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福先,1947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县,中国内地编剧、作家,毕业于上海延安中学。
人物经历
1968年,从上海延安中学毕业。之后,进入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
1978年,创作个人首部话剧《
于无声处》,该话剧以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通过两个家庭、两代六个人的不同命运,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获得中国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特别嘉奖。
1980年,宗福先调入市工人文化宫担任文艺科干事。
1983年,担任剧情电影《
血,总是热的》的编剧,该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以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急需变革为背景,讲述了江南市凤凰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冲破重重阻力,推进企业改革的故事,该片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1985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任职。
1986年,担任三幕话剧《传呼电话》的编剧。
1994年,担任电视剧《
大上海屋檐下》的编剧,该剧由
谢晋执导。
1997年,担任战争电影《
鸦片战争》的编剧,该片由
鲍国安、
苏民、
林连昆联合主演。
1998年,担任编剧的犯罪剧《
生死之门》播出,该剧由
潘虹、
施大生共同主演。
2003年,担任第10届上海市政协委员。2004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6届全委会委员。
2007年,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之际,宗福先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9年,担任年代情感剧《
寒夜》的编剧,该剧由
孔刚、陈烈联合执导;同年,与
江海洋、
谷白联合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
高考1977》上映,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2011年,担任话剧《4·11上海夜》的编剧,该剧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夜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四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
2017年,在期刊《上海采风》上发表随笔《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2018年,在期刊《上海文学》上发表随笔《《于无声处》四十年》。
个人生活
宗福先的祖父是大学中文系教授;父亲虽然从事航运工作,对古典文学却有较深造诣;母亲是语文教师。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文学作品
获奖记录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宗福先个子不高,瘦瘦的,有些单薄,长长的脸庞,淡淡的眉毛,那双眼睛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明亮、深邃(陕西戏剧评)。
在话剧《传呼电话》中,体现了宗福先对自己以往剧作风格的突破和超越,标志着他把戏剧审美的观照点,从平视和凝视生活,转向了俯视和透视生活。这意味着他开始挣脱出传统戏剧审美思维方式的单向性局限。正是这种通过对生活自然流程的客观描述,来完成对生活的总体和动态把握的创作意向,构成了这部作品现代审美意识深化的新层次(《中国戏剧》评)。
从他的话剧处女作《于无声处》到《血,总是热的》,以他“言人之不能言,言人之不敢言”的笔锋,拨动了观众的心弦;以他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挖掘出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探求社会生活丰富 复杂的底蕴。他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但对它的剖析却丝毫没有“看透一切”、“事事皆非”的颓丧情绪。因而他的作品既给人以力量,又给人以思考,幽默中见哲理,妙趣中见机锋(《上海戏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