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法有三个总体特征:以专卖制为主、地区差异人和变动频繁。茶专卖制演变的的基本规律是由官商联合专卖向商专卖的转化。茶法的地区差异以东南和四川为上,两地区内部也存在茶法的不一致。
作品原文
本朝茶法,
乾德二年始诏在京、
建州、汉、蕲口①各置榷货务;五年,始禁私卖茶,从不应为情理重②。太平兴国二年,删定禁法条贯,始立等科罪。淳化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于官场贴射,始行
贴射法③。淳化四年,初行交引④,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
通利军⑤始。是岁罢诸处榷货务,寻复依旧。至
咸平元年,茶利钱以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一百一十九贯三百一十九为额。至嘉祐三年,凡六十一年用此额,官本杂费皆在内,中间时有增亏,岁入不常。咸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始立三分法⑥,以十分茶价,四分给香药,三分犀象,三分茶引;六年,又改支六分香药、犀象,四分茶引。景德二年,许人
入中钱、帛、金银,谓之“三说⑦”。至祥符九年,茶引益轻,用知秦州曹玮⑧议,就永兴⑨、
凤翔以官钱收买客引,以捄⑩引价。前此累增加饶钱,至天禧二年,镇戎军纳大麦一斗,
本价通加饶,共支钱一贯二百五十四。乾兴元年,改三分法,支茶引三分、东南见钱二分半、香药四分半。天圣元年,复行贴射法。行之三年,茶利尽归大商,官场但得黄晚恶茶,乃诏孙奭重议,罢贴射法。明年,推治元议省吏,
勾覆官勾献等皆决配沙门岛;
元详定枢密副使张邓公、参知政事吕许公、鲁肃简各罚俸一月;御史中丞刘筠、
入内内侍省副都知
周文质、西上阁门使薛昭廓、三部副使各罚铜二十斤;前三司使李谘落枢密直学士,依旧知洪州。皇祐三年,算茶依旧只用见钱。至嘉祐四年二月五日,降敕罢茶禁。
作品注释
①
建州:今
福建建瓯。汉:
汉口,今属
湖北武汉市。蕲口:今湖北
蕲春蕲州镇。
②从不应为情理重:法律用语,指不遵守禁私贩茶法令者,按犯罪情节严重的条款从重处罚。
③贴射法:宋代官买官卖茶叶的一种转换方式。指商人若能贴补缴纳官府买卖茶叶应得的净利息钱,则允许其直接向茶场园户采购茶叶贩卖。
⑥
王嗣宗(944—1021):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历官三司使、御史中丞。三分法:参见上卷“
三说法”条。
⑧
曹玮(973—1030):字宝臣,灵寿(今属河北)人。宋将领,官至
签书枢密院事。
⑨永兴:永兴军,今陕西西安。
⑩捄(jiù):同“救”。
加饶钱:即加耗钱,以各种损耗为名多收的费用。
黄晚恶茶:发黄及晚于季节采摘的质量低的茶叶。行贴射法,则商人但买好茶,政府因坏茶无法出售而亏损茶利。
孙奭(962—1033):字宗古,须城(今山东东平)入。官至兵部侍郎。
勾献:三司吏人。沙门岛:在今山东蓬莱西北海中。宋代为流放罪犯之处。
张邓公:即
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光化军(今湖北光化)人。官至宰相,封邓国公。
吕许公:即吕夷简(979—1044)。字坦夫,开封人。官至宰相,封许国公。
鲁肃简:即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谯(今安徽亳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卒谥肃简。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翰林学士。
李谘(?—1036):字仲询,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官至户部侍郎、三司使。
作品译文
本朝的茶法,乾德二年始诏令在京师、建州、汉口、蕲口各设置榷货务;五年,始禁止私贩茶叶,不服从禁令的,按犯罪情节严重的条款处罚。太平兴国二年,修订禁止私贩茶叶的法令条例,始定出科罪的等级以处罚犯禁者。淳化二年,允许商人到种茶的园户买茶,官府在设置榷货务的茶场收取榷茶的利息,始推行贴射法。淳化四年,首次实行交引措施,停止贴射法。商人向西北边境输纳粮食即给以交引,这一措施自通利军开始实行。这一年曾罢去各地的榷货务,不久又恢复如旧。至咸平元年,茶税钱以一百三十九万二千一百一十九贯三百一十九文为定额。下至嘉祐三年,凡六十一年行用这一定额,官府的本钱及各种杂费都计算在内,中间有的年份增收,有的年份亏损,年收入不固定。咸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开始创立三分法,以茶价为十分计算,四分支付香药,三分支付犀牛角和象牙,三分支付茶引;六年,又改为六分支付香药、犀牛角和象牙,四分支付茶引。景德二年,允许商人以钱、帛、金银入中,当时称为“三悦”。到大中祥符九年,茶引越来越不值钱,朝廷采纳秦州知州曹玮的建议,在永兴军、凤翔府用国库钱收购商人手中的茶引,以挽救茶引的价格。在此之前还屡次增支加耗钱,到天禧二年,镇戎军缴纳大麦一斗,本价及加耗,总共支出现钱一贯二百五十四文。乾兴元年,又改变三分法,支付茶引三分、东南现钱(到东南地区领取的现钱)二分半、香药四分半。天圣元年,重新实行贴射法。实行三年之后,茶叶贸易的利润尽归于大商人,官卖茶场只得到发黄晚采的劣质茶叶,于是诏令孙奭重新审议,废罢贴射法。第二年,追究查处先前建议复行贴射法的三司官吏,勾覆官勾献等皆判决流放
