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渠是古代地名,西汉置。其地包括今南充、巴中、达州、广安的渠江流域地区。宕渠治所在今四川达州
渠县东北三汇镇(巴河与州河汇流为渠江处)。
南朝宋废。
东汉末以后,屡为宕渠郡治所。
历史沿革
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惠文王推行分封与郡县制。在古賨国都城置宕渠县(治今城坝),隶巴郡。当时,宕渠县辖今达州市、巴中市(不含今恩阳镇)二市和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与武胜、岳池二县南境、南充市营山、蓬安二县与广元市苍溪县东北部、旺苍县东南部、陕西省南郑县碑坝镇及重庆市垫江(含今合川、铜粱、大足、潼南部分境地)、城口二县,面积5万平方公里。
明帝永平年(57——75)间,宕渠县人口万户以上,列为上等大县,县官为令。为宣扬汉朝威德与昌明,加强地方管治,于永元三年(91)分宕渠县东境置宣汉县(治今达州市通川区老城),分宕渠县北境置汉昌县(治今巴中市巴州区老城)。时宕渠、宣汉、汉昌三县隶益州巴郡。宕渠县时辖今渠县、营山、广安、邻水、大竹等地;宣汉县时辖今达州市境、城口及巴中市东北境;汉昌县时辖今巴中市境。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分巴西郡置。治所在宕渠(今
渠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营山、渠县以东,城口、开江、大竹以西,邻水以北地区。其后屡有废置,南朝宋废。隋大业时又曾改渠州为宕渠郡。
三国
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占据巴蜀后,政区建制仍沿汉制。并以宕渠县地势险恶和民俗天性劲勇而惧及难以驯服管理为由,强迫宕渠县板楯蛮卢、朴、昝、鄂、庹、夕、龚七姓人口向东南荒县(今湖南湘江、沅江一带)迁移。又以流、湘、沅(今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居民迁来宕渠水流域定居。
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省宕渠郡还巴西。后主延熙中(238—257)复置宕渠郡,“郡建九年省”,仍入巴西。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又分巴西郡置宕渠郡,隶梁州。成汉末,为僚所据,郡不成治。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李雄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东北部阆中、西充、南充等市县以东,广安、梁县、达州等市县以北及大巴山以西、米仓山以南地区。南朝宋省。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灭成汉,复置宕渠郡并领有宣汉、汉兴(即汉昌)、宕渠县三县。
近年来的渠县城坝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战国至魏晋的墓葬以及两汉时期的城墙、生活作坊,东汉时期的“宕渠”文字瓦当,证明了该遗址就是两汉时期的宕渠城,亦即古賨国都、古賨城所在地。汉代的宕渠县乃秦代的宕渠道。《续汉志·百官志》“凡县主蛮夷曰道,皆秦制也”。里耶秦简8-657号显示,秦代设宕渠道。说明宕渠因是“蛮夷”賨人聚居区而以“道”统之。有学者认为,西汉时期因賨人助高祖刘邦平定三秦有功,为优待賨人而改宕渠道为宕渠县。秦汉时期皆以万户为令,县境广阔,有学者对宕渠县辖区各地历史沿革逐一考证后认为,今万源、城口、宣汉、达县、开江、渠县、大竹、邻水、广安、岳池、南江、巴中、通江、平昌、仪陇、营山、旺苍17县之地是古賨国的范围,也是秦汉时期宕渠县辖地,现渠县城坝遗址便是处于故賨国都城位置的汉代宕渠城遗址。
名称起源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这是《
辞源》的解释。索引似地理解宕渠二字,与该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宕渠,山名,因以县名”。这是《后汉书·吴汉传》的说法。又一说,因有宕水和渠河而谓之宕渠。宕水即源于陕西镇巴县西北大巴山西南,流入四川通江县西南,系巴水东源,曰东河或宕水。再汇入南江水后,称巴江,今称巴河,为渠河主流。汉代,渠河称潜水,与宕渠的“渠”字无关(《史记·夏本纪第二》)。
文献记载
《华阳国志·巴志》“宕渠郡,蜀先祖置……长老言:‘宕渠盖为古賨国,今有賨城、卢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宕渠县“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
《太平寰宇记》载:“汉初置宕渠县,即今流江县北七十里,宕渠故城是也。其城,后汉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东晋末,为蛮獠所侵,因而荒废……故賨国城,在县东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国都也。”流江县即今渠县,文中的渝水指渠江,渠江流域便是賨人的聚集中心,今渠县城坝遗址便是古賨国都、古賨城、汉宕渠城所在地。
《续汉志·百官志》“凡县主蛮夷曰道,皆秦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