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定襄面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花(定襄面塑),流传于山西省定襄县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定襄面塑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定襄面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定襄县志》记载,面塑活动,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时最为普遍。
定襄面塑中“花馍”相传是由古代金石礼品和图腾演化的产物,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工艺特征
造型风格
定襄面塑是晋北面塑的代表,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偏重素色,爱捏胖妞与动物,以定襄面塑制作工艺。定襄面塑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个,小至三五寸之间,视不同场合而定。造型风格上,比较随意,在简括整体的形体上以锥子、梳子等器物压出点、线,做成精巧的纹饰。定襄面塑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定襄有在春节期间敬神蒸供的习俗,于是在春节前巧手的妇女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此外还有着塑造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的人物面塑,通称为“花馍”。有的中间裹着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定襄面塑有些小装饰是将面塑的主体蒸熟后和生面加上去的。这样可使小装饰不变形,但不能吃。据说定襄面塑除七月十五日做“面羊”外,春节时做枣山、花糕、钱龙、饭山;寿诞之日做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加各种寓意吉祥长寿的装饰。喜馍多用彩色,富丽堂皇。寒食、清明时,则做“寒燕”,插在酸枣枝上,如同停在树枝上的群燕,传说这和怀念敬仰介子推,“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的典故有关。
表现内容
定襄面塑所表现的内容很丰富,既有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又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等。其形象塑造简练概括、粗犷豪放,夸张的形态显得朴实敦厚,透出一种天真烂漫的神韵,富有地方特色。
工艺流程
定襄面塑的原料是白面、豆类和红枣,工具是剪刀、梳子、锥子和镊子。制法是先将精粉(即富强粉)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用凉水加酵子和成酵面,待发酵后把其余面粉加入,反复揉和成面料,然后制作。做好的面塑,要扣在盆下,上面盖上被子,促其再次发酵后,再放入锅面蒸熟。塑型时,用的是半发酵的面,为了不至于还没捏好形状,面就完全发酵,所以冬天在面粉里加二分之一的酵子,夏天加三分之一的酵子。制作技巧上把握了良好的分寸感,做成形但不做足,让面自然饧发和蒸气来完成作品,以充分发挥面的特性,体现面的质感,自然天成、朴实浑厚。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一、精神价值
定襄面是劳动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苦难生活的积极向上乐观精神的集中展现。
二、艺术价值
有许多从事民俗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把定襄面塑的造型艺术与剪纸、刺绣、玩具、雕刻等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美学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研究。定襄面塑成为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国民族艺术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人文价值
定襄面塑反映着定襄民众的饮食习俗和审美情趣,洋溢出民间艺术的素朴之美,体现了山西定襄地方的特色人文价值,它凭借丰厚的文化内涵引来关注目光,许多从事民俗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将定襄面塑与剪纸、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从中探寻中国民族艺术的渊源和产生发展规律。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定襄面塑已逐渐遭到冷落,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如不抓紧抢救保护,定襄面塑将有失传之虞。
传承人物
2009年,张秀婵、闫来时、续爱花三人被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襄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2011年,丁芳莲、梁志明两人入选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襄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为了传承和保护定襄面塑文化,2015年10月,忻府区成立了乡村手工艺合作社,大力引进和开发手工艺术。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定襄县文化中心获得“面花(定襄面塑)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面花(定襄面塑)项目保护单位定襄县文化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定襄县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中心。
社会影响
所获荣誉
1994年,定襄面塑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艺术一绝展”,获金奖。
重要展览
2001-2002年,文化部举办《山西民俗与艺术展》在法国、丹麦、新加坡巡回展出,其中有定襄面塑作品50 多件。
参考资料
面花(定襄面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3 08:3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工艺特征
参考资料