沙门岛;原详定官枢密副使张邓公、参知政事吕许公、鲁肃简各罚扣一个月的俸禄;御史中丞刘筠、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周文质、西上阁门使薛昭廓及户部、盐铁、度支三副使各罚铜二十斤;前三司使李谘撤销枢密直学士的贴职,仍依旧任为洪州知州。皇祐三年,茶税依旧只用现钱缴纳。至嘉祐四年二月五日,又发布敕令解除茶禁。
评析
《笔谈·官政》门两卷,原载共有34条,涉及茶法、盐法、钱法、赋税制度、物价平衡、京师供米之数、漕运、陆运、治水、赈灾、边境守备、行政区划变动、法令、司法案例、吏禄、驿站制度、馆职的职责等内容。其中大部分条目是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而言茶法、盐法尤详,并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些多是沈括在担任三司使时所掌握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史料价值。
作者介绍
沈括(约1031~109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鼎盛时期(
北宋)最博学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小时勤奋好学,14岁就读完家中藏书,他随父母到过许多地方,广闻博见,知识丰富。历任沭阳县主簿(县令助理)、太史令,参与过整理盐政,考察水利及任司天监、翰林学士等技术性官职,几乎包办了当时朝廷中的科学事务,如修历法,改良观象仪器,兴水利,制地图,监造军器等。他十分虚心求教,勤于思考,能向一切内行学习,“历访镜工”,“问教坊老乐工”,“问老医”,“凡所到之处,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及一药一术,皆至诚恳切而得之”,“发明考证,洞悉源流”。例如他三十多岁开始研习数学天文时,就常请教当时的女数学家胡淑修。沈括比她及其丈夫年长十余岁,仍能如此虚心下问,并屡叹曰:“得为男子,吾益友也。”他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学、生物、化学、医药、水利、兵工、治金、建筑、文史、乐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造诣。有《梦溪笔谈》、《
长兴集》、《
苏沈良方》等著名(据《
宋史·艺文志》记载他的著述有22种155卷,但不少已散失)。研究中国科学史的专家李约瑟誉他为“中国通”。
出处介绍
《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
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作者成就
《宋代茶法》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二》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
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
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
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
工程师、出色的
外交家。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
天文,所提倡的新
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
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
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
地磁偏角的存在,比
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
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
数学方面,他创立「
隙积术」(二阶等差
级数的求和法)、「
会圆术」(已知
圆的
直径和
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
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
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
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