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股票是指
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的股票。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关于非公开发行,除了规定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
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
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募资用途需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非公开发行并无盈利要求,即使是
亏损企业只要有人购买也可私募。
投资机遇
到2009年6月为止,
沪深股市已有
中储股份等公司实施了
非公开发行计划。非公开发行的最大好处是,
大股东以及有实力的、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大投资人可以以接近市价、乃至超过市价的价格,为上市公司输送资金,尽量减少小股民的
投资风险。由于参与定向的最多10名投资人都有明确的锁定期,一般来说,敢于提出非
公开增发计划、并且已经被大投资人所接受的上市公司,通常会有较好的成长性。
定向增发方式对提升公司盈利、改善
公司治理有显著效果,寻找更多存在定向增发可能性的公司,仔细分析相关的方案与动机,有机会发掘
全流通时代新的投资主题。
随着
管理层明确以不增加市场即期供给的定向增发作为融资恢复的优先选择,一批存在定向增发预期的公司获得市场的热烈追捧,定向增发蕴含的投资机会持续涌现。
定向增发将极大提升公司价值
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机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相对于母公司
资产账面价值而言),将母公司资产通过
资本市场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的资产价值。
2、符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从根本上避免了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
关联交易和
同业竞争,实现了上市公司在财务和经营上的完全自主。
3、对于控股比例较低的集团公司而言,通过定向增发可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4、对国企上市公司和集团而言,减少了
管理层次,使大量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降低了
交易费用,能够更有效地通过
股权激励等方式强化市值导向机制。
5、时机选择的重要性。当前上市公司估值尚处于较低位置,此时采取定向增发对集团而言,能获得更多股份,从未来减持角度考虑,更为有利。
6、定向增发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并购手段,促进优质龙头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成长。
定向增发对于提升上市公司市值水平其内在机理是显而易见的。在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更多的是通过增发、配股等手段再融资,然后向
大股东购买资产。由于资产交割完成后,大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权益被稀释,因而新增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与其利益
相关度大为削弱。这种“一锤子买卖”容易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一些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盈利能力逐年下滑,
流通股东利益因此受损,而大股东由于持有的为非流通股份,并没有因此有直接的损失。
而在
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后,其权益比例不降反升。同时,
大股东所持股权根据新的规定,定向增发的股份对
控股股东增发的部分3年之内就可以流通,鉴于资本市场的低位和对市场未来普遍良好的发展预期,控股股东尤其是拥有较优质资产的控股股东有强烈的动机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实现资产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谋求定向增发的深层次原因。同时,考虑到大股东所持有的定向增发的股份3年之内才能够流通,大股东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瞬间完成。为了确保股权变现
利益最大化,大股东将不得不考虑所注入资产的中线持续盈利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至少在大股东所持有股份到期的时间段里有较强的提升公司
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力,从而可以使中小股东分享公司价值的成长。
几种模式
定向增发的主流模式
模式一、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
整体上市受到市场比较热烈的认同,如
鞍钢、太钢公布整体上市方案后股价持续上涨,其理由主要在于:
1、整体上市对业绩的增厚作用。整体上市条件下,鉴于
大股东持有
股权比例大幅度增加,未来存在更大的获利空间,所以在增发价格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对原有
流通股东比较有利的优惠。如鞍钢定向增发
收购资产的
PE水平达到7.2倍,超过增发同期市场钢铁平均6.9倍的水平,考虑鞍钢较高的
行业地位和拥有
铁矿石资源,业绩波动较小,PE水平应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则这一定向增发价格将显著增厚公司的业绩水平。
2、减少
关联交易与
同业竞争的不
规范行为,增强公司业务与经营的透明度,减少了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
利益冲突,有助于提升公司
内在价值。
3、对于部分
流通股本较小的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与流动性。
模式二、财务型定向增发
主要体现为通过定向增发实现
外资并购或引入
战略投资者财务性定向增发其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于上市公司比较便捷地实现增发事项,抓住有利的
产业投资时机。其次,定向增发成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收购兼并的重要手段,例如
华新水泥向第二
大股东HOLCIM 定向增发1.6 亿股后,二股东得以成为第一大股东,实现了外资并购。此外,对于一些
资本收益率比较稳定而资本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如地产、金融等,定向增发由于方便、快捷、成本低,同时容易得到战略投资者认可。
上市公司在获得资金的同时
反向收购控股股东优质资产,预计这将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增发行为。对于整体上市存在明显的困难,但是控股股东又拥有一定的优质资产,同时控股股东财务又存在一定变现要求的上市公司,这种增发行为由于能够迅速收购集团的优质资产,改善业绩空间或公司持续
发展潜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公司发展的利好。但是具体利好程度而言,则要考虑
发行价格与
资产收购的价格。比如
国阳新能拟
募集资金收购集团部分煤矿资源,以上市公司拥有的资源计算,每吨储量
资源价格在8 元左右,低于这一价格的收购对上市公司而言将是有利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泛海建设公布的增发方案提出的发行价格甚至是不低于公司股票
董事会会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均价的105%,其中
大股东认购的不少于发行
股本的75%,资金全部用于收购控股公司的
土地资源。
模式四、优质公司通过
定向增发并购其他公司
与
现金收购相比,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手段能大大减轻并购后的
现金流压力。同时,定向增发更有利于发挥龙头公司的估值优势,能够真正起到扶优扶强的效果,因而,这种方式对龙头公司是颇具吸引力的。以
大商股份为例,2000 年开始,通过承担债务、职工安置等条件,低价收购当地老百货企业,同时获得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然后输出其管理改善被并购企业的经营面貌,从而获得了
超额利润和长期快速成长。
三大买点
一般而言,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将提升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
净资产和
资产质量,那么面对定向增发股,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机会呢?
