附近的村里去巡游,其他菩萨用箩筐挑着同行。每到一村,把菩萨摆到众厅里或屋场坪中,让村民装香点烛虔诚供奉。“神”到之处,傩舞即起。表演完《打安乐》等节目后,带着钟馗面具的傩还要到各厅堂走一圈,有的家里也会请去走一走,以示驱邪逐疫。这种变庙会为“村会”的奇特形式,唯宁都所独有。这种把“神”迎进村来供奉,既可看傩舞,又可赶走邪疫的活动,深受百姓欢迎。凡禳神之时,比过年节还热闹。有的人家把小孩的满月、周岁及老人生辰寿诞都放在这天庆贺。各家把所有的亲戚都请到,饮宴丰盛,尽情欢乐。有的还以家里的客人多为荣耀,以至有人还把外来看傩戏的陌生人也请入宴席,同饮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