首先,应该观察增发方案的质量
定向增发的主要形式有注入新资产、收购控股股东资产等。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者要分析战略投资者的实力强弱。
而对于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其未来收入和
利润指标大幅提高的案例很多。例如,
交大博通拟向大股东经发集团增发不超过5600万股置换及收购经发地产100%股权,公司未来有望成功转型为优质
房地产企业。
其次,可把增发价格作为买入点
在市场转暖的前提下,无论是完成定向增发还是仍处于预案阶段的公司,绝大多数的定向增发价格都低于
市场价。即使股价暂时回落,定向增发价格也往往是一个强有力的
支撑位。
比如*
ST上航,近3个月来每次回落至4.5元的拟定向增发价后,都会被
无形的手拉起,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
棱光实业、
广百股份、
达意隆等股票上。
再次,三个重要时点可重点炒作
一般先是董事会发布增发预案,然后一般在2周后会由股东大会表决,之后再过4个月可能得到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再之后1个半月是证监会的正式批文,然后再过3个月左右则是最终完成定向增发,此后的一年内定向增发股份不得转让。
当然,以上仅是一个统计结果,具体到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经邦
根据历史经验发现,定向增发从最初的方案到最后的落实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些公司甚至可能长达1-2年。
一般在董事会预案出台前,相应股票的走势会异常强劲,但董事会预案具有突发性,很难把握机会,只能从不靠谱的传闻中捕风捉影;而股东大会决议日附近股价走势也往往无甚波澜。因此,投资者可以把握的机会则集中在后面三个时点——即发审委通过前,完成增发公告前,和1年后
增发股解禁前后。这三个时点往往均有机会。
总体来看,定向增发
概念股的前期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前两个时点,体现在对增发价格与炒作时机的灵活把握,而后期的机会则在于对增发后公司
基本面变化和第三个时点即
限售股解禁前后机构获利程度的把握。
定向增发操作
上市公司公告定向增发方案,其股价会有所表现。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股价大幅上扬,有些股价始终不涨甚至大幅下跌,这给我们的操作带来
不确定性。因此,在操作定向增发题材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关注定向增发收购的资产在
股本摊薄后能否促使
公司业绩大幅提升,这决定了公司未来股价运行的方向和空间,也是我们投资这些个股的基础。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大幅提高
含金量的“定增”个股上,放弃那些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标的。
其次,从几个重要
时间节点认识股价对于整个定向增发的约束作用。“
定增”的基本程序是,先由董事会提出预案,提交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再递交发审委,审核过会后获得证监会批文,最后正式实施
定向发行。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对股价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增发预案提出时,一般增发价会以此前20个
交易日的
平均价格为基础进行厘定;证监会
发审会参考当时股价,决定预案中增发价格是否需要调整(有条件通过)等等。
谁将拔“定向增发”头筹?
钢铁、电力、煤炭、资源类行业存在更多定向增发的机会。
钢铁、电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多为
分拆上市,集团公司还拥有大量相关资产;都面临或即将面临巨大的
行业整合压力,要在未来竞争中胜出,必须通过规模、
成本优势取胜。目前
钢铁行业已经发生多起整体上市案例,如
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鞍钢新轧、
太钢不锈和
本钢板材等。电力行业在煤炭和电网的双重挤压下重新走向“
寡头垄断”的
市场结构已是大势所趋,个别能够担当集团旗舰的
上市公司价值将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